天堂里的喷泉_第五部攀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部攀登 (第9/20页)


    他接通了宇宙服的供给系统,还检查了空气的用量。切断了从外面供应动力的电缆之后“蜘蛛”便获得了独立活动的能力。

    在这样的时刻,谁也没有发表什么祝词之类的讲话。摩根冲着沃仑微笑了一下说道:

    “在我回来之前,请照料一下我个人的东西。”

    至于开动宇宙密封舱同老式火箭起飞前的大量准备作业、以及复杂的时间计算、无法形容的-吼声和轰鸣等等之间的巨大差别,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等到定时器上最后两个数字变成了零,摩根便接上电动机的电源。

    被探照灯的强光照耀得明晃晃的山顶,平稳而毫无声息地向下离去了。恐怕连气球升空的时候也不会比这更静悄悄了。但是,如果仔细倾听的话,那还是可以分辨出两台电机发出的轻微蜂音,它们带动了巨大的摩擦轮,而摩擦轮则在宇宙密封舱的上下两方紧抱着导带。

    速度计上指示的读数是起升速度每秒五十米,也就是每小时一百八十公里。在现有的载荷下,这种行驶速度是最经济的。等到外接蓄电池扔掉以后,速度还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五。

    “请您随便给我们讲点儿什么吧,范!”听到了金斯里从留在下面的这个世界里传来的欢快声音。

    “稍等一会儿,”摩根回答说:“我想休息休息,也想欣赏欣赏风景。要是您想听实况报道的话,那让马克辛娜-杜瓦尔来就好了。”

    “她已经在设法同您取得联系。”

    “请向她致意,告诉她我没有空。也许,等我到了空间轨道塔以后…顺便问一下,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温度稳定地保持在二十度上下。季风预报站每隔十分钟向他们发射一次功率为几百万瓦的激光。赛苏依教授在大发脾气,因为这破坏了他那台仪器的正常工作。”金斯里转达了地面收到的最新情况。

    “空气的情况怎么样?”摩根接着问道。

    “情况在恶化。压力显著下降,二氧化碳气的含量上升。为了节省氧气,所有的人都在避免多余的活动。”

    “所有的人?恐怕教授得除外。”摩根想道。跟这个人见面一定会是很有意思的。摩根曾经读过赛苏依的几本小册子,发现它们写得既夸张又噜苏。看样于,作者大概会是“人如其文”吧。

    “‘10-K’空间站那里有什么消息?”摩根又问道。

    “运输机过两个小时以后启航。为了消除发生火灾的可能性,眼下他们正在安装持制的电路。”

    “这是个好主意。是巴尔托克提出的吗?”

    “可能是他。他们将沿着北线下来,那条线大概没有受到爆炸的影响,再过二十一个小时,他们就可以到达指定地点了。要是一切都正常的话,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次出动‘蜘蛛’了。”金斯里说话时的语调是颇为乐观的。

    不言而喻,两位对话人都很清楚,高枕无忧还为时尚早。说不定…然而,目前的一切情况都好得不能再好了,在未来的三小时内,摩根所能做的也只有欣赏那一望无际的景色了。

    他目前的升空高度已经超过了所有的飞机。航空史上还不曾有过这样的先例。尽管“蜘蛛”和它的先驱者们曾经无数次地爬到过二十公里的高度,但是,由于不具备在万一情况下采取援救措施的可能性,至今还不准许越过这个高度。在空间轨道塔底部到地面之间的距离尚未进一步缩短、而“蜘蛛”身旁还没有出现能在另外的导带上爬上爬下的伙伴(至少两个)之前,是不会安排进行创记录的爬高试验的。摩根正在竭力摆脱这样一个念头:要是驱动机构出了毛病,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万一发生这种情况,无法逃脱死亡命运的恐伯就不仅是被困在“基础”站上的那几个人,而且也得包括他本人在内了。

    五十公里。他已经达到了不久前还是属于电离层下部界面的高度。显然,他没有料到会在这里看见什么有趣的东西。可是他错了!

    最初的迹象是扬声器发出了轻微的哗剥声;随后,他从装在密封舷窗外面的反光镜里看到了摇曳不定的火光。摩根向着镜子困惑地注视了足有一秒钟时间,不由得心里开始有点儿发毛,他赶紧同地球取得联系。

    “我这里出现了赛苏依教授那个行业的一位伙计,是一个直径二十厘米的发光球体。它毫不放松地紧跟着我,不过,感谢上帝,还一直保持着固定的距离。它非常美丽——闪变着蓝色的光辉,并且每隔几秒钟就突然闪亮一下。我能够通过无线电听到它的声音哩!”

    在金斯里使他安下心来之前,时间整整过去了一分钟。

    “那只不过是圣爱尔摩火。我们已经在大雷雨时拍摄的影片上见到过它们。第一架‘蜘蛛’的驾驶员曾经被它们吓得毛发悚然。不过您就不用担心了,为您安排的保护措施是非常可靠的。”

    “我可不知道圣爱尔摩火会在这么高的空中出现。”摩根还是有点不放心。

    “我们也是。这个问题您以后可以向赛苏依请教。”金斯里向摩根建议。

    “它一会儿暗下去,一会亮起来,一会儿又暗下去。现在完全看不见了。还真有点儿挺可怜的样子。”摩根的目光仍然没有离开火光。

    “您最好看看上面出现了什么没有?”金斯里说道。

    摩根把反光镜转了一个角度,镜子里立即出现了许多星星。随后,他关掉了所有亮着的信号灯。

    视力渐渐地适应了。镜子里映出一片微弱的红光。红光在逐渐增强,它吞没了星星;随后,镜子周围的夜空也开始发亮了。现在,摩根在正前方看到了光晕,因为它已经笼罩了天空的整个下部,若隐若现的、随时都在移动着的光柱正向着地球射去。这种情景使摩根开始理解,为什么像赛苏依教授这样的一些人,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揭开其奥秘的事业。

    这是极光——赤道上的稀客,它正从地球的两极以宏伟壮丽的场面向前行进。42.在极光的上空

    眼前的绚丽景色,仿佛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天上舞动着许多幅镶配红边的浅绿色焰火带。太阳风①正以每小时近百万公里的速度,从太阳刮向地球和逸入茫茫宇宙之中,而这些焰火带就在那阵阵的太阳风中不停地飘扬。甚至在火星的上空,也闪现出了微弱的光晕;至于金星的热辣辣的天空中,那就大概更是充满着炽烈的火焰。在一片片闪光之上,天际线附近的整个空中,布满了一条条长长的光带,其形状很像那半开折扇的扇骨。有的时候,它们像巨型探照灯的光柱似地直射摩根的两眼,晃得他足有好几分钟什么也不能看见。已经没有必要打开宇宙密封舱里的照明设备——天国的焰火亮得足以在它的光照下舒舒服服地阅读书报。

    ①太阳风是日冕因高温膨胀不断向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