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_第二章王子殿下离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王子殿下离去 (第2/5页)

角色呢。”

    “他们有什么好的?”

    “有什么好…嗯,要说就像自己的美梦的投影吧…”

    我随口应付着,同时看着巨大的指示牌。

    广阔的泽纳德乐园是分成好几个区域的。

    童话乐园以传说和童话为主题的,以中世纪风格的欧式城堡为中心,周围有“妖精花园”、“天鹅湖”、“人偶和八音盒馆”等,特别得到女孩子们的欢迎。

    恐怖乐园的主题是恐怖和怪奇故事。以“吸血鬼城堡”为中心,围绕着“人狼森林”、“吸血蝙蝠的洞窟”、“开膛手杰克的街角”、“僵尸馆”等场景,与小孩子相比,更多的成年人受到吸引。

    科学冒险乐园的主题不用说是未来世界和科学技术。有机器人、宇宙飞船、外星人、时间机器等展示,男孩子尤其沉迷于其中。这里甚至还有“银河战士”在穹顶展览馆中用CG技术营造的宇宙空间里,一边驱遣着高速飞行器,一边用光线枪向宇宙怪兽和宇宙海盗展开战斗。

    还有恐龙乐园,经过一年的修缮,刚刚重新开放。

    II

    进行芭蕾和游行表演的花车上传来阵阵女性的欢呼声:

    “哇,霸王龙!跟真的一模一样!”

    难道你见过真的霸王龙吗——一定只有世故成熟的大人才会问出这么煞风景的话吧。褐色的皮肤上带着湿乎乎的反光的rou食恐龙,张开血盆大口在路上摇摇晃晃地奔跑。

    “真是一副可怕的面目啊。”

    “因为它是rou食恐龙嘛。”

    凉子答应着,不怀好意的目光扫视着左右。

    “泽纳德的善恶观非常单纯。rou食恐龙是坏的,草食恐龙就是好的。电影里也是这样吧?”

    “我没看过。”

    “啊,‘恐龙天堂’你都没看过吗?!我看了三遍呢,很无聊的作品。那种电影,制作费也好,看电影花的时间也好,都是白白浪费。”

    那你还看三遍…

    “还有,泽纳德跟F·治虫和F·不二雄可不一样,没有什么自己原创的东西。那边是格林童话,这边是安徒生童话,那个是佩罗童话,全都是古典童话的套用。只不过描绘了角色的形象,俨然就把原作的著作权据为己有了,真是厚颜无耻啊。”

    凉子所言的确没错,不过,到底还有几个人会认认真真地读原作呢?日本人中至少有半数以上以为白雪公主、人鱼公主、灰姑娘等角色是泽纳德原创的吧。

    不说别的,就连我国的外务大臣,也在访谈中声称“‘心’这部漫画真是了不起啊!”——显然没读过夏目漱石的原作。

    “算了,展现如梦似幻的世界,才是泽纳德乐园的本色啊。”

    “不过是自以为是、偏颇的世界观罢了。”

    尽管凉子处处都有异议,或者说处处都要挑刺,无论设备也好服务也好,这里仍然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级的游乐园。即使最平凡的女子和最普通的男人,在这里也会得到公主和王子般的体验——当然是要花钱的,但只要花区区一点门票钱,就可以忘记庸俗的现实,流连于甜蜜的幻想世界。游乐园每年有一千万游客,其中大半都是回头客,也是很可以理解的。

    “对了,‘恐龙天堂’您为什么看了三遍啊?”

    “为了霸王龙的悲剧啊。霸王龙作为王者君临恐龙王国,遭到草食恐龙们的欺骗,被围困在火山上,最终被推进喷火口而灭亡。它最后的叫声真是非常悲哀呀。”

    “暴君的末路——您果然是感同身受啊。”

    “你说什么?”

    “不,我随便说说。”

    在大部分日本人的认识中,泽纳德集团只不过是经验动画电影和游乐园的公司而已。最初的确如此,但随着集团帝国的扩大,到了二十一世纪,它已经算得上美国五大媒体财阀之一了。泽纳德集团的经营范围涉及电视、广播、卫星放送的有线电视、因特网、电影公司、出版社、报社、职业棒球、美式足球、篮球、游戏软件公司和玩具公司等等,伞下关联企业足有五百家以上。整个集团的年营业额达三百亿美金以上。

    以上这些,都是我最近从书上和网上看来的信息。如果有人出版批判泽纳德乐园的书,很快就会遭到批判,无论过去怎样,现在有关泽纳德的介绍只有吹捧奉承的陈词滥调。我自己对泽纳德这一企业并没有特别的兴趣,也不了解它的基本情况。

    凉子拉着我的手在霸王龙脚下慢慢走着,向无知的部下教授了许多新知识。打着警备的名义监视我们的警官们脸上没什么表情,其实耳朵肯定是竖着的。

    “泽纳德”本来是英国的大诗人SamuelTaylorColeridge(译者注:SamuelTaylorColeridge,1772-1834,生于乡村牧师家庭,就读于剑桥大学,英国湖畔派诗人代表人物)作品中出现的幻想都市的名字。本名是忽必烈汗建造的“上都”传到欧洲时有些偏差,就变成了富有诗意的响亮名称。

    后来,泽纳德这个名字在一九三零年左右被美国的一个小小的电影制作室所采用。这个制作室的所有人、制作人和导演艾文·奥丹尼尔出身贫穷,却有着不凡的野心。他学生时期参与选举运动时兼职打工,发现了绘画、音乐和表演对民众的煽动作用,对此抱有极大的兴趣。

    如果光有野心也成不了什么事,奥丹尼尔还是相当富有才华的人。他看出今后的时代,映像一定可以推动改变世界,因此向这个方面前进。到了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奥丹尼尔联手军队和情报界的有关人士,制作了许多反映纳粹德国的威胁和恐怖的间谍动作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奥丹尼尔还有一双善于发现他人才能的慧眼,发掘培养了许多无名的画家、音乐家、演员、电影导演和脚本剧作家。最能证明他的目光如炬的事实,就是他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预见到角色商业的未来的人。

    只要孕育了一个成功的角色,通过爆炸式的宣传聚集人气,接下来就可以拍电影、出漫画,从歌曲到舞台剧,成千上百次地以不同形式加以利用,产出无数金蛋。

    “绝不能让给别人一分一毫。”

    这就是奥丹尼尔的口头禅。他毫不留情地摧毁竞争对手,从创造力枯竭的创作者手中夺取全部著作权之后对他们不闻不问。因奥丹尼尔而破产的同行、贫困交加而死的创作者以及他们的家属聚集起来,据说足以形成一个小型的城市。

    “将爱与梦想、和平赋予全世界!”

    据说这是奥丹尼尔的光明理念,任何人都挑不出错来。不过,他提供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