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第1/3页)
第七十四章 他的声线宛若浸泡过,一直流进她的耳朵,然后再弥漫到她空荡荡的心里。() “想哭就哭出来。” 她眼角酸涩到了极点,可惜泪腺在此时彻彻底底罢了工。 原来人到了最悲伤绝望时,反而是没有眼泪可流的。 她的视线没有焦距地落在远处,久久不说话。 她抿唇,许久方回答“我哭不出来。”她的声音像极了委屈的小孩。 此言一出,闻人臻更是重重一悸,在他的心中掀起了千层巨狼。 他本能地侧首看她,她黑眸流转,凄楚难当。 下意识地,他搂在她腰上的手一把扣住她莹润的皓腕,入手的那只手冰凉纤细,处处透露着柔软无依,不知为何,他心口一痛。 她昂着头,没有哭,但是他知道她心头流着无声的泪珠。 她的眸中浮现些许的慌乱跟无措,他曾期盼不已的,此时,却觉得自己是个混蛋,宁可看她以往冷冷清清、天塌下来也不干她的事的那个范儿。 他希望她的眸子明亮得能照清人的灵魂,而非掺杂了太多哀伤的情绪。 看着她脆弱到了无力,那便是对自己最残忍的折磨跟惩罚。 她痛一下,他便痛上十下。 原来,他对她的哎,又在不知不觉间加深了,而他一点也不想寻求解脱,宁可沉溺,至死方休。 恍然间,他似乎能够理解,爱情能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嗤之以鼻的一句话,倒是在此刻硬生生地蜿上心窝来,错综复杂地盘绕起来。 “那就不哭。” 他的手一使劲,她单薄纤弱的身子,软软地栽入他坚实的胸怀中来。 他的怀抱,是如此的温暖,她舍不得推开。 只想放任自己沉沦,即便时间很短,她需要力量,温暖能够驱散她体内的寒意,抑制悲伤跟绝望的不断蔓延。 坚强一贯是她的伪装跟保护色,长久以来,连她自己也给蒙骗了,以为自己是无比坚强的。 当母亲的真正离世这事,才让她明白了,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坚强。 缩在闻人臻的怀中,季璃昕心里隐约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 也许是这个人一直是自己下意识去抵触的缘故吧? 出来的匆忙,但临出门之前,范菊花还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了自己“小昕,不能因为一段错误的过去,就把所有相关的东西都否定掉。” 她知道,范菊花是在为闻人臻说话,范范一直是讨厌闻人臻的,不知道为何心却在悄然无息中偏向了他。 就比如母亲跟杜叔叔亦然,闻人臻收买人心的手段实在高明。 她不知道自己的心,最后会不会也会被他给收买了。 离婚以后,她下意识地拒绝人家的好感,或许同时以这种手段在抗拒婚姻。 这些年,她谈不上人见人爱,但还是有过不少的追求者的。 前一段婚姻,她以为自己不会在意的,想起会平静无波的。 但是还是留了一个疤一般,下意识不去接触,觉得这样就是能够避免伤害的最好方法。 用天澈的话来说,她季璃昕就是一头背了壳的蜗牛,还是非常执拗地整天只顾埋在壳里,都不愿意偶尔把头露出来呼吸下新鲜空气的那种。 她迷迷糊糊不知道在他怀中窝了多久,后来竟然昏睡过去了,也许那个怀抱太舒服了,也许之前一路赶来加上这样的噩耗突如其来,将她给压垮下来了。 她醒来,发现自己躺的是客厅,灏灏也睡着了,躺在自己的身边。 出了门,家里已经搭设好了灵堂。 母亲那边已经没什么亲戚朋友往来了,杜叔叔这边也是,搭了灵堂还是泠泠清清的,就几个小区附近的邻居前来。 杜叔叔站在灵堂前,请了人正在做仪式。 她下意识环顾了下,发现闻人臻不在其中,不知道他哪里去了。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下意识地去找他,难道之前他贡献的那个怀抱,让她生出几分留恋来。 人在最脆弱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去寻求一个庇护,这个庇护可以不强大,但是需要稳住人心。 杜哲远看到她出现,忙走了过来“小昕,你醒了啊。” “厨房还有些吃的,你去弄下。” 他略带愧疚地道“我走不开。” “杜叔叔,我不饿。” 这样哀伤的氛围之下,她哪来的胃口。 “多少去吃些,闻人说你早饭也没吃,刚才又累又饿,才会晕过去。” 杜哲远明显不赞同。 “他呢?” 季璃昕听到杜哲远提及闻人臻,下意识地问道,问出口,又本能地抿了抿唇,觉得生出几分无所适从的尴尬来。 “他出去了,为你妈卖公墓去了,还没回来。之前一直照顾你妈,我也没来得及去看公墓,多亏有他在,不然这忙里忙外,我也忙不过来。” 对于闻人臻的此番前来,杜哲远还是挺感激的,这从他的字里行间,就可以听出来了。 “闻人走之前叮嘱过了,你要吃点东西,晚上还要守灵,明天火化,忙得很,你倒下了,到时我们可没空闲时间腾出来照顾你了。” 杜哲远开始说重话,话太轻了,她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这不,说重些,她便颔首称等下就去填点肚子。 杜哲远于是不去管她了,那边又有人叫他了,心里头倒是暗暗思忖,还是闻人有办法,说对她要说些重话,别太顺着她了。 那是因为杜哲远自从跟李玉梅成婚后从未跟季璃昕说过重话,他一直努力尝试将季璃昕当成亲生女儿来疼,可是季璃昕下意识还是对他有所排斥,她这人觉得自己并不是她的亲生父亲,没必要对她这么好,觉得若是接受了自己的好意,便是亏欠。 这孩子的思想有些传统,根深蒂固了一般,就算出去喝了几年的洋墨水,骨子里的那些观念依旧没有改变,还是跟当初大同小异。 玉梅这一走,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小昕了,早晨玉梅那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