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第7/13页)
就更希望老太太长命百岁才好,便上前坐到老太太身边,手有意无意的把在老太太的脉搏上,帮老太太听听脉,状似不经意问道:“祖母最近食欲如何?” 老太太怔愣了一下,王mama倒是先反应过来,回道:“老太太食欲不佳,每餐都只吃一点儿就没了胃口,以前睡的也不安稳,近来因着安神香才睡的好一些。” 老太太看着宛清,不知她为何有此一问,就听宛清道:“我刚刚看帐的时候,发现祖母院子里食材大多鸡鸭鱼rou,虽不知道是如何烹饪的,但是太过油腻了,祖母吃着不太合适,所以才想问问。” 这么一说,老太太眉头也皱了起来,确实油腻了些,这些日子见着就不想动筷子,那些燕窝莲子羹吃得多了,也腻乏了,又抬眼看着宛清,从小小的账册就看出这么些问题,果然是个细致的。 王mama就没想这么多,她最关心的是老太太的身子,直接问道:“三姑娘可有法子改善老太太的胃口?” 宛清斟酌了一下,才道:“这一部分是饭菜的原因,一部分还是得靠祖母自己,祖母长时间坐着,身子就惫懒了些,要是多在院子里走上两圈,不仅胃口会好一些,身子也会结实不少,现在天虽然冷了些,可走上一两圈也不碍事。我倒是还知道几个清淡的小菜,不若晚饭的时候,叫厨房做来给祖母尝尝?” 老太太点点头,王mama在一旁笑着“三姑娘说的跟上回孙医正说的一般呢,三姑娘要什么食材,奴婢去吩咐厨房准备。” 宛清想了想,去桌子上拿纸笔记了下来,锦蔬上素,清炒莴笋丝,rou末香菇,醋溜白菜,木耳山药,回锅rou,软烧豆腐,菊花青鱼… 宛清写了二十几道清淡可口的开胃小菜,干脆连做法也在一旁写上了,又写了好些粥,这个她最拿手了,前世祖母早上变着法子做粥给她养胃,她少说也吃过不下百来种粥,便挑着二十多道喜欢的写上,还有一些甜而不腻的开胃点心,一并写上,宛清这才发现,她会的东西真的很适合呆在古代,这会不会就是她能穿越的原因? 等到东西交到老太太手里的时候,老太太着实诧异了一把,写的很详细,就跟亲自做过一般,宛容宛玉瞧着就纳闷了,这个笨蛋会的好多,问道:“你都做过?” 宛清摇摇头“没做过,但是吃过。” 宛容宛玉眼睛就睁的更大了,她们都没吃过,她上哪吃的,难不成是三姨娘那儿?定是这样的。 不仅是宛容宛玉,就连老太太也是这么认为的,她可不认为将宛清教好是大夫人的功劳,那么便是三姨娘了。 只是,宛容沉了眼色,手里的帕子一绞再绞,菊苑想要建个小厨房,大夫人推三阻四就是不同意,想起大夫人堵二姨娘嘴的那句‘要建小厨房除非二姨娘也有身孕’,她心里就冒火…那得等到何年马月。 因着顾老爷常在二姨娘处用餐,厨房不敢克扣她的吃食,可远也没有大夫人和宛玉用的精致,现在就连三姨娘也比不上了,叫她如何不气,现在再看老太太对宛清的和蔼慈爱,她没差点忍不住去撕了宛清才好。 宛玉瞧着名字雅致,便摇着老太太的手臂道:“祖母选几道做了,我们晚上就在这儿陪祖母吃,好不好?” 祖孙同乐,老太太自然不会拒绝,笑着应了,点了几道菜还有粥,想了想又道:“现在时候尚早,吩咐厨房做了菊花山楂糕来。” 王mama拿着菜谱下去了,宛清坐在那儿也不知道做什么好,宛容宛玉还得继续看帐,宛清便提议老太太去院子里逛了一圈,赏赏菊花,没把宛容跟宛玉恨的牙痒痒,她们在这里看帐,她却陪着老太太溜达起来了。 老太太兴致上来了,宛清便陪着她逛了好一会儿,等到厨房将菊花山楂糕做好,才回的屋子,吃着酸酸暖暖的糕点,老太太心情异常的愉悦。 下午还听了宛容宛玉弹琴舞曲助兴,晚饭吃的也开心,等着她们都走了,王mama才对老太太笑道:“三姑娘写的这几道菜,奴婢让厨房以后轮流着给您做。三姑娘自上回大病一场后,跟三姨娘走的近了,会的东西也就多了,心思也玲珑起来了,倒是事事以您为先。” 老太太点点头,笑的愈发的和颜悦色“三姨娘原也是个大家闺秀,若非家道中落,也不会嫁到顾府为妾,她性子温润,不争不夺,也最是得均儿的心,均儿虽然嘴上不说,可毕竟是我肚子里出来的,清楚着呢,只是今儿老太爷提到子嗣,我是不是该给均儿再纳房妾回来。” 说着,老太太的声音就绵长了起来,因着老太爷是武将,战场上刀枪无眼,老太爷征战沙场时,顾老爷年纪还小,便留在府里给老太太照顾,老太太便有意将顾老爷往文臣方向培养,虽然武功也没落下,勉强也算得上是个文武全才了,可武艺比老太爷就差的远了,从事的也是个文官。 所以老太爷今儿看见宛清的诗,才冒出那句后继有人的话出来,完全没把顾老爷看成他的传人啊。 王mama听得出来老太太的伤心,这事老太太没少跟顾老爷提,可顾老爷压根就没放在心上,还有些不愿意,王mama也无力,顾老爷子嗣不少,可全都是女孩,这也是命中注定的了,便劝道:“大夫人当下病着,这时候纳妾,大夫人就更恨您了,不若再等个两三个月,那时大夫人的病也好了,三姨娘的孩子也生了,慧海大师虽说三姨娘的肚子可男可女,可奴婢看她毕竟生了三姑娘了,这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倒是更大些不是?” 老太太听了心下有了些安慰,笑道:“你倒是会宽我的心,那就再等三个月。明儿就是端王妃的寿辰了,东西都准备妥当了吧。” 王mama点头回道“都准备妥当了,只是大夫人病着了,这寿礼由三个姑娘去送…,”不太合适吧? 老太太也觉着有些不妥,总不能叫她去送吧,想了想道:“明儿派个得力的送她们去,宛清宛玉跟端宁郡主也熟,解释一番也不算顾府失礼。” 端王妃寿辰这日,宛清、宛容、宛玉三个兴致勃勃的上了马车,往端王府而去。 远远的透着帘子就看见有好些马车停在端王府门前,端王爷是当今皇帝的胞弟,颇受皇帝器重,更是群臣百官巴结的对象,今儿可谓是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端王府的小厮身上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