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不堪更惹其他恨 (第3/4页)
,一则棺木焚毁,自当留人住在寺中等候料理;二则也是因为沈菀出手大方,金丝楠木的板子求了来,立便照着公子的棺椁重新解锯造制,还额外加了一笔很丰厚的打赏,全都是沈菀的手笔。 “钱能通神”这句话或许不当用于佛门,然而沈菀注意到那些僧人很多都穿着敝旧的僧袍,双林禅寺是明相的家庙,近来又新经丧事,少不了布施之资,这些僧人竟还这样褴褛,理由只有两个:一是寺中有事需用大量银钱,入不敷出;二是方丈贪酷,将供奉中饱私囊。不管是哪一种,用钱开路总不会错。 但是这样一味撒漫,沈菀的一点积蓄很快就用尽了。她在清音阁是清倌人,缠头毕竟有限。如今被迫出此下策,烧棺造棺,已将积蓄用去大半,下剩的又被劳mama榨干洗尽,除了继续住在寺里,其实也无处可去。 接连做了几日法事,终于捱到这日棺材造成,方丈带着几位大弟子,同沈菀一起来到灵堂开棺移尸。棺木十分沉重,不过榫子已经烧得松动歪扭,众人用力一揿,也就断了,四下里一使劲,棺盖应声而开。只见棺里尚有许多花瓶、古董等器物,也都各有损伤。 方丈由不得唱一声佛,叹道:“竟连殉葬之物也烧坏了,这却如何是好?” 沈菀安慰道:“幸好外边只是些普通器物,不为贵重,只怕里边的殉品才宝贵呢。不知伤到了没有?还是打开看看才放心。” 方丈道:“内棺看起来并未有损,就这样移过去装殓了也罢,棺材封得好好儿的,又开它做什么?” 然而众僧人也都好奇相国公子的殉葬品究竟为何,且事情到这份儿上,开不开棺也只差一步了,便都怂恿说:“不打开看看,终是不放心。器物也还罢了,最重要是公子的遗体不知是否有损,还是亲眼看看的妥当。” 方丈点了点头,又向沈菀道:“沈姑娘可要回避?” 沈菀哪肯回避,忙道:“此事因我而起,不亲眼看一看,终究是不安心的。” 方丈略略思索,带头念起经来。众僧人也都盘腿打坐,闭目唱诵。沈菀听着那经声,只觉心里难过,几乎忍不住要嚎啕大哭。公子的棺椁被焚烧,公子的遗体被惊动。她做这些事,是对公子的大不敬。然而她一心想要追究他猝死的真相,想要替他报仇。不开棺,如何验尸? 然而,如果开了棺,确定公子的死确属寒疾,那她的一切作为又有何意义? 她从清音阁逃走,想来这时候老鸨不知怎么天罗地网地找她呢,但她总不能一辈子藏在寺院里吧?当她离开双林禅院,又该向哪里去?难不成,接着回清音阁做妓女? 经声四围,沈菀的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茫然,惊惶,无助。她恍恍惚惚地看着那些僧人,仿佛想从他们的诵经声里寻找答案。忽然,她接触到一双火辣辣的眼睛,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仿佛要一直看到她心里去。她认得他叫苦竹,上次就是他拿走了她的梳子。 不能再留在寺院里了,即使为了这个叫苦竹的僧人,她也得早走为妙。 经声停下来,四个僧人分别站在棺材四角,手里各自执着一只锲子,彼此点一点头,然后一下一下,将锲子砸进棺材的缝隙里。沈菀听着,只觉那楔子分明是锲在自己心上,一下又一下,闷闷地疼。 她就要看到纳兰公子了,她忽然有些怕见他。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棺材的盖微微松动,于是又上去了四个僧人,分别掌住棺材的四角,只听方丈轻轻说一声“起”八个人一齐用力,上抬下撑,棺盖应声而起。 此时,八个人不约而同,齐刷刷轻轻发出“呀”的一声,同时后退了半步。 屋子里忽然死一般寂静。公子安睡在黄色的锦缎里,态度安详,而面色黧黑,双唇爆裂,十个指尖更是蘸了墨汁一般——再没有常识的人也一眼可以看出,他是中毒而死。 众僧人的脸色在瞬间变得惨白,明明是满屋子的人,可是竟连一声呼吸也不闻,就好像所有的人都被惊恐和敬畏掐住了喉咙一样。方丈更是满脸悔恨,紧闭着眼睛,似乎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珠子挖出来说没看见。皇上的御前行走、一等侍卫纳兰成德原来是死于中毒,这要传出去,可就是捅了天大的窟窿了。 而沈菀的眼泪,在瞬间如决堤的潮水一般,奔涌而出… 下毒,在宫廷里从来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朝臣们为了打击政敌,妃嫔们为了邀宠揽权,王子们为了争权夺位,都免不了投毒杀人于无形。尤其在后宫,越是福分厚的人似乎就越是命薄,让人不能不与“下毒”二字连起来想。 康熙的第一个皇后赫舍里生的第一个皇子承祜,还有其他妃子生的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是不明不白地夭折的;就连赫舍里皇后自己,在生下二皇子胤礽后,也是难产而死——那已经不是头胎,二皇子又生得健健康康,皇后怎么会难产呢? 还有康熙的第二个皇后钮祜禄氏,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康熙十六年册封,十七年便去世,只做了六个月的皇后。这不是很奇怪吗? 然而没有人追问,大家平静地接受了宫中那些金枝玉叶的横死夭逝,只当是春去秋来一般自然。如今中宫虚位,皇贵妃佟佳氏暂时总摄六宫事务,很多人都为她捏着一把汗。不过,她并没有被册为皇后,且一直没有儿子,只在康熙二十二年生过一个女儿,所以大概还可以多活几年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