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4页)
老大。听得我也晕头转脑,大有把以后的理想变一变的念头。那个人就呼了我,我一回电话,接线员小姐就说,刚才那位先生留言说:生命不容等待。 牛B呀!我想。既然生命不容等待,那我现在就去找他吧。省得叫生命等待。 我就去了。走时候我那位要做信息产业的朋友还两眼发直没有回过神来呢,他已经不带喘息地跟我布道了两个钟头,没想到被人家一句话就叫走了。走的时候我还为自己找理由:去了解一下中国现阶段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因为这二位一个80年一个81年出生,也算“八十年代后”了吧。 一见,果然是我喜欢的类型。年轻,有想法,勇敢。就是显得无知了点儿,他的日常生活不离烟、音乐、叶子,有时候和朋友玩滑板。所以也就显得无聊了点儿。不过我当时没有在意,因为他明显属于一种典型,而且是一种“另类”的典型。我得解释一下,在这里我没有任何贬意,他的确另类,那种想死在叶子里的想法就不是人人都能有的。他连生命都能抛弃还有什么吝的!而我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我的小说正在谈出版的事儿,但是什么时候出还没谱儿,但我除了诗以外连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我喜欢他,这种喜欢是欣赏性的,不是实用类型。我也在挣扎,他与我以后的理想是两个极端,我虽然也想死在青春,但还不了解这个世界…我和他几乎只有周末才能见到一面,他天天在做什么我不知道,但我却找不着他。《格斗俱乐部》里说:“抛弃掉所有希望就是自由”敖博说过:“真正的绝望是还有那么一点希望在前头”他的眼睛虚无飘渺地看向某个点。不是那个点并不存在,而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落入他的眼睛,形成视线。 明显我们不在一个时差里。 好吧。我就想,祝他永远年轻,他应该永远活在他的年轻里。 夕阳西下,我蹲在解放军日报的大院外边,听一个人讲新一代的“年轻人”的思想,他给我分析现在的小孩对什么感兴趣,准备针对他们的喜好开拓市场。 “我已经听您讲了四十分钟了,小陶,今天饶了我行吗?” “再呆五分钟吧。” “好吧…” 我继续蹲下。小陶说了,现在是信息时代,可我连手机还没有呢。他掏出一张新名片,递给我,我看清了上面写着:“NNN信息产业贸易有限公司。” 这时我的呼机响了。“我回个电话昂。”小陶恋恋不舍的看着我走向不远处的IC电话亭,还没从刚才的语境中回过神来。 “你谁呀?”我说。 “我叫五五五。你还吃过我的冰棍呢,你还记得吗?”他那边好象在响着音乐,好象还有别人在。 “你——就是那个什么乐队的——主唱?” “是我。来找我们玩吧。我家住在五鹿街。我们的贝司手光头磊也在。” 我考虑一下。我说。能玩什么呢?现在都快六点了,估计到他那儿也得八点了。到一个陌生的男人家能玩什么呢? “谁呀?”小陶问我。 “没事儿。”我说“你接着说。” 过了一会我的呼机又响了,这次小陶说:“拿我的手机回吧。”我接过他的手机,拨通服务台,听到了留言:“五五五先生对您说:生命不容等待。” 这句话让我感到震撼。我从来没听过一句如此直接就说出了某种真理的如此好的句子!我被这句话打动了。我爱这句话!它太好了——“生命不容等待。”我坐在那里,半天没动。然后我便打断了小陶:“我要走了。我也想了解新一代的年轻人心里都在想什么。” 我抱着要了解新一代年轻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的理由来到了五五五家。心跳急促,他们确实是我不了解的“年轻人”我坐在地铁上,感到一阵恐慌和兴奋。终于到了五五五家,穿过黑暗中的小胡同、路过黑夜中的树木和爬了几层楼后,我敲开了他的门。我走进他的房间,发现还有一个人在,这让我有点不适应,见一个陌生人对我来说已非易事,何况两个。“这是光头磊。”五五五介绍道,然后接着就低下头不理我。光头磊冲我笑了一下。他看上去比五五五还要瘦,穿着非常紧身的黑色裤子和短夹克,头发中间剃了两道,分成了三部分。五五五也穿的差不多,他们的脚上穿着高帮靴子,我看了看自己,我穿着休闲的白色裤子,棉布T恤,红色的旅游鞋,没错,看上去是两类人。但他们就是我想变成的人!收音机里一直放着Unti-Flag的音乐。我习惯性的看他的墙。墙上没有贴过多的海报,只有一张从外国杂志上撕下来的大麻植物的照片和两张浑身血淋淋的日本男人的照片。五五五的小屋非常简洁,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可以放CD和磁带的收音机,和两扇窗。能从窗口看到楼下的梧桐树。只是没有什么书。门口还有一个小黑板。我走过去,擦掉上面的粉笔字,写上:“Thenightisalwaysyoung。alwaysyoung” “我们一会儿去豪运演出,你也去吧。”五五五说。 他们拿上家伙,很快我们就出发了。我坐在五五五的自行车上,他们的另一个朋友刘葛也在。他又高又瘦,显得很机灵。 那是一场很没意思的演出。人有点杂,气氛也有点没劲。但我还是很兴奋。我看到了五五五和刘葛的乐队,那真是两支很好的乐队。比起五五五,我更喜欢刘葛的舞台风格。他在台上收放自如,显得无比年轻,特有劲儿,特有力量。我听着那样的歌词:“叛逆取代一切!叛逆取代一切!叛逆代表着年轻!”我一遍一遍起鸡皮疙瘩:他的音乐真是太棒了!我像喝了一杯酒,忍不住跟着节奏跳起来。 在现场也演出结束后,我还看到了一些我在武汉看到和认识的人,但没和他们过多说话,一想到那次武汉之行我就觉得难受和屈辱——很显然,我没有找到我想要的集体的感觉,他们只是把我当成了“果儿”和其他大部分女孩没有什么区别。这让我有些气愤和压抑。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