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2/3页)
男人,全身披挂着从八月飞雪的漠北草原穿戴的厚实皮革,硕大的脑袋后面飘扬着两条与大地平行的五彩兽尾。由于速度、力量,由于跨下骏马的弹性,他们的面目变为了模糊不清的虚线,但是女词人以为自己看见了他们的严肃、专注和缄默不语的心性。马队扬起的水花一次次地飞溅在她的脸上,她感受得到他们身体散发出的强烈膻味和自己新鲜而激动的心律。 一个骑士突然冲到她的面前勒住了马头,战马咴咴地叫着把长有菱形白记的脑袋往她怀里撞。女词人声色不变地靠着瘦骨嶙峋的黄牛站在原地,她问自己死期临头了吗?她第一次这么近地面对一个金国的战士,她以为面对的其实就是自己不能把握的命运。金国战士的表情在着意涂满脸膛的黑色烟垢后面消失了,她看见的只是他的英武、年轻和五官俊美的轮廓。 他挥动长臂,用弯刀的尖角点着盖上篷布的牛车。他以清晰的汴京官话问女词人,车上装着的是什么?他的嗓音低沉,柔和,她想起了秋凉时节大相国寺里悠游着等待会考的优雅士子。她说,是书。 书?他忽然笑了,他的牙齿雪白齐整,天衣无缝。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他摇摇头,这是你们一位叫什么的古人说过的话呢?战马扬起前蹄在原地打了一个不驯的旋子,他最后朝下瞧了她一眼,你像我们的人。他的眼睛盯着她宽阔的胯骨,你像我们那些穹庐中拿牛粪生火煮羊肠马肺,在野地里产下一大群娃的女人…他的胡人的浅灰色眼珠在凹陷的眼窝中,放出洞烛幽微的光芒。 金国的骑士用刀背在马臀上一拍,头深深地埋伏到马鬃上,马跨出四肢腾跃成一条直线,瞬息之间成了远天远地的一粒黑点。秋天的暮色从他驰去的地方垂落下来,兵火星星点点地从河流两岸漫延开去,使这片北方与南方交接处的濒海大平原显得辽阔而又荒凉。 女词人从紧靠的黄牛身上感受到让人倦怠的暖意。她看着这一列长阵般的牛车,脸颊上浮起怪样的笑来。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她的嘴里一遍遍地念叨着,我不就是这样说过赵郎的吗?而赵郎已不知南去几千里外了,在王将军不战即溃的十万大军的更前方,在浩荡而杂乱的护驾队伍中载沉载浮地向权力螺旋的中心艰难地靠过去。 她那天倚着庄园外小桥的栏杆怀疑地瞅着赵郎,她说真的是国破家亡,又有哪里摆得下这几十车书呢?她抬眼对着公公酣畅的手迹“归去来兮”她说如果你随驾真是皇上所说的南巡,那么归期不远,又何苦把这些怕风惧雨的残书断简铜盆玉瓶车载斗量地搬来搬去呢!赵郎倒剪着双手在夏末的风中踱来踱去,他的身架仍像从前那么瘦削清癯,脸上表情一如王将军描述的买 《丧乱帖》时的刚愎自信,他满头青丝,心平气和时额上见不到一根皱纹。只有女词人知道他,他就像这个时节园中藤架上的一只晶莹苦瓜,内蓄的苦汁不是迸射开来,就是把自己淹死。 赵郎说,这些东西都是劫后余生,我不能把它们丢了。 劫后,真正的劫数还没有来呢。女词人笑了笑,我是怕它们没有余生只有余灰。赵郎定住脚望着她,满眼都是伤感的愠色,还有那查抄赵府的日子里终日不消的惊惧。女词人避开他这种最让人不安的目光,她说,我的意思是古往今来最难当的就是丞相了。死后被掘墓鞭尸查抄家宅祸及子孙的史不绝书“劫后”而能余生的已算是善终了。女词人想起了自己枯若焦墨的父亲,那个在党争的夹缝中苟延残喘一辈子的老官僚,大限迫近时他抱憾没有击败公公自己当丞相呢,还是懊悔未能及早抽身于朝政? 女词人对赵郎说,我两三岁时随父亲到汴京的郊外春游,看见狭窄的田埂上有一个老汉抱着小本本倒骑着毛驴喃喃自语,我问父亲他是不是疯子?父亲说,说出他的名字如雷贯耳。我用手指塞住耳朵,逼着父亲 快说快说。父亲说他叫:王安石。 女词人拍着桥栏哈哈大笑。“王安石”的名字没有让我听到什么剧烈的声响,我只觉得父亲真会逗。现在想来,王安石的结局该是使人羡慕吧? 赵郎跟着她窘笑了几声,妇人之见,妇人之见。 我并没说过我想做一个男人啊。她说,你要做的事,我都不会阻拦。赵郎愣愣地看着他,脸上并没有格外的欣慰。 大乱之年,命若草芥,女词人心里念叨着,回想起自己度过的岁月,她觉得已经是非常非常的漫长了。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写这样诗的人,每一天该是过得极痛苦还是极快乐呢?她对赵郎说,你带青梅先护驾南巡吧。我待整理好了家当,备齐了牛车,听王将军的讯息,适时而动。赵郎点点头。女词人看清了他去不言归的心境。赵郎并不是一个热衷仕途的人,她想他是不是在最后发现了只有蹭蹬仕途的斗智斗狠、企盼失望、荣辱毁誉,才能填补他的空白,塞满他的身子,将自己像凉山一样浮出水面呢?她觉得自己忽然被另一个问题疑惑了,每一个为政治倾尽心力的官僚是否都是需要自我救赎的男人?但她随即把这个问题置诸脑后,因为我对男人几乎一无所知,而我又无须拯救。她只是要帮助他,让他不放过这也许是最后一次的机会。因为在世上需要她帮助的,也只有他一人了。为了他杳如黄鹤的南去行程,她想我能够把自己整个地赔进去。 她催促着四十辆老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