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_吕家坪的人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吕家坪的人事 (第3/5页)

个野猪头,倒放在鱼缸上。

    吕家坪镇上只一条长街,油号,盐号,花纱号,装点了这条长街的繁荣。这三种庄号,照例生意最大,资本雄厚,其余商业相形之下,殊不足数。当地橘子园虽极广大,菜蔬杂粮产量虽相当多,却全由生产者从河码头直接装船运往下游,不须另外经由什么庄号转手。因此一来,橘子园出产虽不少,生意虽不小,却不曾加入当地商会。换言之,也就可说是不被当地人看作“商业”庄号虽调动得百八十万本钱,预备放帐囤货,在橘子上市时,照当地习惯,可从不对这种易烂不值钱货物投资,定下三五十船橘子,向下装运,与乡下人争利。税局凡是用船装来运去的,上税时经常都有个一定规则:对于橘柚便全看办事人兴致,随便估价。因为货物本不在章程上,又实在太不值钱。

    商会会长的职务,照例由当地几种大庄号主人担任。商会主要的工作,说不上为商家谋福利,倒全是消极的应付:应付县里,应付省中各厅,下乡过路的委员,更重要事情,就是应付保安队。商会会长平时本不需要部队,可是部队却少不了他们,公私各事都少不了。举凡军队与民间发生一切经济关系,虽照例由乡区保甲负责,却必须从商会会长转手。期票信用担保,只当地商会会长可靠。部队正当的需要如伙食杂项供应,不正当的如向省里商家拨划特货的售款,临时开借,商会会长职务所在,这样或那样,都得随事帮忙。

    商会会长的重要性,既在此而不在彼,因此任何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武装人物,对会长总得客气一些。作会长的若为人心术不端,自然也可利用机会,从中博取一点分外之财。

    居多会长名分倒是推派到头上,辞卸不去,忍受麻烦,在应付情形下混。地方不出什么事故,部队无所借口,麻烦还不至于太多。事情繁冗,问题来临办不好时,就坐小船向下河溜一个不负责。商人多外来户,知识照例比当地农民高一些,同是小伟人向乡下人惯使的手段,用到商号中人面前时,不能不谨慎些。因此商会会长的社会地位,比当地小乡绅似乎又高一着。

    本地两年来不发生内战,无大股土匪出现,又无大军过境,所以虽驻下一连保安队,在各种小问题上向乡下人弄几个小钱,地方根基好,商务上金融又还活泼,还算是受得了,作会长的也并不十分为难。

    萝卜溪大橘子园主人滕长顺,是商会会长的干亲家。因前一天守祠堂老水手谈及的事情,虽明知不重要,第二天依然到镇上去看会长,问问长沙下河情形。到时正值那保安队队长提枪款走后一忽儿,会长还在天井中和那押船管事谈说下河事情。

    会长见到长顺就说:“亲家,我正想要到萝卜溪来看你去。

    你好?几个丫头都好?“

    长顺说:“大家都好,亲家。天气晴朗朗的,事情不忙,怎不到我家去玩半天?”一眼望见那个伙计,认得他,知道他是刚办货回来的“周管事,你怎么就回来了?好个神行太保。

    看见我家三黑子船没有?他装辰溪县大利通号上的草烟向下放,十四中午开头,算算早过桃源县了。十月边湖里水枯,有不有洋船过湖?“

    那管事说:“我在箱子岩下面见你家三黑子站在后艄管舵,八个水手一路唱歌摇橹向下走,船象支箭快。我叫喊他:三哥,三哥,你这个人,算盘珠子怎么划的?怎不装你家橘子到常德府去做一笔生意?常德人正等待麻阳货,‘拉屎抢头一节’,发大财,要赶快!听我那么说,他只是笑。要我告家里,月底必赶回来。二哥的船听傅家舵手说,已上洪江,也快回来了吧。”

    会长说:“亲家,人人都说你园里今年橘子好,下河橘子价钱又高,土里长金子,筛也不用筛,只从地下捡起来就是。”

    长顺笑着,故意把眉毛皱皱“土里长金子,你说得好!

    可是还有人不要那一片土,也能长金子的!(他意思实有所指,会长明白。)亲家我说你明白,象我那么巴家,再有三十亩地,还是一个‘没奈何’,尿脬上画花,外面好看,里面是空的。

    就是上次团上开会那个玩意儿,乡长一开口就要派我出五十,说去说来还是出四十块。这半年大大小小已派了我二三十回(他将手爪一把抓拢,作个手势,表示已过五百),差不多去了个‘抓老官’数目,才免带过。这个冬天不知道还要有几次,他们不会让我们清清静静过一个年的。试想想看,巴掌大一片土地,刮去又刮来,有多少可刮的油水?亲家你倒逍遥自在,世界好,留到这里享福;世界不好,坐船下省去,一个不管,青红皂绿通通不管。象我们呢,好,同橘子树一样,生根在土里五尺,走不动路,人也摇摇,风也摇遥好,你摇吧,我好歹得咬紧牙齿,挨下去!“

    会长说:“亲家,树大就经得起攀遥中国在进步,《申报》上说得好,国家慢慢的有了中心,什么事都容易办。要改良,会慢慢改良的!”

    “只是改良要钱的方法,钱还是要。我们还是挨下去,让这些人榨挤一个受不了!”

    会长慨乎其言的说:“我的哥,我们还不是一个样子,打肿了脸装胖?我能走,铺子字号不能走,要钱还是得拿出来。

    老话说:“王把总请客,坐上筵席收份子,一是一,二是二,含糊不得。‘我是个上了场面的人,哪一次逃得脱?别人不知道,亲家你知道。”

    “那枪款可拿走了?”

    “刚好拿走,队长自己来取的。乡公所里还有个收条,请他盖章,了清手续,有个报销。队长说:”拿回去办,会长你信我吧。‘我自然只好相信。他拿回去还要研究研究呢。研究到末后,你想是怎么样。“

    “怪道我在街头见他很豪劲,印堂红红的,象有什么喜事。

    和我打招呼,还说要下萝卜溪来吃橘子!“

    “这几年总算好,政府里有人负责,国家统了一,不必再打仗了,大家可吃一口太平饭,睡觉也不用担心。阿弥陀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