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_第一章1895年旧金山少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1895年旧金山少年 (第3/3页)

田间,四处见冒着蒸汽的农用机械深耕泥土。

    自然风光如画卷一般的美妙呢!

    不时有妇人因为洗水冲跑衣物跳如水中追着捞取,田间劳作的一些光棍们歇媳候一碰面就眉飞色舞谈论大姑娘小媳妇谁更俊俏。

    《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妇女入境。因此,农场男多女少,中等姿色的大姑娘落到单身汉眼里就如是西施般的绝世美人。

    一条松软的泥土道路如同腰带在几条山涧穿过,遇河流搭桥连接,贯通农场各处。河水清澈,可见沙石游鱼。道路绵延,仿佛直到天际。

    一行人十多人缓慢的走着,有赤脚,有穿鞋。各人脚上鞋子各异,有穿长长马靴、有穿布鞋,甚至还有人脚上穿着编织不久的草鞋。因为才下过春雨,有的地方积水、泥泞,但是,太阳把土地晒的温热,没有尖锐的石头、金属,赤脚软软的踩上感觉还是挺舒服的。

    道路上不时间看到土上钻出的不知名花朵,有红有蓝,开的好看,味道好闻。

    微风吹拂发丝,扯动小草。身上被阳光晒烫,马上就被风儿吹凉,果然舒服。

    鸟雀声鸣悦耳,如果一群音乐大师在演奏交响乐歌颂大自然、生命和春天。

    朝远猫一眼,地势突然抬高,不远处一座青翠小丘隆起。山坡起伏的样子,看起来很有隔绝与外界的世外桃园味道。

    加州成长的少年,有掘到金子的梦想,很多孩子把在荒野、农场寻找黄金当成了具有地域色彩的娱乐活动。

    在这里,远离了城市,孩子们娱乐的活动确实不多。

    “沿着这条路走到头,那是一座山坡!它是农场最后一片没有经过掘地三尺的地方!”一个年龄在十岁的少年挥舞了一下鹤嘴锄说“兄弟们,请你们纺到了地头,一定要挖出一块金子来!”

    “不挖出黄金绝不罢休!”

    “如果山被挖平都没有呢?”

    “挖到地中心也要挖出一块金子!”

    “笨蛋,用人能挖到地心?人家开采石油的用很大很大的机器也挖不到地心!”

    所有人嘻嘻哈哈的响应着。大家胡乱的表示,我们有恒心、有毅力挖出黄金,就算把地心挖穿也在所不惜。

    沿着泥土道路,一边走一边叫嚷着,打闹着。有人看到还未成熟的植物果实抓几个在身上蹭一蹭就放到嘴里面嚼,有人拿鹤嘴锄对着地上边走边铲。他们都是活蹦乱跳,充满了活力,那是因为他们大多数都属于小孩呀。只有天真的孩子才相信旧金山土地里面随处都是金子。

    一名十五岁左右的赤脚少年跑到田畔摘了朵白花,放自己鼻子间闻了闻,很快被人夺下,把花朵揉烂:“李富贵!别像娘们一样,闻什么花!”

    “哦!是,少爷!”

    两旁田间劳作者则向他们嘱咐:“小心点,孩子们!早点回家!”

    “还有啊,要看着少爷点,别让他到危险的地方!”

    “知道拉!”孩子们叫着。

    还有成年人开玩笑“挖到金子可要带我们分点啊!”一名孩子道:“一切正果归劳动者所有,反对剥削!”

    大家轰然大笑。

    农场中农夫分三种。一些是日益增多的华人移民,仅次与华人移民的则是王老实购买农场前受雇于前任农场主的白人农民或黑人农民,另外还有少量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了的欧洲移民。

    中国农民并不习惯受雇佣,农场主王老实把农场部分田划成300亩一虚,分别承包给一些习惯向地主交地租的农民,每年租金只要50美圆,灾荒年间还会减免地租。这相比中国国内的地租来说,可算是非常仁义了。

    另外一部分已经习惯受农场主雇佣的欧洲农民,则集体劳作,领着固定工资。还有些欧洲移民有一技之长,比如能够栽种葡萄,酿造比较畅销的葡萄酒。有会养牛羊的则在草地开辟小牧场。

    这样算来,王老实农场每个农民几乎是包吃包住,一年每人至少能够赚到800美圆。如果让农民自己买下50英亩土地,还不一定能够有那么多收益呢!

    从这点可见,王老实手段灵活,发家并非没有道理的。事实上,交地租与受雇,两者薪水基本差不多。但是这样灵活多变的雇佣方式,使得大多数农民对王老实心悦诚服。

    西部农场往往是一个人耕种其他地区十个人耕种的土地,农民积极性一高,带给农场主的收益可是远远大于农场主多支付给他们的那点薪水。

    因为充分发挥农民工作积极性,曾个意大利农民给农场出点子,利用多口温泉,冬天也能用着温暖的泉水滋润土地,小范围种植一些春夏季节的蔬菜瓜果,运到城镇出售获得暴利。

    王老实则把大多数额外增收的钱财发给功臣,作为红利。因此,受雇王老实农场,收入确实比其他农场或者工厂要高出一截。

    农场主人望很高。爱屋及乌,王老实的家人也受到人的喜欢。特别是小少爷,他可是最受宝贝了。

    一群小孩走着跑着,很快就离农夫们劳作的地方老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