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话:活埋一 (第2/2页)
后辈们也不计成本的cao办丧事,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把cao办丧事那些成本花在老人生前的时候。过上几年好日子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很多人不懂的珍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只有生前把老人伺候的好好的,让他们去世的时候走的安心,这样才没有那么多的执念,说到保佑后代,也会尽心尽力。死后再花心思就等同于亡羊补牢,晚矣。所以孝敬老人要趁现在。 这老人姓徐,尽管很长寿,但是子女很少陪伴,后半辈子也过的凄凄凉凉,村里的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有的为了多赚些钱,连过年都不回家。所以尽管这老人家家里子孙满堂,连曾孙都有两位数了,可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是很冷清,一大家子人总是聚不齐,每年过年都有好几家不回家。有的晚辈甚至几年十几年的不回家。这次老人去世,家里平时不回家的人也陆陆续续的回来了,老人走的突然,大多数晚辈都没有见到最后一面。这也应了老人家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要等到我死了,家里人才会聚齐。可是那个时候,我还能不能看到呢 这老人下葬之后,除了一些八字不合的人之外,家族里面所有的晚辈都去送葬了。我们那边有个习惯,所有直系亲属都需要披麻戴孝,下葬的那一天,家里人加上村里送葬的人浩浩荡荡好几百人。排成一条长龙抬着棺木就朝着二师父点的那个xue走了过去。那个xue是在半山腰上。风水绝佳。只是路途有点难走,还远。送葬队伍凌晨四点就开始出发,到了六点才堪堪感到那墓xue位置。太棺木的八个汉子各个累的直喘气。也不知道是体力透支的太多了还是怎么回事。当他们抬着棺木即将到达下葬地点的时候。前面右边的那两个人肩上的横木突然咔擦一声就断了。 抬棺木断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知道抬棺木的横木用的不是扁担,也不是木板,而是用的大碗口粗的新砍下来的松树。松树本来就很能承重,村里面盖房子冻楼顶都是用哪个来做支撑立柱的。而且还是新砍下来的,那可不是轻易能被压断的。不过好在那些抬棺木的汉子都是些力大无比的庄稼汉,反应很迅速。在棺材倾斜的时候大家齐声一吼,身边立刻有人上来撑住那棺材的一角。据说当时上去顶棺材角的人有七八个,大家扶的扶,抗的抗。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棺材稳住。那棺材其实不重,这么多人的花了这么大力气才能勉强的抗住那棺材,这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情很玄乎。 二师父也在送葬队伍里面,他从事这个行业的,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见过,但是他当时却找不出原因。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还好棺木没有中途落地,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送葬队伍这一趟就白走了,当天也不再适合下葬了,又得把棺材重新抬回去,另择吉日下葬。 一路上除了这件事情,其他倒也算顺利,赶在择好的吉时之前,顺利的把棺木抬进了先前挖好的坑位里。老人下葬是先不往上面堆土的,大家只是先把花圈灵旗什么的盖在棺材上面,等到头七过了之后才会由死者的儿子来亲自堆土立碑。听说这样是为了方便死者认门和进出。 棺木入地,儿子女儿哭完丧,亲朋好友跪拜完,大家都纷纷离去赶回事主家里吃豆腐。只有二师父留在了原地久久没有离去,他在思考刚才出现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这抬棺木会断,他又仔细看了几篇那墓xue的风水,罗盘都下了十多次。最后还是喃喃的说道:"没错啊,是个好xue啊。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而且他点这个xue之前反复查看和下过盘,这个位置方圆十米之内,根本没有其他墓xue啊。他想了很久,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放弃了,既然已经入土了。要再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