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采花盗功一起来 (第1/5页)
第 三 章 采花盗功一起来 九月七日午后时分,常安和海邈搭车陪常平来到常熟城,他们下榻客栈之后,立即前往考场。 考场大门已经贴妥榜文,榜文上除了写名应考规则之外,另外分配妥每位考生之座位哩! 常平紧张之下,不知如何启齿,常安立即向大门前之军士拱手道:“大哥家兄常平想看看座位,方便吗?” “不行!” “只看一眼,可不可以。” “不行!” “你太不上路了吧!” “少噜嗦!” 海邈含笑上前道:“军爷可否赐知一条路?” 说着,他已迅速将一锭银子放入军士持枪之掌内。 军士匆匆向附近一瞥,陪笑道:“老爷要问那条路?” 海邈低声道:“登科之路,可否让咱三入内瞧瞧座位。” “可!可!不过,别待太久喔!” “是!”军士一收枪,立即开门。 海邈三人一入内,军士立即合上门。 常安欲开口,海邈已传音道:“别出声,先看座位吧!” 说着,他已朝前行去。 考场大厅甚宽,中央摆着数张大桌椅,两侧则隔着一间间不到半坪大之小木屋,居前空无半扇门户。 不过,屋楣则贴着红纸,纸上写着每位考生之名字,不久,他们已找到常平之座位了哩!内间只有一张桌椅,桌上空无一物。 “哥,进去坐坐看。” 常平立即入内就座。 海邈含笑道:“小平,别紧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对不对!” “对,谢谢爷爷。” “你们二人先返客栈,老朽去逛一逛。” “好!”三人一出大门,常平二人立即先行离去。 海邈一见四下无人,立即将一锭金元宝放入军士的袋内低声道:“我想知道命题人员住在何处?” “这…这会砍头哩!” “乡试而已,此地没外人,我也不会说出你。” “当真?” “我若说出你,我也有罪,对不对?” “好吧!是府城大人命题,他住在府衙后,大门漆着红色,对了,大人姓周名叫知恩。” “谢谢,我不说,你也别说,对不对?” “对!” “这锭银子再赏给你,你如果想说出此事,你就瞧瞧上面之手印再想想自己的骨头会不会比它硬。” 说着,他以左掌托着银子,右掌拇指及食指朝银子一捏,他再移开手指,银子上面已出现两个指印。 军士立即吓得发抖。 海邈淡然一笑,立即递出银子离去。 军士摸摸指印,不由又发抖。 没多久,海邈已瞧见两位军士站在府衙后方的一座庄院前,他一见到红大门,立即缓步离去。 他绕过后墙,勘察妥位置,立即返回客栈。 入夜之后,他陪常安二人用过膳,立即自行离去。 没多久,他已步入城外林中。 他脱下灰袍,赫见里面穿着青衫裤,他取出一副面具戴上之后,立即成为一位面貌普通之中年人。 他将灰袍放上枝桠间,立即入城。 不久,他已由后墙掠入后院,院中空无一人,前厅则有不少人在交谈他立即迅速的沿墙掠去。 他一掠上屋顶,立即倒挂金钩的由上望向厅内。 只见一位清瘦中年人和一位妇人端坐在主座,另有五名男人则陪坐一侧,他立即默默的注视着。 没多久,他已听出那五人乃是前来监试之人,周知恩正在提醒他们如何做好公平的监试工作。 海邈立即跃落于一株槐树上。 半个多时辰之后,五名男人一离去,中年夫妇便步入右侧房内,立见妇人低声道:“老爷当真要拒绝祝员外吗?” “不错,吾必须为朝廷举才。” “可是,你上回帮过祝员外之长孙,如今为何不帮其二孙呢?” “不成材之竖子,助之何益?” “正因为他不成材,反正也挤不进翰林试,得不了啦!” “这…”“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不拿白不拿哩!” “好吧!不过,你得小心些。” “安啦!我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海邈听至此,不由暗喜道:“太好啦!吾正好可藉此胁迫出题目。” 他立即飘落窗外及轻敲窗门。 屋中之人正是府城大人周知恩,他做了亏心事,此时一听有人在敲窗,他的心儿一慌,立即颤声道:“谁?” 海邈轻轻推窗而入,立即朝周氏弹出两缕指力。 周氏立即呆若木头人。 “你…你是谁?” 海邈上前写道:“欲堵受贿祝员外之事,道出试题来。” “你…你…”海邈又写道:“你可以不说,不过,尊夫人终生残废矣!” “我…我…” “你只须道出题目,尊夫人不但没事,吾也不曾挡你财路及向外宣扬,否则,吾有办法让祝员外抖出你收下他那长孙贿银之事。” 周知恩不由一阵发抖。 海邈冷哼一声,立即挥掌遥拍周氏下腹三处xue道。 “嘘哗!”声中,她已泄出尿来。 周知恩吓道:“我说!我说!” 海邈抽出一张白纸,便退到一旁。 周知恩发抖的写出‘学而时习之’五字。 海逛写道:“当真?你得为自己的首级考虑一番。” “真…真的!” 海邈立即将写过之纸送到烛前焚化。 不久,他拍开周氏的xue道,立即掠出。 周氏全身一软,立即仆地。 周知恩急忙唤醒她及吩咐她去沐浴。 这一夜,他们皆失眠啦! 海邈一返回客栈,立即低声向常平道:“小平,老朽出个题目,你来写写着,顺便给小安加些意见,如何?” “好呀!” “学而时习之。” “这是论语之首句呀!” “写写着吧!” “好…”常平取出文房四宝,立即研墨写着。 海逛暗喜道:“文字并茂,似这等奇才,岂可失诸野呢?吾一定要好好的替你安排一番。” 他便在旁品茗。 盏茶时间之后,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