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_第三十一讲乘虚而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讲乘虚而入 (第2/3页)

就跑去跟刘璋说:将军啊,不得了了,曹公要打汉中。张鲁我们知道他哪是曹公的对手啊,曹公一旦拿下了汉中,我们怎么办啊?请问将军我们如何抵抗啊?刘璋说:是啊,你看这个事我就正发愁嘛,为之奈何?张松说:好办好办,请刘豫州来帮忙啊,刘豫州和将军你是一家子,和他曹cao是死对头,如果刘豫州能够进入汉中取代张鲁,替我们挡住这个门户,不就安全了吗!刘璋认为有道理,于是派法正率兵四千去迎接刘备。张松这个主意,吃里扒外,明摆着就是要引狼入室,何况就算不是引狼入室,你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刘备请来了,你还能把他送出去吗?你还送得出去吗?所以这个消息一传出去以后,蜀中的一些重臣都表示反对,当时强烈表示反对的有一个叫做黄权,黄权就去跟刘璋说:“左将军素有骁名”左将军就是刘备了,刘备这个人历来就有天下枭雄的名声,他来了以后请问将军你如何对待呢?你如果把他当作下属,当作部下来对待,他干吗?他怎么肯做你的部下?如果你把他当作客人来对待,和他平起平坐,一国不容二君,你怎么处理?结果是“客有泰山之安,主有累卵之危”啊,他安全了我们就危险了。这是黄权的意见,对于刘璋来说无疑是正确的,那么刘璋为什么不听呢?是刘璋糊涂吗?

    *史书记载,刘璋生性柔弱,为人宽厚仁慈,缺乏谋略。但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能作为一个地方的最高长官,刘璋也不至于糊涂到公然引狼入室的地步,那么他为什么要派兵迎接刘备入蜀?

    原因就在于刘璋另有打算。据史料记载,当时张松去说服刘璋的时候还说了这么一番话,他说:现在我们这个地方不安静,也不安全,手下的很多将领都一个是居功自傲,第二个有谋反的动机,这个时候如果曹cao拿下了汉中,来攻打我们蜀郡,那么敌攻其外、民攻其内,一定是敌人在外面打,我们里面造反,那个时候就不好办了。这句话说到了刘璋的心病,因为刘璋他这个政权是他父亲刘焉建立的,刘焉建立的这个政权它是一个外来政权,它依靠的是刘焉从外面带进来的以及从外面流狼进来的、避难进来的那样一批人,形成了一个集团叫做东州集团。这个东州集团和土著的,也就是蜀郡土生土长的那些益州人,是有矛盾的,那些人也形成了一个集团叫做益州集团。现在是外来的东州集团在统治着土著的、土生土长的、本地的益州集团,这个矛盾是很激烈的。刘焉在世的时候就镇压了一次,刘璋继位以后又镇压了一次,但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这些人是口服心不服,刘璋最怕的就是这个。所以吕思勉先生说:“事实所患者,实在蜀中诸将。”就是这个时候刘璋最害怕的不是外面的人,是家里的人。那么他就打了一个如意算盘:他说我要把刘备请来,请来以后我并不让他进蜀郡,我是让他去打汉中,去打张鲁;打下张鲁以后汉中这块地方我就送给刘备,反正这个汉中也不是我的,给谁不是给;刘备在那个地方,北边他给我挡住曹cao,南边他帮我看住蜀中诸将,因为蜀中诸将都知道又来了一个姓刘的,我们姓刘的都是一家子;虽然我们益州这么大,名义上我还是益州牧,刘备在汉中他可以独立自主,我们可以相安无事,不存在一国不容二君的这样一个问题,反而可以形成一个唇齿相依的关系,不是很好吗?所以,刘璋其实是打了一个如意算盘。

    但是可惜啊,刘备的算盘珠子不是由刘璋来拨动的,刘璋有刘璋的算盘,刘备有刘备的算盘。刘璋至少有两个没有想到,就是第一个没想到刘备不听指挥,第二个没想到劝他迎接刘备的两个人,张松和法正并不是他的忠臣,反倒是两个出卖他的人。

    *张松和法正为什么要投降刘备、出卖刘璋呢?原来张松看中的是刘备叫板曹cao的勇气,因为在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的时候,张松曾经受刘璋之命出使曹营希望表示友好,但张松却遭到了曹cao的羞辱,张松从此恨曹cao入骨,他投降刘备就是因为刘备的立场是反对曹cao。而法正投降刘备则是因为他在刘璋手下得不到重用,心中郁郁寡欢,希望有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法正和张松又是好朋友,两个人私下里一嘀咕:对,你看我们这个主人,刘璋又是个不中用的,刘备又是个英雄,我们干脆把益州卖给刘备吧!所以刘璋派法正将兵四千去迎刘备,这不但是引狼入室,而且是送货上门。那么法正一见到刘备当然先办公事,传达刘璋的意思,然后坐下来就开始讲:刘豫州还是趁机把这个蜀郡拿下吧!这时候法正对刘备说,他说:你看,将军你是一大英雄,我们那个呢,又是个不中用的,何况里面还有张松可以做内应,拿下蜀郡易如反掌啊。刘备没有接受,犹豫。这个时候庞统也来说相同的话,庞统也向刘备提出来趁机把蜀郡拿下的这样一个建议。因为庞统是自己人嘛,法正毕竟是人家的人,那么刘备就跟庞统说:哎呀,这个事情不好办啊。他说你知道的,现在天下和我视同水火的就是曹cao,曹cao是我的头号敌人。所以我做事,每件事情都是和曹cao相反的,处处和曹cao相反,曹cao急切,我就宽和;曹cao残暴,我就仁慈;曹caojianian诈,我就忠厚“每与cao反,事乃可成耳。”我要处处和他相反,我的事情才做得成。但现在人家刘璋又是我们刘家的人,他请我去帮他看家护院,我趁机把他干掉了,这个事儿,不可以吧。

    那么我们分析刘备的这一段话,有的历史学家说刘备这个话是叫做言不由衷,其实在我看来叫做半真半假,他确实是有这个顾虑,但是他也确实是很想趁这个机会把蜀郡拿下来。因为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对》做的规划,这个益州是必须拿下来的,而且刘备现在处境并不好,表面上他得到了荆州的江南四郡,但是他夹在曹cao和孙权之间日子并不好过,他必须向西发展,必须利用这个机会。所以这段话在《资治通鉴》里面,司马光改了字,就把刘备的最后的结论改成了两个字:“奈何”怎么办?这是很准确的。那么庞统说:不要紧不要紧,这有什么关系呢?第一,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能死心眼,要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你不能一条道儿走到黑,刘璋他反正是守不住这地方的,守不住的那个地方我们把他拿过来那是天经地义的;再说了,我们把蜀郡拿下来以后封他一个大官,厚待他嘛,那也不算背信弃义,那也不算失信于民嘛,有什么关系呢;再说我们要是不去拿下蜀郡,那就便宜别人了。

    这个话呢,其实是混帐逻辑,等于说什么?人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