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_第五讲何去何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讲何去何从 (第2/3页)

,曹cao是非常喜欢笑的。曹cao呵呵呵呵,哈呀,犯得着吗?不就是几个太监吗,几个宦官吗?太监和宦官为什么能够得势?那是皇上宠信他们,皇上不宠信他们他们能怎么样啊?当然不错了,有几个太监是很坏的,是要整治整治的,派一个刑事警察去就够了“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我们从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曹cao和袁绍这两个人的政治水平了,曹cao的观点很简单呐,杀鸡焉用牛刀,何况这把刀还不在你的手上,兵者凶器也,刀是不能随便出鞘的,刀出鞘,就要见血,没有鸡杀就要杀牛。何进、袁绍这是该着被杀的,犟牛,蠢牛,结果怎么样呢?董卓还没有进京,何进就先被太监杀了,何进被太监杀了以后袁绍再带着军队打过去再去杀太监,杀得一塌糊涂以后,董卓这个虎、这个狼就来了。再来杀他们。

    是的,政治斗争是要先下手为强,那不等于到处树敌呀!最严重的打击只能施于最顽固和最凶残的敌人。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首恶必办,胁从不问。你怎么能把太监统统杀光呢?再说太监里面也有好人嘛。但是袁绍是怎么杀的呢,袁绍下一道命令,凡是没长胡子的就杀,弄得洛阳城里面那些还没来得及长出胡子的小伙子见了袁绍的军队就脱裤子验明正身。所以曹cao硕我预见他一定会失败。

    这个盟主是这样一个人,其他的人呢,也不咋地。比方说孔伷,是个夸夸其谈的,史书上的说法说他是“嘘枯吹生”什么叫“嘘枯吹生”呢,就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能把活的说成死的,反正是特能说,可惜不能干。又比方说济州牧韩馥,那是个没注意的,当时桥瑁写信给韩馥,说曹cao那边已经起了义兵,我们也准备起义兵,大家联合起来去对付董卓。一封信写到韩馥这里,韩馥居然拿出来问大家说,你看,这个董卓和袁绍他们要打起来了,我们是帮董卓啊还是帮袁绍啊?居然问这样的问题。结果他手下一个谋士叫做刘子惠的,马上就顶回去说,我们起兵是为了国家,怎么要问是为了袁绍还是董卓呀!一句话说得这个韩馥满脸通红“那为之奈何”啊,刘子惠就跟他出了个主意说,按兵不动“兵者凶器也,不可为首”啊,做人不要为天下先,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是先烂的,我们看一看人家怎么样,人家动咱也动,人家不动咱也不动。看来这个刘子惠也不咋的,但这个话韩馥他听进去了,因为韩馥他最怕的是丢地盘,因为韩馥是在冀州,冀州这个地方是很富庶的在当时,据说冀州当时的粮食足够吃十年的,所以韩馥最怕人家来墙他的地盘,尤其怕袁绍。

    袁绍从这个京城里逃出来的时候,董卓准备是要追杀袁绍的,这个时候京城里面有几位名士跟袁绍关系很好,就去劝董卓。说大人不要这样,这个袁绍他是个年轻人,他不懂事,他不识大体,一不小心得罪了您老人家他又害怕,他当然要跑嘛,他没有别的意思,但是袁氏家族的“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您不如任命他做一个太守,他必然会感恩戴德,袁绍如果对董大人您感恩戴德,那么太行山以东不都是阁下的了吗?哎董卓说这有道理啊,好,任命他做渤海太守,就任命袁绍做渤海太守。袁绍当时逃出来以后逃到哪儿,逃到冀州,韩馥马上就紧张了,袁绍来了,还是渤海太守,怎么办呢,抢我地盘来了。韩馥马上派兵把袁绍看起来,直到最后“关东联军”成立,袁绍当了盟主,韩馥才把袁绍放出去让他行动。韩馥就是这么一个玩意,你说他怎么回去打头阵?

    其他人也差不多,他们虽然组织了一直联军,谁也不愿意冲锋陷阵,都在观望。曹cao看不下去了,曹cao对他们说了这样的话:

    “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

    就是说我们成立这样一支义军,而且已经联合起来了,你们还有什么可怀疑的?而且曹cao跟大家说,现在是消灭董卓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呢?这个时候董卓已经把洛阳城烧了,然后把皇上西迁到长安。曹cao说了,如果过去董卓还在洛阳京城的时候,手上有皇上,我们去打他不大讲得过去;但是他现在已经把我们的首都都烧毁,把皇上都劫持了,按现在的话说那就可以定位为恐怖组织了,已经天下震动了,不得人心了。这个时候我们只要跟他决一死战,一战而天下可定。但是没有人听他的,曹cao说好吧,好吧,你们不打我自己去吧,自己带了一支部队西进。这个时候只有张邈表示同情,派了一支小部队也随着曹cao西进。但是这个时候曹cao的实力是非常的弱小,根本不是董卓那个“西北军”的对手,所以一败涂地,曹cao自己本人差一点阵亡,是他的堂弟曹洪把马让给曹cao,曹cao才逃出来。当时最紧急的时候曹洪跟曹cao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不能没有哥哥你,骑上我的马,走吧!曹cao才逃回了他们的大本营,大本营在酸枣。

    等曹cao带着一身的尘土、一身的血污回到酸枣大营的时候,看见大营里面的各路诸侯在干什么呢?“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也就是说整天都在开Party,泡酒吧,打电子游戏!曹cao实在是忍无可忍,说国家民族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你们还居然天天都在喝酒!曹cao悲愤地说:

    “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我为你们这些人感到耻辱!还是没有人听他的,曹cao再一次感到了报国无门。

    *曹cao为什么再一次感到报国无门?因为曹cao已经看出,当时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都是一些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无所作为的人。东汉王朝已经不可救药,天下大乱已不可逆转。即使不乱,腐朽的朝廷和官场也不需要什么“治世之能臣”所以曹cao不得不重新选择他的人生道路。那么,曹cao做后选择了一条什么路呢?

    曹cao的选择是自己干。

    实际上对于曹cao人生道路的选项历来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许劭说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anian雄”;另一种说法见于《世说新语》,据说是桥玄说的,说法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jianian贼”所以当曹cao处于乱世的时候,他其实是有两个选项的:一个是英雄,一个是jianian雄。但是我认为至少,从公元190年到公元200年这十年当中,曹cao不愧为“乱世之英雄”因为只有曹cao才用自己微弱的一己之躯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如果说还有人的话,那就是孙权的父亲孙坚,但是孙坚的谋略显然不如曹cao。

    那么在这十年间曹cao干了些什么事呢?三件事:一是略地,二是募兵,三是屯田。这三件事情都与黄巾起义有关系,那么黄巾起义我们知道是地地道道的官逼民反,但是在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