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71-0180 (第3/5页)
理由也很简单,就如同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特别是那些当年曾经挨过饿的人,自然不忍心让孩子受自己那样的苦,他们恨不得代替子女去承担来他们将来要经受的苦难。 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辅佐他选定的继承人朱允炆。但就如今天的所谓"代沟"一样,子孙们有自己的打算,特别是皇族的子孙,他们是无法体会朱元璋这种深厚的父爱的,在他们看来,这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早就应该领退休金走人了。他们关注的只是这个老者所坐的那把椅子。 朱元璋奋斗一生,为子孙积攒下了大笔的财富,可当他走到人生的终点时,他的子孙的眼睛却只盯着他手中握着的那笔财富,投向这个老人的只是冷冰冰的目光。 这无疑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是时候了,让我们给朱元璋一个公正的评价吧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藉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是的,谁会想到几十年前的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 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告诉我们,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当朱元璋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回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强大国家时,他有充足的理由为之而骄傲和自豪! 我是朱元璋,是大明天下的缔造者! 六百多年过去了,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他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这些争论可能再过六百年也不会停止。 朱元璋,你就是你,历经时间的磨砺,岁月的侵蚀,你还依然屹立在那里,你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都被记录在史册上,供后人评说。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76] 黄昏京郊马场 这本是一片宽阔的农田,在一次政府征地中被征收,种上了草,并成为了皇室的专用马场 朱元璋现在就站在这片专属于他的土地上,多年的马上征战使得他对于骑马这项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始终不能忘怀当年的纵马驰骋的岁月。 岁月催人! 当年的风华少年,如今已经年华老去,当年的同伴好友,如今皆已不见踪影。 回望这一生,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 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他又一次跨上了马匹,虽然他的身体早已不适合骑马,也不复当年之勇,但当他骑上马,挥动马鞭,一股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是的,一切又回来了: 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 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 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 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 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 他纵马驰奔,江河大地被他踩在脚下,锦绣山川被他抛在身后。 一个个的身影在他眼前浮现:郭子兴、马皇后、陈友谅、徐达、常遇春、王保保、胡惟庸、蓝玉,有的他爱过,有的他恨过,有的他信任过,有的他背叛过,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他的敌人。 此生足矣,足矣! 少贫贱兮壮志扬, 千军如烈怒弦张! 我雄武兮大明强! 我雄武兮天下壮! 他勒住马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河山投下最后的一瞥,仰天大笑: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明朝那些事儿朱允炆篇第四十五章 章节字数:4372更新时间:07-02-2216:02 [177] 建文的忧虑 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逝世时很是安心,因为他认为朱允炆一定能够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个安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 朱元璋巨大的身影从朱允炆身上消失了,朱允炆终于可以独自处理政事了,但这个年仅21岁的少年惊奇的发现,他仍然看不到太阳,因为有九个人的身影又笼罩到了他的头上。 这九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