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温泉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第2/5页)
。 南边是昭阳门。 两门之间,建有富丽堂皇的前、后殿。 东侧是玄宗和贵妃的寝宫“飞霜殿”玄宗御汤——九龙殿和贵妃专用御汤——妃子汤,又名芙蓉汤,则相隔在两端。 不论玄宗专用御汤九龙殿,或贵妃芙蓉汤,都是石砌而成。 九龙殿宽敞的浴池中,鱼、龙、凫、雁等白玉石像罗列其间。 制作石像所用白玉石材,均是安禄山千里迢迢自范阳(今北京)运来奉承天子之物。 浴池之间,搭设美丽白玉石桥,汤池水畔则有盛开的白玉石雕莲花。 《明星杂录》记载,每逢玄宗入浴,便出现花朵绽放、雁鸟展翅、龙鱼鳞光闪现的异象。 杨玉环专用的芙蓉汤,也配置了这样的白玉石莲花。 唐代诗人王建所写《华清官感旧》一诗便如此描述:贵妃汤殿玉莲开。 传闻“端正楼”是贵妃梳妆所在,特别为贵妃所建的“七圣殿”四周,则遍植贵妃所钟爱的石榴树。 在华清宫西侧,还有为宫女沐浴所建的十六个“长汤” 长汤汤屋数十间,遍布有着美丽花纹的文石。 《明星杂录》记载,以白银颜料涂漆的白香木小舟,在浴池中载浮载沉,就连桨橹也缀饰着珠玉。 更甚者,还有瑟瑟、沉香交叠堆成的东海蓬莱仙山,耸立浴池之中,此汤殿本身,就寓有神仙世界的象征。(译注:瑟瑟,美玉名,据传产于西域于阗。)然则,安史之乱以后,华清宫便逐渐衰颓了。 代宗李豫时期,一手掌握权势的宦官鱼朝恩,为代宗亡母建造章敬寺时,曾拆卸华清宫“观风楼”当做建材使用。 比空海人唐还晚的后世,也就是黄巢之乱以后,便荒芜得无影无踪了。 晚唐诗人崔鲁曾参访此地,作诗凭吊:草遮回蹬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干。 野草蔓生,遮掩石阶。天子御驾铃声,不复听闻。云树深深缠绕,青碧御殿森寒,一切沉寂无声。 明月如昔,兀自来去。再也无人,凭倚白玉栏干,眺望明月了。 【三】正面的津阳门,覆满了新生滋长的野草。 空海一行人自此进入华清宫。 跨步进去,是一段石阶。 石阶间杂草蔓生,随风静静摇摆。 野草不似夏日般葱郁冲鼻,而是春天的柔软新绿。 彼处一丛野甘草。 此处一丛繁缕。 春草还不甚繁茂,高度也未及膝。 这儿的景致,予人的印象并非荒凉颓废。 左右并列的汤殿均十分古老,也都滋长着柔软野草。 说是风情,的确是风情。 “景色真迷人哪。”空海说。 “事前没想到竟是如此美景——”逸势叹了口气,喃喃自语般说道。 前面又是一个门。 空海一行悠然漫步,穿越此门。 右手边,有高耸人云的宫殿。 一眼便看到青瓦屋檐。 青瓦和青瓦之间,虽然长有不少杂草,但应该还不至于漏雨程度。 梁柱上的朱红颜色,也还残留着。 “没想到,华清宫这样华丽。”逸势的声音,似乎兴奋难抑。 总之,单单穿过津阳门的内城里,便有宫殿、汤殿、楼阁、城门等三十余座。 午后阳光斜斜照入。 梁柱、殿壁上,攀爬着杂草、葛藤。 整座华清宫隐然可见,历经数十年,已逐渐归于自然之中。 搭载的物品连同三匹马,一起搁在津阳门外。 乐师和厨师也留待门外。 此处有一水池,中央有个浮岛,其上搭建了一座桥。 “从前,大概很热闹吧。”玉莲喃喃自语般说着。 “从这儿望过去,那边就是玄宗寝宿的飞霜殿吧?”空海立在池畔问道,白乐天颔首回答说:“没错。”“白先生,该不是第一回来此吧。”“第二次了。”飞霜殿搭建在较高处,自水池登上石阶,便可走到飞霜殿前庭。 “那是九龙殿,那是芙蓉汤——”白乐天伸手指点解释着眼前的建筑。 “地点要选在哪儿?”空海向白乐天问道。 “若是追思贵妃的宴会…”白乐天站在池边,放眼四望,说:“就在飞霜殿好了…”“那,我们去看一下。”空海率先往前跨步。 左边是水池,空海绕到水池右边。 接着脚踩石阶,拾级而上。 白乐天走在空海身旁,逸势、大猴、玉莲、子英尾随其后。 登上飞霜殿那一刻“喔。”最先叫出声的人,是空海。 “这是——”白乐天站在空海身旁,纹丝不动。 随后登上石阶上的逸势,也低声赞叹道:“太漂亮了…”四处开满了牡丹花。 有如怀抱飞霜殿一般,丛生的牡丹盛开着花朵。 没想到数量如此惊人。 绽放大朵红花的牡丹,放眼望去,少说也有上百株吧。 开着白花的牡丹,数量相差无几。 妊紫。 嫣红。 其他缤纷多采的牡丹,也在此缭乱漫开。 玉花。 紫水。 瑞丽。 干香花。 各式各样牡丹品种,均栽植在此处。 而且,所有牡丹宛如果实般开放,不胜负荷地将花茎折弯。 说是红色,不单单是红色。 说是白色,也不单单是白色。 既有浓郁的红,也有轻淡的红。 即使浓郁的红,有看似血色的红,也有太阳西沉般的红。 飞霜殿即耸立在此牡丹花海之中。 “好漂亮…”玉莲在空海身后自言自语。 五十年之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