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_第三十三章敦煌幻术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敦煌幻术师 (第6/11页)

近地端详黄鹤,加上他说出“天竺”这句话,才让我恢复了当时的记忆。

    从手中掷出的腾空短剑。

    围观群众们的惊叫。

    刺入女人额头上的短剑。

    以及缓缓升高的绳索。

    攀爬绳索而去的男子。

    二十九年前的情景历历在目,在我脑海里苏活了过来。

    “有生之年,我一定与你作祟!”“皇上,从今天起,你最好每晚都想到我,想得颤抖难眠。我恨你!千万别忘了…”自天而降、蜷曲在地面上的绳索。

    凡此种种,我全都想起来了。

    这名男子。

    黄鹤。

    正是当时掷剑的胡人。

    亲手掷出的短剑,贯入妻子额头,诅咒后消逝的男子——如今笑容满面,站在我的眼前。

    此人且以随侍贵妃的道士身份,时常陪从皇上身边。

    究竟什么原因,短剑男子此刻会这样出现呢?当时,我的背脊不由得寒毛直竖。

    因为黄鹤虽然笑容满面,和善地凝视着我,那眼神却丝毫也不放过我内心任何细微的感情波动。

    【六】不久,我便自长安出发前往天竺了,旅途中却始终怀抱着某种不安。

    那就是关于黄鹤的事。

    那名胡人男子一黄鹤为何随侍皇上身边?我不停地思索原因。

    依照当时从天际传来的话,黄鹤想必图谋加害皇上。

    究竟黄鹤有何打算?如果他想杀害皇上,应该不乏机会,他大可神不知鬼不觉地下毒,或直接夺取其性命。

    黄鹤与贵妃随侍君侧,已过去了四个年头。这段期间,我不认为黄鹤毫无下手的机会。

    黄鹤一直没有出手,是否表示,他已经放弃这个打算?还是那只是我的错觉,事实上,黄鹤和短剑男子根本毫不相干?因为抱持这样的心情,我将黄鹤之事深埋心底,未曾禀告皇上就离开了长安。

    黄鹤已经没有那种打算了。

    或者黄鹤根本不是短剑男子。

    这都是很有可能的。

    黄鹤毕竟是人。无论他对皇上有多少恨,或是因这份恨而接近皇上,如今他所享有的荣华富贵,随心所欲的生活,全拜皇上之赐。

    若是结束皇上性命,那么,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将化为乌有。

    既然如此,他还会这么做吗?无论什么事,二十九年的岁月毕竟太长了。或许,恨意也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愈来愈淡薄吧。

    再说,我若将此事禀告皇上,也无确凿证据。只要黄鹤表示不记得有这么回事,那一切就结束了。

    就连我,要将黄鹤和短剑男子联想在一起,也费了不少时间。

    皇上还会记得,二十九年前仅见过一面的男子容貌吗?既然相安无事过了四年,皇上和贵妃也很幸福地度日,当时的我什么事也办不到。

    然后,我察觉到了一件奇妙的事。

    那就是黄鹤的两名弟子。他们似乎对黄鹤隐瞒着某种秘密——宴会时,我观察他们三人,留下这种印象。

    我会如此说,是因为那两名弟子,偶尔会趁黄鹤不注意时凝视着贵妃,而且动作非常小心翼翼。

    当黄鹤望向他们时,他们就会装作若无其事——不看他们时,两人就会用足以穿透肌肤般的眼神,紧盯着贵妃。

    真是不可思议的三个人。

    如今,既然大家都平安无事,我想也就不必重提二十九年前的旧事了。

    于是,我不曾对任何人吐露口风,独自暗藏心底而前往天竺。

    我从天竺归来,是三年后的天宝五年。

    当我远行归来,皇上四周也没因黄鹤而引起什么大事。

    我在长安停留了约莫三年,又再度出远门到天竺去了。

    那次天竺之行,前后大约花了五年时间吧。

    天宝十二年——即三年前,我从天竺归来,就在那时候,我察觉京城发生了微妙变化。

    (不空的话完结)【七】听完不空这么一大段话,我开口说道:“原来如此,您见到了在敦煌攀绳登天而逃的胡人哪。”“当时,高力士大人可在敦煌?”“不,我留守在长安——”“您没从皇上那儿,听到关于敦煌的事吗?”“回宫时,皇上曾提起干佛洞的画作,却没说到掷剑男子这件事。”“那,其他时候呢?”“喔,我和皇上独处时,倒听他提起攀绳胡人的事。”“皇上怎么说的?”“他说,就寝后有时会惊醒,觉得很恐怖——”“噢。”“皇上做了梦。”“做梦?”“皇上说,梦见一条绳索自阴暗天井垂落,有名胡人顺着绳索下来。他嘴里衔着短剑,落地站在沉睡的皇上面前,然后取下短剑,刺向皇上前额——”“皇上一直做这梦吗?”“没有。做梦这事,我记得讲过数次,从去敦煌算起,我想大约有二、三年。

    之后就没印象了。”“是这样啊。”“不过,尽管没说出口,心里或许偶尔会想起。”“是的。”“不过,由皇上下令赐毒自尽或斩首者不计其数。若包括战死沙场者…”“数也数不完了?”“没错。”“说得也是。”“皇上会对那胡人耿耿于怀,或许因为胡人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消失了的吧。”“攀上绳索,然后升天——”“是的。”“——”“再提一件事,皇上不只是怕那胡人。”“噢。”“皇上对胡人攀上绳索后何去何从,似乎也充满兴趣——”那男子果真就此升天,失去踪影了吗?那绳索上方的天空,究竟存在着怎样的世界呢?仿佛怀念某事,皇上有时也会随口说出上述的话。

    那是幻术把戏,还是绳索上方的天空,真有仙界、天界的仙人或天人居住的世界?我向不空和尚说,皇上也曾叹息般地这样说过。“原来如此。”不空和尚点了点头。

    “话又说回来,先前您提到,第二次自天竺归来时,长安气氛变得很微妙——”我问不空和尚。这件事让我有些在意。

    “若是这个,高力士大人,您不是比我更清楚吗?”“到底是什么事?”“是征兆。”“征兆?”“没错。”“您是说?”“如今,那个征兆已经有了结果。这样说,您大概懂了吧。”“换句话说,您指的是此刻长安的事吧。”“正是。”不空和尚点点头。

    “我回来时,感觉皇上变了。”“皇上变了?”“高力士大人,您为何问我?先前我已经说了,这件事您最清楚不过了。”不空继续追问,我却噤口不语。

    正如不空所说,我心知肚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