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敦煌幻术师 (第10/11页)
什么流泪?怎么可能?我根本没在哭。 我是在笑啊。 毕竟,那一切都是我指使的。是我煽动他们暗藏的谋逆之心,同时让皇上疑心生暗鬼。 事情一如我所期望。 因为如此,我何必落泪呢?没人可阻挠我了。 我一厢情愿认为,寿王将顺理成章当上皇位继承人。 却没想到——你竟坏了我的好事。 高力士,你别怕。 我并不是说,因此要对你怎样。 如果我对你怎样了,今天就再没有人听我说话了。 当时,就是你坏了我的好事。 哎,当时你大概也很仓皇失措吧。 因为棘手的张九龄虽已除掉了,其后却有个李林甫在扩张势力。 一旦寿王登基,与武惠妃勾结的李林甫,力量便会强大起来。 谁知就在此时,武惠妃竟然死了。 死讯突如其来。 高力士,如何?关于此事,我虽然没仔细调查,但应该是你干的吧。是你杀了武惠妃的吧。 算了。 你不用回答也行。 我就认定是你干的好事。 好吧。 总之,武惠妃死后,你决意扶植忠王李玛为皇太子,而不是寿王。若非你向玄宗献计,另立李玛为新任王储,则皇太子便非寿王莫属了。 当时,我也陷入迷惘之中。 我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杀了李屿。 另一条则是杀了你,高力士。 然而,我并没选择这两条路。 两者皆非,我选择了第三条路。 那就是和高力士你携手合作。 当初为何做此决定,至今我还是不得其解。 高力士啊,人,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 我如此憎恨玄宗,结果,却打算奉上亲生女儿玉环。让她投入那男人怀抱,彼此岁数还相差一大截。 我真是疯了。 野心、奢望令人疯狂。 一旦得知将到手的大位快飞了,任何人都会更加想拥有它。 不知不觉中,我竟忘了复仇,而费尽苦心在让我的孙子成为皇帝一事之上。但也可以说,那正是复仇。 寿王当不成皇帝了。 我认为,即使暗杀掉李屿,皇上也绝不会让对其感情已冷的寿王成为皇太子。 而要把女儿送给李屿,那又谈何容易。 虽说是皇太子,单凭那样的势力,也不可能从寿王身边夺走玉环。 既然如此,索性——当时我心里如此想。 啊,高力士呀,为何当时我脑海突然浮现那样可怕的念头?如果当时没有那样的念头,今天我也不会如此与你相对而坐了。 玉环也不会在马嵬驿遭遇那般下场吧。 可是,如今再怎样悔恨,也不能重新来过。 这个我十分明白。 虽说明白,但还是会如此想。 至今为止的人生,我不知想过了多少回。 啊,如今说这些也都没用了。 总之,不知何时起,我的复仇之心已被野心所取代。 我认为,只要能实现我的野心,就算把玉环嫁给皇上也无妨。 我决心这样做!那以后,我到底做了些什么,你应该都很清楚吧。 然后,事情就演变成如你所知的那般了。 只是,我也有意想不到的失算。 那就是,我的女儿玉环并未能替皇上生下孩子。 原因出在玉环无法生育。 当我逐渐知道玉环不能生育这件事之后,我比以往更加憎恨皇上了。 皇上每晚恣意搂抱玉环,可是,总有一天他会先一步撒手人寰。 玉环才过四十岁,皇上可能就已经死了。 那时,还有什么足以救赎玉环的呢?任何救赎都没有!到了那时候,要说有什么可以让她获得救赎的,就是流着皇室血脉的皇子。只要生下皇子,或许还有扭转的余地。没生下皇子的话,皇上一旦驾崩,玉环大概马上会遭继位的皇帝赐死吧。 高力士,这道理你应该也十分清楚。 所以,那时浮现在我脑海的,就是大唐王朝的毁灭。 既然不能得手,就让此王朝本身消失于人间吧。 我暗中思量,如同大唐毁灭我们高昌国一样,我也要摧毁大唐。 光杀死皇上不足以成事。 即使皇上死了,也会有其他皇子继位。 于是我开始撒下种籽。 在你高力士心中,撒下种籽。 然后,在杨国忠心中。 然后,在安禄山心中。 在宫里形形色色的人心中,撒下种籽、点上火苗,栽培化育。 高力士,你懂吗?即使撒下种籽、点上火苗,我再如何使力,也不能在无机可趁的地方煽风点火。 方才也说过,我所做的,只是在每个人内心中本已暗藏的东西上点火、培育而已。 呵呵。 结果变成怎样了?呵呵呵。 你变成怎样了?哈哈哈哈。 当今皇上变成怎样了?这些你再清楚不过了。 【十一】唉,晁衡大人,黄鹤的可怕告白就这样结束了。 说毕之后,黄鹤用濒死般的眼神,一直凝视着我。 接着,一段长长的沉默。 在房里,我和黄鹤默默对望。 如今,我已不再憎恨他了。 也对自己的性命毫无眷恋。只有一股深沉的哀伤,淹水般浸渍着我。 人,是多么愚蠢、多么可怜的生物啊。悲哀这东西,竟一视同仁地同时侵袭着黄鹤和我。 再也不能说,谁对或谁错了。任何人都错。任何人也都对。所谓人,就是这么回事吧。 想不到悠悠岁月如斯逝去。 手握权柄的皇上,会比天下人都来得幸福吗?时时刻刻穿戴华服丽饰,被众多婢女、宦官服侍的贵妃,她生前真的很幸福吗?幸或不幸,无法用身份高下或权力有无去揣度。 我们为了多少私心任性的事,而庸碌地活了过来呢?又把多少人逼入绝境了呢?啊,一切都是一样的。 此刻在我眼前的黄鹤,也是一样的。 黄鹤也为了无尽的憎恨哀伤,而虚度了一生。 为了愈合哀伤,结果所做出的行为,竟只带来了更大的哀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