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幻法大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第2/4页)
能力办到。 如果对方没有任何修行,只是个凡人,那么,刚才自己所体验之事,也同样有办法让别人体验到。 他也可以让人以为本应不会讲话的人偶开口说话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竟会中了类似法术。 就自己所知,能让自己中术的,只有师父惠果阿闺梨一人而已。 或者寿水或来自吐蕃的凤鸣,也有这种能力。 然而,不论寿水或凤鸣,如今都不在寺内。 他们都随同师父惠果阿阁梨在宫里。 一行人是为了护持皇上性命而去的,因为皇上正遭人下咒。 现在,只剩自己负责看守青龙寺。 究竟是什么人?什么人对自己布下这样的法术?而且,自己究竟何时陷入对方法术而不自知?睡觉的时候吗?方才,正是感受到某种奇妙的迹象,方才惊醒过来。 难道醒来那一刹那,就被施法了?还是进入正殿之后?某种动静引诱自己来到正殿,又以若有似无的声音召唤:“在这里…”是那时中术的吗?还是睡觉时,早已被他人施法了?倘若能不动声色地站在睡觉者枕边,那么施行法术便容易得很。 只消在耳边喃哺说出想要施用的咒术内容即可。 可是,有人能对自己这样做吗?能无声无息地靠近自己并施法的人,究竟在哪里?当然,作法的方式,不仅在耳边细语。 也可以温柔抚触身体。 或是轻轻呵气。 之后再配合对方反应而施行法术。 例如,在对方颈部轻轻呵气,只要对方稍微流露寒冷的神情,再向对方说:“好冷啊…”对方便会中术。 也可以说:“起风了。”视状况,更可以说:“下雨了。”接着,一面观察对方反应,一面施法。 突然对年轻女子作法,要她一下子就褪下衣裳,这很困难。因为即使作法了,支配其行动的,还是日常思维。倘若想让年轻女子脱衣,首先要让她觉得热,再让她认为自己来到美丽的水泉旁,最后对她说:“在这里洗个澡好了。”如此,女子才会脱掉衣服。 是睡觉那时吗?尊仁再度如此自问。 恐怕是吧。 对方在自己睡觉时,前来作法。 然而,那法术尚未竟全功。 若以方才年轻女子的例子打比方,虽然被带引到泉水旁,且被命令褪下衣裳,却在最后时刻明白了那里并非水泉边一般。 尊仁在脑里迅捷思考,甚至到了如此地步。 那,要怎么办呢?应该设法彻底破解法术吗?倘若想完全清醒,任何真言都可以,只要闭目静心,唱诵二、三遍就可解开咒术。如此,自己就能觉醒了。 不过——这样好吗?自己若完全觉醒了,届时对方也会逃之天天吧。 这么一来,就无法得知为何对方要特意跑到青龙寺,对自己施咒的原因了。 怎么办呢?那就佯装中术,直接询问对方目的吧?在此状态下,和施法对手交谈,其实带有极大危险。 很可能进一步陷入对方咒术之中。必须格外留意。 做得到吗?大概可以吧——尊仁这样想着。 目前,有利的是,对方一直还以为自己尚未察觉被施法。 应该可以利用这个状况吧?不过,虽说要佯装中术,冷不防地合掌膜拜大日如来,也似乎太做作了。 该采取何种对策才好呢?“是我啊…”大日如来的嘴唇又动了。 “怪哉…”尊仁开口,望着大日如来问道:“所谓‘我’,是指哪一位?”“就是我嘛。”佛像又说道。 尊仁已明白对方意图了。 他要自己说出“大日如来”这句话。如此,自己就会更加深陷于对方法术之中。 “光说‘我’,无法猜出是谁?”“你是想要我说出‘大日如来’这四个字吗?”此一回答极其微妙。 虽然说出“大日如来”四个字,却没说自己正是大日如来。 “想要你说或不想要你说,我全没想过。不过是希望你报上名来。”“你在怀疑我,是吧?”那张嘴又开口了。 没错——此刻绝不能如此回答。 这样回的话,等于授予对方“自己在怀疑”这一把柄。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回答反而等同于自己已认定他就是大日如来。 “你心里在想,大日如来座像没道理会动,还开口说话,是吧?”这是非常巧妙的攻势。 “你心里在想,自己正遭人施用什么法术,是吗?”可是,也不能点头承认这个问题。 “请问尊姓大名——”尊仁如此回道。 大日如来听后大笑:“那,我报上假名可好?”“请说真名——”“不行。”大日如来说毕,又说:“虽然不行,还是告诉你吧。”“请说。”“我的真名是‘假名为大日如来’。”绝妙好答。 丝毫未见妥协。 “请教大名的事,暂且作罢。”“唔。”“能否告知来意?”“什么来意?”“想听听看,您特意呼唤我到此的原因?”“我想要一件东西。”“什么东西?”“惠果阿阁梨慎重保管的东西。”“若说没有,一件没有;若说有,就有很多。”“不需要很多,我要的只一件。”“什么东西?”“文卷。”“文卷?”“嗯。”“文卷也有很多种。是什么样的文卷?”“不知道。”“这就怪了——”“虽然不知道,但惠果阿阁梨确实拥有它。”“只是,惠果师父目前不在寺里。”“是在宫里吧。”你知道得可真详细——尊仁本想如此说,却又打消念头了。 因为对方可能不知道惠果到哪里去了。这样说,其实只是想套话而已。 “我可不是在套你话。”“假名为大日如来”的对手,似乎可以看透尊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