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宴之客 (第2/8页)
如梦喻》汉诗原文,作者所引漏列最后两句,今补上。)【二】空海吟毕,弹奏月琴的玉莲马上歇手。 “空海先生,您的声音真动听。”又说:“能否让我拜读您的大作?”“当然可以。”空海递出方才写就的诗笺,玉莲搁下月琴,用白净的手指接下。 就着灯火月光,玉莲盯着空海所写诗看着。 不久——“空海先生——”玉莲抬起头,说道:“我想为这首诗跳一段舞——”“喔,荣幸之至。我也想亲睹玉莲姐的舞姿。”空海才点了点头,自乐天便接腔说:“玉莲,这一定很有趣。”白乐天本来就是胡玉楼熟客,他和玉莲的交往,比空海更久。 “空海先生会弹琵琶或月琴?”“多少会一点。这样好了,我虽不像玉莲姐那样行,倒还可以用月琴为你伴奏。”“唉呀!能够配合空海先生的月琴起舞,真叫人高兴哪。”“那,我来弹琵琶。”白乐天开口。 “乐天先生也行?”“我多少也会一点。”白乐天回道。 “既然这样,我就吹笙吧——”连逸势手上也拿起了一把笙。 “喔,连逸势先生也要——”当然,习乐是宫中的基本教养,橘逸势也能玩上一、两种乐器。 讲到吹笙,橘逸势绝不输给一般人。 本来,彼时传人日本的乐器,便是经由大唐而来,其基本构造和吹奏方法,并无多大差别。 音、声该如何配合,四人简单作了安排。 玉莲取来一块绢布,披挂在脖子上。 夜深人静,玉莲身影,孑立在白天流泻而下的月光之中。 空海轻拨一条琴弦,琴音袅袅,尚且回荡在夜气之中时,逸势双手所握住的笙,跟着传出了乐音。 月光下,笙音飘向天际。 仿佛要与月光共鸣,笙音竟隐约可见了。 在月光中闪闪飘升的模样,似乎可以映人眼帘。 当笙音悠扬飘升天际之时,骤然之间“铿当”一声,月琴的弦音拨动了起来。 空海的月琴,应和着逸势的笙音。 琴声簌簌飘落,仿如大小珠玉白天上滑落。 然后,袅,白乐天的琵琶声交叠其上。 乐音与天地和鸣。 天地为之振动。 同时,空海开始吟哦自己的诗句。 一念眠中千万梦,配合诗句,玉莲挪动了身子。 缓缓向前踏步,脚尖柔软地踮立在绒毯之上。 右手缓缓向月光伸去,随即轻快折返。 乍娱乍苦不能筹。 玉莲开始舞蹈。 白净的手指像要捡拾月光一般,在空中比划。 空海清朗的声音,冉冉飘向天际。 人间地狱与天阁,一哭一歌几许愁。 空海的声音,朗朗传人逸势耳中。 逸势的眼中淌下泪来。 连逸势也不明白,突然流泪的意义。 泪水汩汩流出。 我究竟怎么了——逸势那张脸,仿佛如此说道。 对自己内心瞬间流泻的情感,逸势看似不知所措,仅能寄身其中。 吟哦诗句、弹奏月琴之人,正是飘洋过海,经行万里,远自倭国而来的沙门空海。 与空海笙琴合奏者,乃倭国留学生橘逸势。 应合弹奏琵琶之人,则是日后扬名倭国,鼎鼎大名的大唐诗人白乐天。 而在此三人面前婆娑起舞的——是碧眼胡人玉莲。 此四人所在的场所,却是玄宗皇帝与杨贵妃曾经共同生活的华清宫。 这是何等怪异的奇妙命运啊!睡里实真觉不见,彼时——四人身后,有一组编钟响起。 发出声音的,是最小的一口钟。 玉莲停下动作,朝编钟方向望去。 音乐全部停歇。 空海、逸势、白乐天三人,同时回望身后。 看不见任何身影。 仅有编钟搁放在原地。 编钟,是挂着各式各样大小铜钟的乐器。叩小钟,会发出高音,扣大钟,则传来低音。 这回准备的编钟,全部分三层,总共二十四口,所以能发出二十四个音阶。 然而,编钟要奏出声音,绝非一人所能独自完成。 演奏编钟,必须动用钟槌。当然,这回也准备了。可是,钟槌却搁放其下,看不出有谁动过的迹象。 冷不防——又传来钟声。 明明看不到任何人影。众人发现,这次是最大一口钟发出了声响。 “看来有人大驾光临了。”空海道。 “喂,空、空海——”逸势胆怯地出声。 “放心吧。”空海向逸势道。 说的是日本语。 “随时恭候——”空海并非特意向某人说道。 像是要阻止逸势说话,空海接着说道:“我们何不继续宴会呢?”空海唇边浮现一抹愉快的笑容。 “别担心。我们继续吧。”这回空海说的是唐语。 月琴弦音又响起,空海继续开口吟哦——还知梦事虚诳优。 玉莲仍然翩翩起舞。 白乐天也袅袅弹奏琵琶。 逸势再度吹笙。 仿佛也要与他们应和一般,后方传来编钟乐音。 无明暗室长眠客,处世之中多者忧。 玉莲在月光下缓缓起舞。 四周牡丹花,在月光下聚首盛开。 编钟加入合奏,逸势也渐渐不再挂意无人钟声的怪事了。 不久——大日圆圆万德周。 空海朗朗声歇,吟咏结束。 其声音却随同音乐余韵,残留在月光之下,在半空中飘荡了好一会儿,就像细小的琉璃碎片漫天飞舞一般。 不知何时,身后作响的钟声也沉寂了下来。 那时——“啊,那是——”玉蓬低声叫道。 玉莲手指水池方向。 稍离水面的空中,浮现一个幽微发光的物体。 是菩萨。 “那不是干手观音吗?”自乐天说道。 干手观音浮现在水面之上,静静摇动干只手臂,不知在舞弄着什么。 干手观音的身影同时映照在水面上。 “好美…”逸势屏息赞叹道。 月光之下,菩萨一边起舞,一边缓漫地飘升。 仿佛在追赶消失于天际的乐音,菩萨也向天际飘去。 随着逐渐飘高,菩萨身影也愈来愈透明。 逐渐透明逐渐消失。 终于,菩萨身影飘升到在场众人必须仰头才能看得到的高度。 已经分不清是月光还是菩萨了。 菩萨身影缓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