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石田督战 (第2/3页)
你的心情,三成甚是明白。只是…只是…”话犹未完,眼泪差点流了下来。他曾经痛下决心,哪怕无一人相助,也要和德川家康斗到底,如今也不由得被丰久的铮铮情义感动了。三成哽咽道:“合议已作出一致决定,各部正在部署。一旦命令改变,恐会招致不满,故…”他背过脸去。 丰久一怔,把后边的话生生咽到了肚子里。 三成似在担心夜袭能否成功。丰久本想坚持,可理智阻止了他。三成必在担心无人听他指挥。事情若真如此,只有岛津一部,自无济于事。纵然夜袭把敌人搅得大乱,没有增援,也只是打雷不见雨。 “那么,便把一切都赌在明日的决战上了?” “既已决定了,各部已都准备好,也只得如此。但不管怎么说,岛津大人的情义,令三成备受感动…” 丰久已经不再听他后面说些什么了,径直道:“恕我告辞!”说完,瞪了岛左近一眼,愤愤不平地去了。 “大人,”左近低声笑道“您认为我们错过了好时机?” “你的意思是…” “不愧是岛津。我们若有一万这样的人马该多好啊,可是…” 三成抬手阻止了左近:“你也一直想夜袭?” “全听大人吩咐。” “明日,明日…会是晴天吗?” “必须晴。我们定要在青天白日下取得大捷。大人莫要焦虑,只管等着好消息。” “不,我不担心。我心中有数。” 岛左近轻轻笑了,给灯火添了些油,叹息道:“人天生胆怯。” “是啊。” “因而才充满欲望,有欲望,才会变得强大。” “是啊,可是众人如今少了欲望。” “保全性命要紧啊。其实,这也是一种欲望。柳生石舟斋曾给在下写了一封有趣的书函。” “听说柳生但马守在为家康出力?” “此人并无常人眼中的敌我之念。他在函中说,决战临近,东军若吃了败仗,还请多多照顾。” “东军战败?” “是。反之,他也会照顾我。此人向来轻欲重义。大人也…” “轻欲重义?” “是。或许,义也算是一种欲念。” 此时,老臣舞兵卫来了,道:“准备完毕。请大人启程。” “好,作兵卫先出发。” 与三成装束相同的氏家作兵卫躬身施一礼,出了大厅。不用说,他就是三成的替身…未几,整个城内人喊马嘶。 从大坂城到大垣城一路,三成的心境不断变化。 开始之时,无法完全读懂的各人的心思,现已清清楚楚。他曾以为,只要掌握了上杉氏的直江山城守,以及与毛利家渊源甚深的安国寺惠琼,就足以让家康狼狈不堪。为了掌握此二人,最重要的便是把大谷吉继拉入自己阵营,他既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但现在看来,唯有大谷吉继一心为他三成,其余诸人无不心怀鬼胎。先前他曾向大名们夸下海口:“即使来十个家康,我也将其一举击溃!” 三成这么说,绝非只是夸夸其谈。在欲望面前,人就像婴儿一般软弱无力。他的诱饵自比家康更具有吸引力。对于上杉氏,他承诺给其关八州;对毛利,让其执掌天下。他还让大谷吉继监视各位奉行,以美浓、尾张二地引诱织田秀信…小西行长有加藤清正这个宿敌,宇喜多秀家又怀着占领近畿的企图——只要自己不露骨地表现出野心,就足以cao纵尔等。 可一旦战端开启,三成的如意算盘便一个个落空。并非因为众人没有欲望,而是他们的胃口远未达到他想象的程度。他们并不想为了欲望甘愿冒生命危险。虽然对诱饵垂涎三尺,但在危险面前,他们均胆小如鼠。 对于自己的失误,三成近几日才觉察到。尽管敌军已进攻到赤坂,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却按兵不动。三成误以为他们并不会进攻大垣城,单是想一鼓作气拿下自己的大本营佐和山城,便急匆匆撤退。但敌人却依然没有动静,他在佐和山时感受到的战栗和恐怖,至今还在他脑海里翻腾。 让家康给算计了!他们必在等待家康的到来! 三成恍然大悟后,全身汗毛倒竖。家康的到来,说明上杉景胜并没如预期那样,扑向他下好的鱼饵。但在恐惧之后,他终于明白一切,但这并未把他拉上光明大道。他陷入绝望,一错到底。 三成把替身先派了出去,又梳理了一遍思路:上杉景胜未上钩,毛利辉元也躲在大坂不出,这究竟是为何?难道是诱饵并不足以令他们冒险?难道他们不再有武士的热血? 三成若是个寻常之人,恐怕在意识到与家康的巨大差距后,自会立刻偃旗息鼓。但他非寻常之人,岂能轻易罢手?一开始,他就很是清楚家康的实力远胜于自己,但还是企图与之对抗到底。 固执令三成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难道是我器宇不够?三成常常自问。事实上,他从来都是在用利益诱惑人,从未真心敬人服人容人让人。即便是秀赖,那么惹人怜爱,让人怜悯,令人同情,三成也从未把其当作真正的主君。在三成眼中,淀夫人也无非一个争强好胜、喜耍小聪明的女人。三成不由疑虑:我石田三成难道和大野修理亮一样,只是一介寻常男儿?上杉景胜、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以及小西行长,又怎样呢? 在所有人当中,三成只对有情重义的大谷吉继甚是尊重,对岛津义弘的勇猛感到敬畏。仔细想来,也只有这为数不多的几人在矢志不渝地支持他。他信任的人都在援之以手,他鄙视的人则一个个落井下石,但他所指望的人,却多指望不上。 人各有所长。看不到这一点,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只会让自己对人鄙薄、轻视。 三成眼前竟浮现出自己遭到七将追杀、逃到伏见城时的情形。那时的家康,或许乃是真心庇护他,而受家康斥责的七将,今日却愿为家康粉身碎骨。唉!罢罢!想到此,三成愕然,不禁为自己感到耻辱。 无论是毛利辉元还是上杉景胜,都只是三成的工具,他从未考量过他们的真心,亦未向他们吐露过真情。自己为何不能像对待大谷吉继那般,以真心去尊之敬之,用真情去容之服之?莫非这便是导致他们今日对三成产生怀疑,并最终骑墙而观的最大原因?三成思虑着,只觉全身发冷。 如今的三成,终于开始否定浅见、超越鄙习。他曾经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