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出门德川家康9关原合战敌 (第6/6页)
家康自责起来,白己若能做坚实的靠山,他们就不会如此迷茫了。正家说的是心里话,他一定在想,一旦家康东下,怕再也不能重逢了。 “远道前来,真令家康惶恐。这个就送给你吧。”家康取出一把来国光刀,放在正家面前,这刀与在石部赠与正家的短刀是一对。正家不禁一怔,来国光乃家康秘藏的爱刀,如今居然把它送给自己。看来,家康已不欲返回大坂了。 “在下实受之有愧。” “你把自己当成是我来珍爱此刀即可。” “正家岂敢?” “我从大坂出发之后才终于想清。太阁当年向名护屋进发时也是我这般年纪。尽管我身先士卒讨伐上杉,却非那般容易的事。哈哈哈。”家康尽管想安慰正家,可已完全是斗士的口吻。 正家终于放下心来,再三向家康致谢,返回了水口。这些事定会传到三成耳中。 六月十九,家康宿于关地藏,二十日抵达四日市,桑名城主氏家内膳正行广恭恭敬敬出来迎接,要款待家康,家康却不敢轻易相信他。 倘若在这里遭到三成一众的袭击,即使能平安突围,恐怕也会落下笑柄。更重要的是,若有人趁机诘责,极有可能损害自己的武功和声誉。“多谢多谢。家康明晨将前去拜访。”家康先是爽快地答应下来,然后趁夜备好船只,径直赶赴三河的佐久岛,再由此进入冈崎城。 冈崎城乃是家康出生之地,亦是祖居之城,家康的奋斗与此城息息相关。现负责守卫的乃田中兵部大辅吉政。 吉政曾被任命为秀次督官,秀次事件之后,他遭到秀吉严厉斥责,后在家康的说和下才幸免于难,因此,他对家康感恩戴德。 “此处是内府出生地,还请好生歇息。” “实乃怪事,一来此城,我就感到安心。尽管太阁故意刁难,改封了我,还把城主也换了…” 吉政挠了挠他的秃头,笑了:“此处领民都对内府感服得很。在下进城之后,发现处处皆渗透着内府厚德啊,真是令人敬佩…”他话题突然一转,道:“有人正等着见您,还请内府允准。” 话未毕,一人随即走进书院,竟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尼姑。 家康不禁一愣,直直盯着那尼姑,总觉她与吉政很是相似,遂道:“你是否兵部大辅爱女?” “是。贫尼乃高台院身边的庆顺尼。” “你侍奉高台院?” “正是。” “你是好久没来看望令尊了,才特意赶来的?” “不,贫尼奉高台院之命,专程来恭送内府大人。” “不敢当,不敢当。” “高台院本想亲自前来为大人送行,可竟未能成行,因此打发贫尼来冈崎,代为问安。” 家康点着头,眼角湿润了。芸芸众生之中,唯有高台院一人明白他的心志,这也形同自己得到了秀吉的理解。 “当今天下,能够真正继承太阁遗志的,只有内府一人,还请内府珍重——这是夫人原话。” “家康实在惶恐,惶恐!你回京城之后,一定要告诉高台院,家康感动至极。” 尽管时机已然成熟,但对于家康来说,这次出征仍是前途未卜。一旦稍有差错,就极有可能像今川又元和武田信玄一样一败身灭。五十九岁的身体已不再适合戎马倥偬的生活,就连平索爱游山玩水的秀吉,在从肥前赶往名护屋期间,都明显衰老了,此为家康亲眼所见。此外,世人都在用奇怪的眼光看着家康:“都这把年纪了还发动战争?”这令他更加痛苦。 关八州已然握在手中,万无灭国之虞。知足者就该悄然隐退,安享晚年,才是最聪明的活法。可家康却孤注一掷,再次发动一场决定天下大势之战。世人十之八九都认为家康此是贪心不足。就这种困境中,比任何人更理解秀吉心思的高台院竟悄悄来声援他,这无异于黑暗中的光芒。 不久,就谈到高台院枯淡的日常生活,以及拜访她的那些太阁旧将。 “谁真正拥护少君,经常成为武将们谈论的话题。”庆顺尼道。 “我想也是。每当那时,高台院如何回答?”家康问道。 “夫人总是毫不掩饰地回答是她自己。其他人只是徒有一片忠心,并无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高台院还说,为了少君,不定什么时候还得由她来求内府呢。若是不用求就好了…” 庆顺尼太直率了,就连吉政都有些尴尬地责备起她来:“这些事谁不知道,用得着你说!” 冈崎以东的行军,变成令人舒心的游玩之旅。 二十三日晚,家康在滨松城受到堀尾带刀吉晴父子的迎接;二十四日晚宿于佐夜的中山,同日,路过挂川,山内对马守一丰还特意前来献了午餐。 家康清楚,一丰也已然铁心跟随他了。二十五日,家康派使者到他无比怀恋的骏府去探望城主中村一氏的病情,本人则住在二道城,受到了款待。 当晚,病中的一氏乘轿来到二道城,为了家族未来,他流着眼泪向家康祈求道:“想必大人您也看到了,在下如今病魔缠身,无法与大人同行,真是无比遗憾。孩儿们又年幼,就请让愚弟彦右卫门一荣加入大军,为大人效犬马之劳吧。” 以清洲的福岛为首的诸将,原本都是秀吉为压制家康而特意安插的,可他们现在全都变成了家康的盟友。他们乃是在接管了家康旧领之后,才深刻地感受到家康不为人知的仁德一面,渐渐心服口服。 二十七日,家康抵达小田原,二十八日到藤泽,二十九口参观了江岛镰仓…当家康进入诸将陆续集中而来的江户时,已然是七月初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