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9·关原合战_第十一章石田起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石田起事 (第2/3页)

撤出,此乃上意。”

    “恕老夫难以从命。”元忠当口便道,长季不禁愣住。元忠又厉声道:“恕老夫难以从命。我本内府家臣,并非丰臣属下。对老夫而言,所谓上意,只能是内府命令,其他一概与本人无关。辛苦贵使了。请回吧。”

    伊藤长季一时竟没反应过来,他盯了元忠许久,方道:“鸟居大人,你敢不遵上谕?”

    “恕我冒犯。”

    “即使是少君之令,你也不听?”

    “这真是少君之令吗?此事我早有预料。快快回去告诉你家主子,鸟居元忠绝不会交出城池。”

    “鸟居大人,你想清楚后果了?”

    “三河武士绝不会屈服于威逼利诱。”

    “据我所知,东西联络已被完全切断。与其在此死守,不如率领人马紧急东去与内府会合。大人以为如何?”

    “多谢关心。但我家大人早就料到西边会发生sao乱,不会长期驻留东面。我家大人会立即返回,剿灭叛军。老夫的任务就是留在城中,静待内府归来。”

    “你是宁为玉碎?”伊藤依然不肯放弃“大人气节诚是可贵,却有勇无谋。”

    “对贵使的关心,老夫感激不尽。”元忠十分干脆地摆了摆手“即使被百万大军包围,老夫也不改初衷。请回吧!”

    见对方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使者终于面露愠色,站起身“那么,咱们只好兵戎相见了。”

    “请便。到时让你们尝尝三河武士的厉害。”

    使者回去后,元忠立刻把诸将召集到本城大厅。虽然他并不认为毛利的人马会立刻前来攻打,但他明白,围城只在早晚。

    被召集到大厅的有内藤弥次右卫门家长、家长之子小市郎、松平主殿助家忠、松平五左卫门近正诸将,还有驹井伊之助、深尾清十郎、岩间兵库头、甲贺左卫门等人,聚齐之后,元忠将家臣滨岛无手右卫门唤到众人面前。之前元忠已再三嘱咐他,让他去向家康报信。

    “无手右卫门,定要拿出当年长筱城鸟居强右卫门那样的气魄,无论如何也要逃出城去…”元忠用他苍老的声音说着,环视了众人一圈。遇事愈是平静,反而愈显悲壮,元忠一切如常,反而给在场之人的心笼罩了一层阴影。

    “我们当以怎样的决心来守卫此城,此前已告诉各位。绝不能简单地以死来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那只能令三河武士蒙羞。我们当置之死地而后生。”

    “是。”内藤家长附和道“我们死守伏见,乃是为了拖住更多的敌人,拖住的敌人愈多,内府的压力就愈小。”

    元忠笑着点点头:“弥次右卫门说得丝毫不错。”言毕,他转向滨岛无手右卫门,道:“你仔细把这边情形报告内府。待太阳落山,我们就掩护你出城。我们已在敌人监视之下,晚上也不例外。到了宇治山,莫要忘了放狼烟,给我们信号。”

    “遵命!”滨岛无手右卫门施了一礼,放于膝上的拳头不住打颤。

    “大家见狼烟一起,我们立刻各就各位。为掩护无手右卫门,本城由我亲自把守,正门为松平主殿助与五左卫门,西苑由弥次右卫门与令郎小市郎负责,松苑为深尾清十郎和甲贺众,名护屋由岩间兵库头与甲贺左卫门把守,治部少辅府邸交与驹井伊之助…我们要誓与伏见共存亡。”

    元忠话音刚落,不知何时悄悄来到厅内的佐野肥后守纲正开了口:“我有一事请求!”

    “佐野还没走?”

    “无论如何,请大人一定让卑职参加此次战事。这是在下作为一名武士的请求。”

    元忠瞥了他一眼,并不斥责,转道:“弥次右卫门,你意下如何?”

    “既然佐野大人如此诚恳…”

    “那就原谅你一次。”

    “多谢!”听到元忠应承,佐野慷慨激昂起来“既然大人答应了卑职的请求,请允许在下把西军动态告诉前往关东的密使…”

    “我看算了。”元忠皱皱眉,阻止了他“你本该固守西苑,现在却阴差阳错来守伏见城,真正岂有此理!”

    说到这里,他又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笑道:“无手右卫门,你到关东,见了本多佐渡之后,不要把我们守城详情告诉他。哈哈哈哈。”

    滨岛无手右卫门悄悄潜出伏见城的同时,佐野纲正也率五百人进入城中。原本在城中的若狭小滨城城主木下胜俊却出了城,直奔京城。

    木下胜俊领有八万一千五百石,乃小早川秀秋亲兄。虽然此前胜俊在伏见城内,但他和家康委派的城主鸟居元忠却几乎未说过话。他出城的原因并不在于二人不和,而是因为意见相左。他曾亲口向家臣透露:“元忠冥顽不化,坚持守城,我难以苟同,故必须出城。”但胜俊并未说要让元忠交出城池。

    先前,三成的笫二位使者再次前来逼迫元忠交城,传达的乃是毛利辉元之令。这次当然同样被严词拒绝。使者出城之后,胜俊径直来见元忠,要求屏退他人。在场人以为胜俊是来逼迫献城,纷纷退了出去。

    大厅里只剩下元忠与胜俊二人后,胜俊点上一袋烟,慢悠悠抽了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