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9·关原合战_第四章箭在弦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箭在弦上 (第2/3页)

金泽。当然,其意也是让前田一门赶快向内府低头认罪。”

    “这早在三成意料之中。前田派到内府处的使者是谁?是肥前守自己吗?哼,肯定不会是利政。”

    “是家老横山山城守。”安宅作左卫门道。

    “你可明白了?”三成使劲点点头,瞥了岛左近一眼,岛左近依然在凝神沉思。在他看来,此次战事的胜败似完全取决于能否把前田拉拢过来。前田家一旦起兵,毛利和上杉就会安心加盟。但如今看来,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若家康的野心已让其不能容忍昔日旧友和五大老的存在,为了自卫,前田家就只有起兵反抗。但一旦前田家的使者成功说服家康,两家和解,局面就难以收拾了。

    “没那么容易!”左近忽然道“大人究竟凭何断定,无意进攻加贺的内府和前去谢罪的前田之间,就不能达成和解?”

    三成自信地笑道:“左近,你忘了人的本性。”他收起笑容,目光像刀子一样射向左近“战之双方不可能都获胜。”

    “当然!因此,为了取胜,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

    “不,准备得再充分,也不能保证取胜。我的意思是,既然要出兵,就不应是势均力敌的决战,而是以石击卵。”

    “在下不明。”

    “哼!”三成轻哼了一声“我与家康不共戴天,你明白吗?你的想法似和我不大一样啊。我决不会打无把握之战。但若不打,就非石田三成。”

    “大人的意思是,即使战败,也要打这仗?”

    “哈哈哈。即使拼个鱼死网破,我也绝不后悔!为了一场无悔的战事,为了胜利,须作充分的准备。你说呢?”

    “是。”

    “仅凭前田家怎能决定这场战事?我焉能如此浅薄?”三成的话让岛左近一阵战栗。他不禁抬起头。三成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柔和,道:“身为武士,三成必须反抗到底,即使战死沙场也无怨无悔。左近,我的决心已无法撼动。你若不能理解,咱们只好分道扬镳。我不想借助前田兄弟的力量来战,要凭自身的实力。”

    “在下明白。”

    “前田兄弟若被人笼络,我就孤身奋战;前田兄弟若加盟,我们就合力而战。战事中,我从不畏惧以少打多。”

    “在下还有一个疑问。”

    “你只管问。”

    “家康果真出兵讨伐前田,大人怎么办?”

    “那才是天赐良机!我会立即挥军直袭大坂,拥戴少君,号令那些受恩于丰臣氏的将士起兵。”

    “若家康按兵不动呢?”

    “天下大名,能够引诱家康出兵的,并非只有前田一家。”

    “还有佐竹、上杉等。可是,若家康仍在大坂按兵不动呢?”

    “他不会按兵不动,只要不断给他制造麻烦。人与人之间只要有利害关系,有情感龃龉,祸事就会接连不断。”

    安宅作左卫门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喘。此时三成已完全无心倾听岛左近胜猛的谏言和规劝。他只想告诉左近自己的决心,说话亦掷地有声。尽管如此,对于前田兄弟的动向,他竟狂妄地放言无所谓,这让安宅深感意外。

    岛左近胜猛眉头紧皱,闭口不言,明显心有不服。

    “左近,看来你不服?”

    “在下愚钝,不明大人的心思。”

    “你是不是想告诉我,不要重蹈明智和松永之覆辙?”

    “大人的意思是…”

    “明智光秀明知毫无胜机,却决然起兵,结果曝尸荒野。”

    “是。”

    “而松永久秀发誓谋取天下,于是死守信贵山城,结果被信长公一举击溃。可是,你明白那二人心境的差异吗?”

    “胜猛愚昧,不甚了了。”

    “哦?”三成猛盯住作左卫门,笑道“明智的事我就不说了。但松永久秀若苟延残喘,侍奉信长公乃至太阁大人,你知世人会如何评价他吗?”

    “难道大人也欲谋取天下?”

    岛左近故意把脸扭到一边,叹了口气。将胜负置之度外…敢于发动这种战事之人,世人都会将其称作痴迷于天下的病患。难道三成果真是这样的病人?左近心中疑虑。

    三成轻轻笑了:“我不希望你这么看我,才举松永为例。松永久秀一生三次背叛信长公,每一次却都得到了信长公的谅解。这才是最重要之处。信长公之后,他若继续侍奉太阁大人甚至德川家康,后世将会如何评价他?人们定会说,他为了家族,成了投机钻营的势利小人,仅此而已。他若不自量力,妄想取代信长公,人们定会当作笑话流传后世。”

    岛左近诧异地看着一成。他现在才明白其心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才是三成的性子。

    “但松永久秀最终为了夺取天下的大志而死,免得后人耻笑。他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儿,用悲壮的事实证明了他和信长公同为盖世英雄。”三成重重说完,用犀利的目光打量着左近和作左。

    岛左近轻轻闭上眼。在战场上他也是条好汉,不仅如此,他还与柳生石舟斋等人结成知交,常在一起切磋兵法,因此小有自信。正因如此,三成的话虽然句句在理,可却疏漏了几个重点,左近相信自己看得一清二楚。

    所谓战事,必须“师出有名”正因如此,战争的参与者,正如“武”字所显示的本义“止戈”那样,必须是为正义而战的武士。若仅仅是为了张扬个人性情或为个人好恶而进行的私斗,便是匹夫之勇。但三成“与家康不共戴天”以松永弹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