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姐弟恋引发的国际动民国就是 (第1/11页)
第一章 姐弟恋引发的国际动荡 第1节这就是袁世凯 问:一个人买彩票,中了头等大奖,我们会说什么? 答:他运气好。 问:这个人再买彩票,又中了头等大奖,我们又会说什么? 答:他的运气好得不得了。 问:这个人买了一辈子彩票,中了一辈子的头等大奖,我们又会说什么? 答案一:这个人其实是卖彩票的。 答案二:这个人是袁九九藏书世凯。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一部帝制史,万里江山,无尽财富,都是皇帝个人的私产。百姓民众只是皇帝家里的奴隶,辛劳一生,也与国家的福祉无关。直至到了民国时代,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 民国之所以称之为民国,正是与帝国的称呼相对应,意思是说此后中国的万里江山和无尽财富,不再专属于帝王一人,而是属于全中国的普通民众。 但是,1911年那个时代的中国4亿5千万民众,并没有享受到民国带来的福益,如果说民国是一个大蛋糕的话,那么这只大蛋糕,却全被袁世凯切进了他自己的盘子里。 袁世凯被斥责为窃国大盗,不是无缘无故的九九藏书。他这个人一生就是这样地让人切齿痛恨,他总是饭做熟了才上桌,蛋糕切好了才出场,而且他还总是得到最大最好的一块。甚至连整个国家利益,都没有惠及到民众的头上,全被他老兄一个人优哉游哉地享用了。 袁世凯并不是在民国时代才成为了最幸运的人,实际上这个家伙几乎总是和幸运形影不离。早在清朝覆没的过程中,每当清王朝剥落一块权力下来,这部分权力总是恰到好处地落入袁世凯的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只需要付出极小的代价,甚至完全不需要付出。 为什么袁世凯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呢? 这就要从袁世凯的为人说起了。 说起袁世凯来,中国人了解他的不藏书网多,日本人知道他的却不少。在日本人眼里,袁世凯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家伙,不仅可怕,而且可恶,只要一提起袁世凯来,日本人就火冒三丈。 中国人民痛恨袁世凯,日本人民恨不得吃了他,但对袁世凯最愤怒的,应该说是韩国人民。 何以韩国人民更恨袁世凯呢? 这个答案,正是民国肇始的契因… 第2节江南一枝花 晚清年间,中国天灾人祸不断,尤其淮黄流域,水旱之患连年频仍,地方官隐瞒不报,百姓流离失所,蹈死于路。 朝廷不问黎民死活,地方乡绅财力又有限,救得了初一救不了十五,于是就有好事之人摹西洋之法,发行赈灾彩票。但逢灾荒之年,民间发行的彩票多达数百种,和尚多了不撞钟,彩票多了不赚钱,这一年淮河又遭遇到百年不遇的水灾,可是赈灾彩票却无人问津,眼见得那无数的灾民每日里冻饿而死,急坏了苏州城中一名女子。 这名女子名冠苏州府,待字闺中,只因美貌绝伦,被人誉为“江南一枝花”淮河水灾本来无关她的事,但她不忍见每日里流民失散,伏尸于路,就作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 不管是谁,只要他摸得赈灾彩票的头奖,她便嫁给他。 果然,江南一枝花的决定,震动了江淮一带,赈灾彩票顿时供不应求。这其中有一名秀才李鉴清,他久慕江南一枝花之名,只是因为家贫,不敢有非分之念,但这次江南一枝花公开“招亲”让李鉴清顿生无限希望。 有希望的不只是秀才李鉴清,但凡买彩票之人,都有希望抱得美人归。 可是彩票发行量很大,纵然是李鉴清拼着不吃饭,多买几张彩票,也未必能够中头奖。为此李鉴清一咬牙,将自己的祖屋祖产卖掉,卖得的钱,全部拿来买了彩票。 但是李鉴清的运气实在是有点糟糕,全部的家底都搭进去,买了一大堆彩票,还是没有摸到头奖。 穷秀才李鉴清做梦想美事,却只落得个倾家荡产,这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人们都拿这件事来嘲笑他,可当消息传进江南一枝花的耳朵里时,这个姑娘却不由得怦然为之心动。 为了你情愿付出一切,这样的男人,岂不正是女人的终身所托吗? 于是江南一枝花不顾物议,效红拂夜奔,大胆来找李鉴清,愿意与这个痴心的男人结为夫妻。 李鉴清因祸得福,自然是欣喜若狂。 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 现在江南一枝花是“头奖”不是她自己想嫁给谁就嫁给谁的,她的婚姻大事,由那个摸到头奖的人说了算。 还真有人摸到了这个头奖,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二混子,据说那家伙只不过是在路上见到一枚毫角,顺手捡起来,拿去摸奖,竟然中了头彩。 这个消息把九九藏书江南一枝花惊呆了,她已经心甘情愿嫁给李鉴清为妻,当然不会再承认头奖的事情,可只怕那中了头奖的人不答应。 她只好问新婚的丈夫:当今之事,如之奈何? 秀才李鉴清回答只一句: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为了避免无谓的麻烦,小夫妻二人取路山东,去登州投靠李鉴清的一个亲戚。 李鉴清的亲戚在山东开着一家小小的锡箔店,小两口赶到的时候,恰好亲戚的店铺刚刚接到登州驻军庆营的一桩大活计,要在七天之内将三千副兵甲镀上透亮的锡箔,活儿多,店里的人手却不九九藏书足,小两口来得正是时候。 小夫妻二人顾不得旅途劳累,就急忙帮着亲戚干活,两天之后,李鉴清将一批镀得晶光锃亮的兵甲给庆营送去。 第一次去的时候,庆营中负责验货的是一个模样非常精明的年轻人。此后李鉴清又去了几次,两人就熟悉起来。李鉴清才知道这个年轻人叫袁世凯,河南项城人,出身于世家大族,因为科举不第,羞以见人,因此投身军伍,要效法古之班超,为国家建功立业。 袁世凯告诉李鉴清,此次庆营置办兵甲资重,正是要兵发朝鲜,去弹压那里的饥兵之乱。 第3节这日子没法过了 事实证明,落榜生袁世凯投军之路还真走对了。朝鲜之行,从此让他飞黄腾达,一举成名。 袁世凯之所以有机会随庆营远征朝鲜,起因于一个美丽的姐弟恋的传说。 这个传说的历史比较久远,要从1392年说起。 1392年,中国还是大明王朝时代,时有一位边关守将,名叫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