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念等本空 (第3/6页)
越快,这个行阴就不断地动,它一动,世界就动,都是行阴不断地迁流,成天的变化。我们没证道的时候都不知道,糊涂,就堕落这里去了。我们说:“出家了,想修道。”你修什么?就得把这个行阴断掉。把它断掉了,你才能看到你的本体。 我们要行无行的行,用功也是这样,用心也是这样,要行无行的行。我们把它看破了,不要执著这个行,把这个行也要空掉。走,我们没有念去走;我们心行,也是行这个无行的行,我们用功也得往这上用,这样就会得大自在,与我们的本体相合。 佛法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来就没有生过,哪来这些东西?是不是?它都是虚妄的生起,不是“生起来是虚妄”它是“虚妄的生起”本来就没有生过,也没有灭过,它本来就是这么个清清净净,但是由于我们的虚妄的增加,它产生了行阴,由行阴不断地产生了行。 我们要把这个行看破,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个也很重要的。你看看,风吹草动、冷热…如果你这个心妄想大了,你肯定是怕冷,为什么冷呢?因为你的妄想大。说:“不行,这外面确实冷啊。”就是因为你妄想大,并不是外面真有个冷热的问题,是根据我们妄想的多少,过去造业了,你才受报。冷热都是这样,都是妄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行无行这个行,就是不生不灭“无”字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用这个无为法来行,最后把行也要空掉,这才是我们修行的正确的方法。 第三个“言无所言”这个我讲过,佛本来是无所言“说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那我们也是这样,如果你有能言和所言,有“能所”二字,你已经在远离佛法了。我们言什么呢?言无言那个言。有人说:“无言怎么还能言呢?”妙就妙在这里。如果我们真是一切没有言了,心里空了,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断了一切相,你再说出的所有语言就会变成大音,遍虚空、满法界都会知道你的音。 我们现在说话所言的,是从他耳朵进去了,还把人引起烦恼了。那个无言的言,人听到你这个无言的言,都会解脱的,都会得到法益,心里清净。因为有言就是邪,我们要求的是无言的言,因为无言的言才是真言。所以我们讲法、说话不要说你那个世间法,你不要讲那些有为法的东西,你要讲无言的言。我们处处说话都不离开道,都回向这里,你那个心才能清净。 有人说:“好,师父,以后我就学这个言,当别人说有言那个言时,我就不听,反感。”那也不行,对别人说的所有的言,你都应该做这样的思惟:“他说的都是无言的言。”这样你才能圆满你那个无言的言。对任何言你不要去分别,不要挑出好坏,你要是挑别人的好坏,你就堕落有言里了,说:“我才是无言,别人是有言。”这样不行,不光自己要无言的言,而且对别人的言能理解,把它理解成无言的言,这样的话,你才能圆满你的那个无言。 有时候自己不说话,别人说话,就烦了“哎呀,怎么这么烦呢?总说一些乱七八糟的,这没有意思。你看我不说话,清清净净的,你一说话就乱七八糟的。”因为你认为他那个言是有言的言,认为自己那个是无言,实际上还不圆满,因为你不能空别人的言。 这个无言是空所有的言,所有的言到我这里都变成无言。花、鸟、风…所有的事物,产生的任何的言,到你这里都是那个无言的言,说明你的心才是真正的老实,才能摄受三千世界那个言。你的言将来就会变成大音,因为你的声音是真理,就会变成大音,遍虚空、满法界都会听到你的声音。所以说,佛讲的话就会随着各类众生的习性、毛病、业报,而遍满十方,所有众生都会听到佛的声音。你到千里之外、万里之外,都会听到的。 佛经里有那么一个记载:大目犍连想知道释迦牟尼佛讲法的声音究竟能传多远,于是用神通力跑了九十九恒河沙佛土,最后到了一个佛国,遇到一个钵,就跑到那钵上去了。他在钵上像小虫子似的,那钵得多大?是不是?佛正在给他们讲法呢,他就听。后来那些菩萨发现这个钵上站了个小虫子,说:“你看,这有个小虫子,这虫子是哪来的?” 这尊佛说:“你不要瞧不起他,他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神通第一。”大家还笑话他,说:“这么点的小虫,还神通第一。”佛就知道这些菩萨的心理状态,告诉他说:“你给他们表演表演。”大目犍连就表演了。这一表演,变成大身,绕佛三匝,就是越绕越大,身子顶满了虚空,把所有都装进去了。这大家一看就服气,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确实神通广大,了不起。 后来佛就问他,说:“你到这来有什么事情啊?”他说:“我想听听佛的声音究竟能传多远。”那尊佛就乐了,说:“佛的声音,你走到哪都能听到的,它无穷无尽,就是三千世界外面都可以听到。你根本就不具备这个能力。你用有为的心去理解佛的言,那永远也不真实。别看你有神通本领,你也不能了知佛的智慧。它是遍虚空、满法界的,它没有来没有去。”最后大目犍连没办法,只得回来了。这就给我们证实了无言就是遍虚空、满法界的。 修行中,有时认为别人的言语影响我,是他的业力,那他的业力是谁的业力?那就是我们自己的业力。为什么他说话我们心烦呢?他说话应该他心烦才对,为什么他说话我们心烦?说明我们心里有这个东西,不是他心里的东西,是不是?“他不说,我心就不烦了”那是你借他那个缘来显露出你心里的东西,你心里有那个东西,所以他才说出烦你的话;你心里要是清净的话,这些事儿都不存在。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修无修修”我们修行修什么?所谓的修行,就是修无修的修。那我们不可以有为的去修吗?因为佛法是无为法,你用有为法去修,它修不出无为法的。就像种个种子,你种的是苞米,它会长出西瓜来?你说能不能长出西瓜来?它为什么长不出西瓜来? 弟子:因为它那个质不是那个东西。 质?哪个质? 弟子:质,本质的质。 哦!本质,他说对了。因为它的本质和它不是一回事,所以说不可能。你不可能用有为法修出无为法来,这个是很重要的一条。 有的说:“师父,我们现在也不能达到无为法,那我们怎么修行呢?拿什么来修行?”你拿有为法修的目的是要修无为法,虽然它有为,但我们的心要往无为使,要把它作为无为法来修。这样的话,我们只借它这个方便,到时候得放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