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书记工程_第三章权力:书记工程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权力:书记工程锋 (第2/4页)

过了。丁志玲深吸了口气,说道:“我认为现在的峡川之所以在全省毫无名气,一方面是因为峡川的工业发展过于缓慢,经济总量不高;另一方则是因为我们峡川没有拿得出手、值得在别人面前一夸的东西。我们应该借东、西两个新区开发这一契机,高标准高要求地建好峡江大桥,把峡江大桥建成峡川市的标志性建筑,而不仅仅是一座通车通人的桥梁,使未来的峡江大桥成为展示我们峡川的一张最好的城市名片。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一座建筑往往就会让人记住一座城市,如此,说起黄鹤楼,我们就会想到江城武汉;提起滕王阁,我们就会想到红色之城南昌。据我所知,整个晋水省十个地级市,还没有哪个地级市有双向四车道的大桥,更别说搞什么观景台这些东西了,如果我们把峡江大桥建成一座美观的现代化大桥的话,那么,既能使其很好地与开发中的东、西两个新区相融合,又能使我们峡川因为这座桥而名声鹊起,这样对我市招商引资,发展峡川工业也是大有帮助的。所以,我认为,把峡江大桥高标准、高要求地建设成峡川的标志性建筑是非常有必要的。”丁志玲说完这一大通后,看了一眼薛明汉,见薛明汉面带笑容,便知道她的这番话深得薛书记满意。至于郭市长的脸色,她是不敢去看的,猜也猜得到,郭市长现在肯定是铁青着脸瞪着她。其实不然,尽管她的这番话郭小勇听着极不舒服,心里可以说是五味杂陈,但他仍是笑眯眯的,对丁志玲的发言,更是时不时地点头表示“认可”

    “丁副书记的发言说得很好,很有见地。”郭小勇“赞许”地笑笑,对着与会者扫了一遍,然后把目光落在易平和身上“平和同志,你作为交通局长,修路铺桥可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发表发表你的看法吧。”

    丁志玲发言的时候,易平和早已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若不是顾及薛明汉在场,他刚才真想打断丁志玲的话。

    “薛书记、郭市长,既然是关于建桥的事情,正如郭市长所说,是我份内之事,那我就说说我的一些看法吧。丁副书记刚才说了,一座标志性的建筑或者说一座有名的建筑,是宣传一个城市的最好名片。确实,我们峡川需要这样的名片,需要借助这样的名片来提高峡川市的知名度。但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总得结合实际情况吧。峡川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峡川的实际情况就是农业种植单一,工业项目不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全市的总体经济水平还很低。结合这些情况,我认为把峡江大桥建成标志性建筑的时机还不成熟,按照这几年峡川发展的速度,起码要再过8到10年方为适宜。在座的除薛书记刚到峡川外,其他的不是峡川本地人,就是在峡川工作了四五年以上的领导,对峡川的经济现状都是非常了解的,当初也有同志提出要把峡江大桥建成一座现代化大桥,后来市委、市政府为什么没有采纳,就是因为考虑到峡川的经济现状。根据原来市委、市政府的方案,建成后的峡江大桥也是非常不错的,不说10年,最起码七八年内是不会被淘汰的,所以我认为,我们还是根据原来的方案建设峡江大桥好。要不然,多花几千万元建一座桥,老百姓肯定不会买账的。弄不好,还会以为我们这些当领导的从中捞了油水呢。”

    易平和的话不仅明显暗示薛明汉不了解峡川现状,还有影射薛明汉想利用提高造价从中捞上一把的意思。

    郭小勇见薛明汉脸色骤变,便瞪了易平和一眼,说:“平和同志,注意就事论事,别把问题扯远了。”

    “郭市批评得对,是我嘴巴比脑袋快跑题了。我的意思是,提高造价,把峡江大桥建成峡川的标志性建筑,不仅不符合峡川的发展现状,也不符合民意民情。”易平和说。

    易平和发完言后,又冷了几分钟的场。每一个领导都闻到了一股硝烟味,大部分与会者都作观望状,生怕一发言就被另一方乱枪扫射,死无全尸。

    薛明汉又点了几个“将”之后,气氛才开始热起来。

    这个会开的时间比较长,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开到六点多才结束,从始至终,虽有冷场,但一旦讨论起来就比较激烈,坚持原来方案的领导、代表认为建设峡江大桥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节约的原则,而另一些领导、代表则认为建设峡江大桥要从长远考虑,不能鼠目寸光。在人数上,支持老方案不变的多一些,但在气势上,支持把峡江大桥建设成标志性建筑的还是略占上风。原因很简单,除易平和、李宗斌、杨华、陈立东几人敢无所顾忌,据“理”力争外,其他人都只是简明扼要地说上几句,表个态,不敢过多地摆这理由摆那理由。对于这个结果,薛明汉还是比较满意的,到6点过10分的时候,他觉得目的已经达到,便作了总结性发言:

    “今天这个会开得很好,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虽然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分岐,但除少数干部说东指西,乱说一气外,大多数同志都能够就事论事,有理有据。这很好,说明大家都很关心峡江市的城市建设,也说明我们今天这个会开得很成功,很圆满。建设峡江大桥是一件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一个工程、我们一定要广泛征求、听取各层各面的意见和建议,而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开工,更不能搞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