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书记工程_第一章挂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挂字 (第2/3页)

整整三年的秘书,当了一年零一个月的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当了两年零四个月的县委办公室主任,当了三年零六个月的副县长,当了五年的县长,当了三年零三个月的县委书记,当了两年零四个月的副市长,当了半年的副书记、代市长,当了三年的市长,现在当上了市委书记,对薛明汉来说,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位置。从任副市长那天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八年之内一定要坐上市委书记这把交椅,现在提前实现了,薛明汉很开心啊,这一次又可以以一把手的身份大展一番拳脚了。

    这些年来,薛明汉总会回想起当年任县委书记的那段日子,每次回想起来都是备感惬意。作为一个有着六十万人口大县的一把手,大权在握,事事把关,真有种率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的感觉。那种感觉真的是好,几年过去了,这种感觉依然停留于他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然而,自从当了副市长、副书记、代市长、市长之后,那种感觉就再也没有了。总觉得凡事都得瞻前顾后,顾及他人,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现在好了,当上了峡川市委书记,在这个比县委书记还更宽广的舞台上,他又将重拾当年的那种感觉了。

    对于峡川,薛明汉一点都不熟悉,尤其是峡川的落后状况,让他忧心忡忡。在去峡川报到之前,晋水省委林书记和省政府梁省长先后找他谈了话,谈话都只有这么一个意思,就是希望他到峡川后尽快熟悉环境,掌握情况,争取在他的届期内,让峡川的经济来个大翻身。峡川的经济一直在拖晋水省的后腿,这一点薛明汉倒是知道的,所以赴任前也做了一些思想准备,但到了峡川之后,他才知道,峡川的问题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得多,如工业底子薄,市工业园包括下面的县工业园建设亟待完善,工业总量不高,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农业结构单一化,种植分散,农户走规模化种植公司化经营的意识不够强等等,可说是问题一大堆。要把峡川的经济搞上去,要把峡川的城市建设好,难度非常之大。

    薛明汉深感责任重大。薛明汉啊薛明汉,面对这样的形势,要加油啊!薛明汉一次又一次这样对自己说。

    这是薛明汉从政以来第一次有种重任压肩的感觉。

    半个月以来,薛明汉去了很多县,也走了很多乡、镇,听了不少汇报。他认为,只有把自己完全沉下去,才能把峡川的情况摸清吃透,才能把存在的问题找出来,才能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来。同时,他也找了不少市委、市政府部门的一把手谈话,希望他们直言进谏,为峡川的发展献计献策。

    可是,隐隐中,薛明汉感觉到无论是市委、市政府部门的一把手,还是下面各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对他这个市委书记似乎都不怎么欢迎,反而感觉这些人在排斥他这个市委书记。虽不明显,但稍作留意便会察觉到,他们对郭小勇和对他的态度明显不同。问题在哪,薛明汉琢磨了几天,找出了原因。原来对这次市委书记的人选,峡川的许多领导干部群众看好的是峡川市市长郭小勇。郭小勇生于峡川,长于峡川,大学毕业以后第一个工作的地方又是峡川,经多次调任之后,又回到峡川干起了副市长、副书记兼市长。回到峡川后这些年来,尤其是当上市长以后,又为峡川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如峡川市农产品集散市场的建成、峡川新市民广场的建成、峡川体育训练中心的建成、数十条村级公路的硬化、大大小小的饮水工程等等,这些项目,都有郭小勇投入的心血。当传出峡川原市委书记将要调往省里任职之后,很多人就寄希望于了解峡川情况又眷顾家乡之情的郭小勇,能够当上市委书记。这样,无论是百姓还是干部,都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谁曾想,来了一个对峡川一无所知的外地人掌管峡川的“家”这,也就不难理解那些领导干部为什么会不欢迎薛明汉这个外地书记的到来了。

    市政府部门的一把手、县委书记、县长这些人不欢迎他,薛明汉倒觉得没什么,只要时间一长,他的威信树立起来了,他在峡川站稳脚跟了,他就不怕那些干部不欢迎他。他在意的,是市长郭小勇对他的到来持什么态度,是欢迎还是排斥,薛明汉有些猜不准。他来报到的那天,郭小勇带着市政府的班子成员和部分市政府部门的一把手前往市郊列队迎接他上任。当晚,郭小勇还特地到他住的峡川宾馆向他汇报了工作。而且,薛明汉还了解到,把他的住处安排在峡川市档次最高的峡川宾馆,也是郭小勇的意思。所以,从表象上看,郭小勇对他的到来还是很欢迎的,但身在仕途十多年的经验告诉薛明汉,看一个人对自己是真好,还是假好,是不能光看表象的。特别是郭小勇这样仕途经验丰富又担任领导要职多年的市政领导,基本上都是表面一张脸,背后一张脸。当然了,薛明汉自己也是如此。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薛明汉吟着这几句诗,心中泛起几丝忧愁。

    王一名送走邹放回来了。

    “小王,你觉得邹老先生的这幅字怎么样?”王一名跟随薛明汉多年,当初身上那股初入仕途的稚气早已被成熟稳重、精明能干所替代,薛明法很想听听这位秘书的看法。虽然刚才那几名干部对着字幅连连叫好时,王一名也在一旁附和,但薛明汉感觉得到,王一名对这首诗肯定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是人多不便说罢了。

    “邹老先生是我省的名家,他的字,那是没得说的。”王一名避重就轻地说道。

    薛明汉剜了王一名一眼,说:“你小子别跟我打马虎眼了,邹老先生的字好我也知道,不用你说,我问的是这首诗怎么样?”

    “诗也很不错啊,一代枭雄曹cao的经典之作,差不了。”

    “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你明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却故意在这跟我绕圈子。”薛明汉做出要生气的样子“小心我揍你!”

    “薛书记,您别发火,我说,我说,我说还不成吗!不过,说得不对您可不能批评我。”王一名说。

    “别啰嗦,快说快说。”

    “薛书记,我觉得您把这诗挂在办公室有些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