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_第七百三十七章现在未来过去超级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七章现在未来过去超级大 (第2/4页)

续下去?!”

    “是啊,是啊…”总理的话音一落,其他人也都急声附和了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随着这些年国家和未来生物的着力培养,一大批高精尖的人才已经露头了,在这个巨大的国家工程里面。几乎没有人都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唯有田路是个例外!先不说计划是由他制定,方案也是由他设计,就说他那巨大无比的威望,让所有的科研人员心甘情愿听命从事的威望。恐怕就是不可能有人能够取而代之的!

    按照原定的计划。接下来的工程可还大着呢!

    “呵呵。大家太高估我个人的作用了。”

    面对着所有人的极力挽留,田路虽然心中有些感动,不过态度依然坚决无比:“这是一个涉及了数十万人的伟大项目。任何人在其中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也一样!而且现在两个分项目都已经成功了,下面的任务无非就是继续研究,让它们可以尽快的实用化而已,需要的是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和坚持,我在工程中的作用,可以说已经无限的开始缩小了!而且最主要的原因…说句实在话,我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

    年纪太大了?

    听到这句话之后,大家终于全都再次沉默了下来。

    二十年的时间,田路一直兢兢业业的领导者整个科研工程,无论是组织工作还是具体的实验从来都不落人后,除了正常的休息和休假之外,几乎从来没有长时间的脱离过,而且每次见到这位领导者,他总是精神奕奕的,让人浑然忘记了田路的年纪!

    八十岁的人,有几个还在满负荷工作的?

    即便是在科研领域,很多老院士、老专家依然在继续发挥着余热,但多是凭借着个人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威望,做着一些行政或者教育的工作,谁能像田路这样,领导如此庞大的一个工程?

    就说田路的身体很好,可是…

    “这个念头我早就有了,十几天前第一台手术开始的时候,我最终下定了这个决心!”

    田路微微一笑,淡然的说道:“为了这个项目努力了三十年,我真的有点儿累了。所以请允许我小小的自私一把吧,我真的想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三十年了!

    从田路开始出资进行这个项目开始到现在,可不正好三十年了么 ?

    除了刘同之外,田路的年龄比在座的所有人都要大,虽然心中还是觉得项目缺不了田路,但是看到此时他那张真诚中略带疲倦的面孔,谁也再说不出挽留的话来了。

    话怎么说都可以,但是心里谁都明白,一个科研项目,最艰难的是提出理念,执行要相对简单许多,而两次实验都成功了之后,接下来的很长很多年就是继续完善它,那是需要时间的水磨工夫,田路个人超前的科研理念作用真的不算很大了。

    如果只是因为田路崇高的威望和在知识上和理念上的领先,就让他还去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上cao心,确实是有些…

    默然良久之后,最后还是陈成长长的叹了口气,轻声道:“田教授,如果您退休了,那么接下来需要继续进行的研究怎么办?由谁来领导?”

    “这一点我早就想好了。”

    呵呵一笑,田路开口道:“在提升大脑潜能的项目上,我的学生赵琳琳能力最强,完全可以接过去,至于说在大脑中植入生物计算机的这个项目上,我的另外一个学生徐程是最适合的人选,我把他们推荐出来,具体的决定,就请领导们斟酌考虑了…”

    两个人确实都是田路手下最优秀的人才,几位领导早先也都听说过,在项目中确实拥有着极大的声望。

    只不过…

    和田路一比的话,就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了!

    思来想去。陈成还是很不放心,只不过考虑到田路说的那些话,让一位八十岁的老人继续cao劳的话,确实也太不近人情了,所以沉吟良久之后,他一咬牙,沉声道:“田教授,您说的退休,真的就打算不再管任何事情了吗?”

    “这个…”

    犹豫了一下之后,田路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个恐怕是不太现实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倒是希望彻底轻松下来。然后或者花时间去办一所学校,或者做点儿自己想要做的其他研究,但是我也知道,就算学生们接手了科研工程。恐怕在很多事情上也会继续征求我的意见。有时候甚至需要我出面来决定一些事情。所以…想要彻底的不管应该不太可能啊。”

    “好!”听田路这么一解释,陈成顿时放心下来了,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那对您的退休我没意见了!”

    其他人此时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只要田路保证可以继续给项目提供意见。那就没有任何问题!只要有他这尊定海神针在,不说别的,偶尔的去露个面,给学生们提点儿建议,安定一下军心,就足以让项目顺利的进行下去了…

    …。

    “好了,下面我们言归正传!”

    “目前来说,我们的科研项目算是彻底的成功了!”

    谈妥了自己退休的事情,田路的心情明显放松了不少,笑呵呵的说道:“下面的工作,就是不断的去完善它,降低成本了!”

    要知道,即使不考虑前面的数十万亿华币投资,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如果想要提高一个人的大脑能力,或者找到并打开他们大脑中的天才开关,需要极为繁琐的步骤,投入众多的科研人员和仪器设备,而且还要耗费大量的昂贵耗材,没有一两亿华币也是肯定做不到的!

    至于说植入生物计算机的话成本是低上不少,但是考虑到关键的材料必须来自于月球,成本也几近于一千万华币一个人了!

    “其中一个关键是,我们必须要尽快找到生物计算机关键材料的替代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