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3/8页)

说“我在事先知道密码的卡片上重复这么做,就看出模式了。接下来就反向cao作,就算不知道密码,只要让模式浮现出来,就可以破解。”

    “那只要在随便捡到、偷到的借记卡上撒上磁粉…”

    “就可以用了。”

    “真是…”友彦想不出该说什么。

    可能是他的样子很好笑,桐原难得地露出发自心底的愉快笑容。“很可笑吧!这哪里安全了?银行职员常叮咛我们要把存折和印鉴分开保管,可借记卡这种东西,等于把保险箱和钥匙放在一起。”

    “他们真的认为这样不会出问题?”

    “应该有人知道这东西其实相当危险,可要缩手也来不及了,只好闭嘴,心里肯定在担心会出事。”桐原又发出笑声。

    但是,桐原并没有立刻运用这项秘密技术。除了忙于本行,制作个人电脑程序,更重要的是要拿到别人的卡并没有那么简单,所以只在弄到那台编码器后,复制了那张来路不明的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都没有提起卡片的事。

    然而,到了今年,桐原说:“仔细想想,根本不必拿到别人的借记卡。”当时,他们正在狭窄的办公室内,隔着旧餐桌面对面喝速溶咖啡。

    “什么意思?”友彦问。

    “简单地说,需要现在还在使用的账号,不是密码。想一想,这真是理所当然。”

    “我听不懂。”

    桐原往椅子上一靠,双脚抬到餐桌上,顺手拿起一张名片:“假设这是卡,把它放进机器,机器就会读出磁条上的各项数据,其中一项就是账号和密码。当然,机器不知道插入卡片的是不是本人。为判断这一点,才会叫你输入密码。只要有人按下磁条上记录的那个号码,机器就会确认,按要求把钱吐出来。你想,如果拿一张磁条上什么数据都没有的空白卡,在上面输好账号等必要数据,再随便输一组密码进去,会有什么结果?”

    “啊?”

    “这样做出来的卡片当然跟真的不同,因为密码不同。但是,机器对此没有判断能力,机器只会确认磁条上记录的号码和提款人输入的号码是否一致。”

    “那,要是知道真正账号…”

    “要做多少张假卡都没问题,虽然是假的,却真的可以取钱。”桐原扬起了嘴角。

    友彦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他明白,桐原所言绝非空谈。

    后来,两人便开始伪造银行卡。

    首先,他们重新分析卡片上记录的暗码,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则,依序是起始符号、用户代码、认证代码、密码和银行代码。

    其次,他们捡回许多丢弃在银行垃圾筒里的明细表,依照找出来的规则,把账号和任意选取的密码变换成七十六位的数字与罗马字母。

    接下来,便是以编码器将这一串数字与代号输入磁条,贴在塑料卡片上,便大功告成。

    友彦成功领出现金的空白卡片,便是他们的第一号成品。他们从捡回来的好几张明细表中,选出余额最多的一个账户。这是桐原的意见,因为这样相对不易被发现,友彦也有同感。

    这无疑是违法行为,友彦却没有罪恶感。原因之一或许是制造伪卡的过程实在太像电玩了,而完全看不见遭窃对象也是一个缘故。但是,他脑中深深记着桐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番话,那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捡别人丢的东西不还,跟偷别人随意放置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差别。有错的难道不是把装了钱的包随便放的人吗?这个社会上,让别人有机可乘的人注定要吃亏。”

    每次听到这番话,友彦在心惊胆战的同时,总是会感到一阵全身毛发直竖的快感。

    3

    第四堂课一结束,友彦立刻前往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也没有招牌,只是由旧大楼的其中一户充数。对友彦而言,这地方有着种种回忆。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如此频繁地在此出入。

    来到三。四室门前,他取出钥匙开门。一进门就是厨房,桐原面向流理台坐着。

    “很早嘛。”他转身向友彦说。

    “一下课就来了。”友彦边脱鞋边回答“立食面店客满,进不去。”

    流理台上放着个人电脑,是NEC的PC8001,绿色画面上排列着文字:“今日晴,您好,我是山田太郎…”

    “文字处理系统?”友彦站在桐原身后问。

    “对,蕊片和软件送到了。”

    桐原双手灵巧地敲击键盘,他敲的是字母键,但画面显示的却是日文平假名。按了UMA,出现的是“ラギ”接着,桐原按了空格键。于是,连接计算机的磁盘驱动器便发出咔嗒的声响,画面右下角出现了“马”与“午”的汉字,上面各自编有1与2的号码。桐原按下数字键1,硬盘再度发出声响“ラギ”的平假名便变成汉字“马”接着他输入“レガ”以同样的方式变换成“鹿”这个汉字,这才总算完成了“马鹿”(笨蛋)这个词。前后用时将近十秒。

    友彦忍不住苦笑。“用手写绝对更快。”

    “这种方式是把系统输入磁盘,每次变换再调出来,当然很花时间。如果把整个系统输入内存,速度就会快上好几倍,不过,这台电脑顶多只能这样。话说回来,磁盘还是很厉害。”

    “以后会是磁盘的天下吗?”

    “当然。”

    友彦点点头,视线转向磁盘驱动器。过去,读写程序大部分是以卡带作为媒介,但实在太费时,容量也小。若改用磁盘,速度和记忆容量都不可同日而语。

    “问题在软件。”桐原冒出一句。

    友彦再度点头,拿起放在桌上的五点二五英寸磁盘。桐原在想什么,他了然于心。他们经营电脑游戏程序的邮购时,得到的反响非常惊人。有一天,汇款单突然如雪片般寄到,全是订购游戏软件的钱。桐原断定“绝对会大卖”的预测,果然成真。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销售状况极佳,可以说大赚了一笔。但是走到后来,便逐渐遭遇瓶颈。一方面是竞争对手增加,最大的原因在于著作权。过去,像“太空侵略者”等当红软件的盗版,都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