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那些风生水起的请对我撒谎子 (第6/8页)
意的工作当成正经工作,在她眼里,所有给私营老板打工的人都是没前途的,因为私营老板要的就是利润,既没眼光也没责任感,什么时候捞够了钱,说不干了就拍屁股走人,才不管打工者的死活呢。 可郝乐意知道,这个苏漫和别的私营老板不一样,她是怀着一份情怀做幼儿园的,有使命感更有责任感,或许,对其他商人来说,一切动机是从利润出发,至于使命感,除了接受媒体采访时搬出来唱高调,其他时候想不起来它是个什么东西。可在苏漫这儿,使命感是第一位的,利润才是副产品。如果单纯是为了钱,她没必要开这家幼儿园,光杨林赚的,足够他们华丽地活几辈子了。也正是因为这样,郝乐意也愿意把自己的梦想搬出来,像分享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蓝图一样和苏漫分享她对办幼儿园的设想,她的想法,都让苏漫眼睛一亮,有条件实施的,马上就实施了。譬如根据郝乐意的建议,改造游戏室,把普通的游戏间改成了有特点的泥巴室,孩子们想怎么玩泥巴就怎么玩,想往哪儿扔就哪儿扔;还搞了一个手工玩吧,小朋友们可以在老师傅的指点下用斧子锯子和刨子做木匠做机械匠,还可以做厨师更可以当裁缝。总之,所有他们想玩的玩法,在这里都可以玩,至于辅导老师,都是有技术特长的爷爷奶奶们,在家或许因为环境限制,他们不能带孩子们这样玩,但是幼儿园有专门的玩吧,就可以了。自从苏漫在幼儿园门口贴了招聘手工老师傅的启事,每天都有好多爷爷奶奶抢着来报名… 因为和苏漫相处得好,郝乐意把关于幼儿园的梦想,都付诸在了格林幼儿园。苏漫很感动,甚至说等将来她做不动了,就把这幼儿园传给郝乐意,因为杨林的儿子对幼儿教育不感兴趣,拿到手很可能就会转手卖掉。而她的女儿徐一格呢,虽然从小就没缺着她钱花,可她对钱有种病态的依恋,因为这,连男朋友都没有,没钱的,她怕人家爱的是她的钱,有钱的又看不上她,条件不上不下的,她又嫌不够帅,对金钱过分贪婪,是做教育业最大的忌讳,也会因此而把教育做成商业,这就不是办教育,而是展览耻辱了。 苏漫说,人活一辈子不能赚钱了事,也更不能以赚钱传给子孙们为荣,多少总要做点事,往伟大里说就是为人类做点贡献,有大能力的人做大贡献。她没大能力,就做点小贡献,她有一个隐秘的理想,那就是把格林幼儿园办成像国外的常春藤大学似的,多少年以后,在中国的青岛,有个著名的格林幼儿园,它不以赚钱为己任,是公益性质的,所有利润都投在幼儿园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上,那该多美啊…每每苏漫和郝乐意说这些的时候,都带着一脸那么纯粹那么安宁的神往,会让郝乐意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颗心,闪耀着光芒,这个世界的未来,也是那么的温暖而明亮。 对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个好人,郝乐意的尊崇,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这个世界之所以让人如此的贪恋,都是因为这些好人把这个世界装点得如此美丽。 幼儿园越来越有特色了,郝乐意曾向往过的局面果真出现了。每天下午4点开始,家长就可以来幼儿园接孩子了,可是,每天都会有小朋友把着幼儿园的大门哭着不肯回家,看着这样的场景,郝乐意的眼睛潮湿了,这就是她理想中的幼儿园。 格林幼儿园的口碑渐渐响亮,几乎每天都有家长来问是否有名额接纳他们的孩子,苏漫除了抱歉还是抱歉,幼儿园的蒸蒸日上,大大超乎了她的预料。她对郝乐意也更是看重了,不止一次地说,如果她想实现理想,格林幼儿园就不能托非所人,不能任人唯亲,说着,她就会意味深长地看着郝乐意。 郝乐意总是谦和一笑,不多言不多语,也不接茬。说对,显得像是自己对幼儿园有企图;说不对,她又明白苏漫说的是事实。 苏漫也明白,作为郝乐意,对她这些话的反应,也只能如此了,所以她索性也不多强调,觉得强调多了,好像卖干巴人情,哄着郝乐意给她卖命似的,索性聘郝乐意做园长,理由是她和杨林打拼了大半辈子,也该享受一下人生了。她和杨林早就商量过,等她找到妥实的人管理幼儿园,杨林就结束手头的工程,不再接活,休养一阵就先自驾游遍中国,再游遍世界,享受人生。 后来,当郝乐意回忆起过往,那段时间应该是她婚姻中最祥和最温暖的一段时光,她因为生育而有点走形的身材,又慢慢恢复了。马跃在期货公司做得貌似前途光明,虽然股市熊起来没完没了,但期货市场还可以,因为给马光远cao作得不错,马光远又陆续给他介绍了几个朋友。委托的客户多了,意味着佣金赚得也多,那阵子,他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下班回家以后,也整夜整夜地盯在电脑上分析行情,画走势图,郝乐意怕他熬不住,劝他不要这样,他就一句话“为了让我们的马郝多可以有资格当纨绔子弟。” 每每听到这句话,郝乐意就有想哭的冲动,觉得自己既幸运又幸福,所以才遇上了马跃。周末,她会把伊朵放在她和马跃中间,看天窗外的天空,喃喃说我真的很幸福。 马跃就捏捏她的脸。 她看着他笑,马郝多在他们两个的身上爬来爬去,郝乐意的幸福,不在于马跃赚了多少钱,而是知道马跃在为了她和孩子努力。 这样的幸福时光,到底维持了多久?一年? 差不多一年,从伊朵出生到一岁。 在期货市场待久了,马跃的胆子越做越大。2009年春天,他迎来了人生历史上的第一场全盘覆灭。那会儿,踌躇满志的马跃,自认为在期货市场摸爬滚打了小两年了,还没怎么失过手,cao盘交易的一年来,赚了六十多万的佣金,握了六七个资金雄厚的客户,在研究了一番市场行情后,他几乎把所有的资金都压在了小麦上,然后信心百倍地等着暴仓。 有段时间,行情平稳得让他以为是不是电脑坏了,再然后是整个行情开始下滑。 一开始他无所谓,在期货交易这行待久了,除了赚钱,还有这上上下下的享受,可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