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御用闲人_第两百一十七碗全军出击目标上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一十七碗全军出击目标上京 (第2/3页)

强,将军遣我回京。请朝廷速发援兵!”

    这位金将说完之后才发现,瓜尔成都状若痴呆,双目无神,似乎魂游天外。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远在两千里之外的宋军,怎么可能事先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上京东南角?大定防线十几万兵马是干什么吃地?沈王兀术不是在前线吗?

    “不好!本官得马上入宫!”瓜尔成都终于反应过来,连朝服也不及穿,飞快的向衙门久跑去,甚至连右脚上地鞋子也跑掉了。

    天色已晚。夜幕降临,上京一片黑暗,除呼号的风声之外,再无其他声响。瓜尔成都骑着快马,直奔皇宫而去。海陵王不在京城,朝廷没有主事之人,唯今之计,只能请示太后与圣上。

    金国的皇宫,与大宋相比,也就是一个富商在开封府的住宅。占地不过十几亩。宋军兵至龙化的消息,马上传到了太后的耳朵里。金国皇帝年少。不能理事,太后又是一个没主见的妇人,孤儿寡母,一切任人摆布。在听到兵部地上奏之后,这对母子大惊失色,没有了主意,还是在瓜尔成都的提醒之下,才迅速召集在京官员,进宫议事。

    大殿之上,灯火通明,巨大的火把把殿堂映照得如同白昼。身着皮裘,头戴毡帽的金国大臣人行色匆匆,奔入皇宫,太后圣上连夜召集,不知所为何事。近年来,大金帝国流年不利,接连战败不说,国内也是动乱不已。先是旧臣们把持朝政,后来海陵王又发动政变,夺取统治权。相反,邻国大宋却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幽云大军蠢蠢欲动,才开国十几多年的大金帝国,处在极度的高压之下。

    圣上与太后临朝,细心的大臣们发现,少年皇帝脸色惨白,坐在龙椅上琶发抖,太后也是坐立不安,眼神飘忽不定。

    行过大礼后,太后向下叫道:“瓜尔成都,你把前线战事通报于诸位大臣。”

    战事?什么战事?难道前线又打起来了?莫非是传说中地宋军北伐开始了?群臣心中一凛,知道有事发生。

    “是,臣刚刚接获龙化军报。宋军两日之前,突然出现在龙化城外。兵力不祥,宋军本欲绕过龙化,直奔上京,但龙化守将卑工,亲提大军出城迎敌。双方血战半日,各有损失,战事目前仍在持续,卑工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一语既出,满堂皆惊!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宋军在哪儿?在两千里以外的幽云十六州,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我大金国的腹地?前线可有是十几万大军!还有我国最优秀的将领!群臣像炸开锅一般,议论纷纷,殿头值事官连叫四声肃静,大臣们却是充耳不闻。

    “事情不太对啊,两千里的距离,宋军是怎么过来地?”有大臣百思不得其解。

    “本官私下听说,宋军骑兵是精锐之师,得了幽云十州后,那王钰大兴马政,估计大定防线已经被攻破了。”这位大臣忧心忡忡。

    “唉,国难当头啊,女真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这时。年仅十八岁地皇帝见局势控制不住,欲哭无泪,哀声问道:“列位大臣,如今宋军兵临城下,众爱卿可有退敌之策?”

    问题一出,下面一片沉默。原来的旧臣还没有从政变的恐怖中走出来,不敢妄言,而完颜亮的党羽因其不在京中,也不便发表意见。

    那太后见群臣默然不语,责问道:“众爱卿都是追随太祖太宗东征西讨地元勋。如今敌军兵临城下,何故沉默?国难当头,难道就

    个忠臣么!”

    众臣面有惭色,良久,一人起身奏道:“圣上,依老臣愚见。各处兵马都未见动静,只有龙化一处报急。由此可知,宋军并非全线进攻。这支宋军,当是孤军深入无疑。如今龙化告急,仪坤离龙化最近,不如调仪坤兵马火速救援,是为上策。”

    “不错!仪坤有沈王千岁一手缔造的重骑兵拐子马。平原作战,以一挡十!请圣上降诏。星夜调仪坤兵马驰援龙化。”几位大臣起身附和。

    瓜尔成都坐于下面,一言不发,调动兵马,这得有我兵部明令,如今海陵王不在京中,自己担不起这个干系啊。

    那少年皇帝是个没主意的人,听大臣如此建议,便侧过头去询问太后的意思。太后心知完颜亮不在京中,调动兵马。需有瓜尔成都同意。

    “瓜尔成都,你任职兵部侍郎,一切兵马调动,需有兵部明令,你意下如何?”

    “臣,臣不敢妄议,海陵王不在京中…”瓜尔成都刚想推脱。

    “莫非要等宋军打到上京!海陵王不在,万事当由圣上裁决!你想侍权抗旨不成!”一班老臣纷纷起身训斥,瓜尔成都顿觉为难。

    左思右想,如今宋军打来。内部矛盾暂时可以缓一缓,先且退兵再说。龙化仪坤两个州。有金国精锐部队七万有余,上京有兵马三万,十万大军退敌应该不成问题。一念至此,便起身言道:“既是圣上明诏,臣遵旨便是。”

    众官松了一口气,真是多事之秋啊,大金国风雨飘摇。

    “太后,圣上,臣以为,不但要发兵退敌,上京方面也应该作好应急准备,万一战事不利,上京顿成孤城,得想好退路。”一人突然高声叫道。

    众人侧目视之,乃太宗皇帝旧臣,胡沙虎。他本统领大军,防御蒙古,因为接连失利,又是太宗旧臣,完颜亮掌权之后,将其削去兵权,召回朝廷挂了个虚衔。本欲加害,但此人在军中威信极高,太宗完颜阿骨打起兵,此人便是先锋,号为“飞虎将”

    太后皇帝见胡沙虎发言,同时问道:“爱卿有可对策?”

    “回太后圣上,宋军远征来此,必是有备而来。我军所依仗者为骑兵,臣虽从未与宋军作战,但久闻其骑兵深得当年辽军战法,再者装备精良,士气高涨。若前线战事不利,宋军兵临上京,太后与圣上便退无可退。以臣之见,莫如…”说到此处,这位典型的女真大汉顿了顿。

    “爱卿有话,不妨直说,事态严重,不必有所顾忌。”太后心知其身份特殊,有所忌讳,遂出言开导。

    “莫如暂时放弃上京,请太后与圣上,携带兵马大臣,往黄龙府暂避。”胡沙虎语出惊人。黄龙府在辽国时期,就是最重要地六府之一,有重兵防守,城池坚固,历史上岳飞有句名言“直捣黄龙”便是说的此处。

    这办法干系太大,太后与皇帝一时没有主意,但大臣们却如一锅沸粥般争论起来。放弃首都,会动摇国本,影响军民士气,被视为一种“投降示弱”的举动,怎么能轻易施行?历史上,若非万不得已,哪个朝代都不会放弃自己的首都。

    胡沙虎也是一员名将,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提出这个意见,有他自己的考虑。如今完颜亮当权,慑于他往日地威名,不敢取他性命。但早晚有一天,必加害于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