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御用闲人_第一百四十三碗王钰来历之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碗王钰来历之谜 (第3/5页)

王钰能有今天?现在翅膀硬了。翻脸不认人了,哼哼…”童素颜最怕听到的,就是这种话,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只能报之以沉默。父女二人半晌无言,各怀心事,良久

    童贯问道:“听说他最近张罗着要出兵西夏,有这回

    “是的,官人他准备出兵讨伐西夏,要东起太原,西到兰州,先搞一次什么实兵演练,女儿也不太清楚。”父亲是枢密使,掌军务,他过问这件事情,也是情理之中的,是以童素颜没有多想。

    童贯听罢,捋须沉吟,按说以王钰向来地行事作风,他应该不至在这个时候就急着出兵灭亡西夏吧?现在新的土地法刚刚颁布,国家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正处在黄金发展时期,万一战事不利,可对建设有很大的影响。

    “他真的准备这个时候出兵西夏?他手下那些文官武将没有异议么?”童贯又问道。

    “听说将军们倒是摩拳擦掌,准备一展身手,可是朝中大臣多有反对者。昨天吏部李大人曾经到过王府,极力反对,触怒王爷。”童素颜如实回答道。

    童贯听到此处,似乎来了兴趣,又追问道:“哦?怎么个触怒法?”

    问到这会儿,童素颜有些奇怪了,父亲为何对这件事情如此感兴趣,甚至连细节也不放过?但这些官场上地事情,不是她所能够理解的,仔细回想了一下,便将昨天地事情详细地告诉了童贯。

    “他真说过迟早有一天要杀了李纲?气在这样?”童贯似乎还是将信将疑。

    “是的,官人最近有些反常,似乎,不太听得进去不同意见了。”童素颜轻描谈写,并没有将昨天王钰对她的冷落讲出来,她怕父亲会替她担心。

    童贯听完以后,坐在那边久久无语,一味的出神,童素颜还叫几声,他方才答应。此时,有童府下人在亭外禀报道:“老爷,客人们都齐了,请您出去。”

    “哦,知道了。”童贯似乎还魂游天外,应了一句,却不见起身。半晌之后,对童素颜说道:“女儿,一家人不用客套,你心意尽到就行了,赶紧回王府去吧,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你现在是王家地人。”说罢,匆匆而去。

    童素颜忽然感觉十分失落,这到底是怎么了?丈夫似乎对自己有些不满。现在连父亲也赶着自己回家去。这两个人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童府正厅上,童贯正襟危坐,接受众人拜寿,今年的寿诞冷清了许多。宾客们也感觉有些尴尬,气氛有些怪异,童贯处之泰然,拜寿完毕后,便摆开宴席。来地宾客里,多是他的门生故旧,这些人多年受童贯恩惠。许多还是得到了他地提拔,才能身居要职。是以,在如此敏感的时期,仍旧不愿避嫌。

    “内侍省都知李吉,李公公到!”门人一声吆喝,众人无不吃惊。李吉?他来干什么?

    童贯也感觉有些意外,慌忙迎出厅去。只见黄衫小帽,手执拂尘的李吉,带着几名宦官步入童府,童贯迎上,互相施礼。

    “老寿星,奴才今儿来讨杯酒吃。您不会介意吧?”李吉拱手笑道。

    童贯哈哈大笑:“李公公说哪里话,您是稀客。老夫求之不得,请请请!”说着,便执住李吉的手往里拖去。

    “且慢,还是办完公事再吃酒不迟。”李吉未动,朗声笑道。童贯脸色一变,公事?李吉是宫内的都知,他出行,多半是代表皇帝,莫非…

    李吉侧过身。从身后小太监手中接过一样东西。厅下众官见状,以为出了什么变故,全都拥了出来,围满了院子。

    “今日早枢密相公寿诞,陛下特御笔亲书,赐下墨宝,为老大人祝寿!”李吉说罢,将那副卷轴展开,只见“柱国之臣”四个大字,龙飞凤舞。虽与先帝字体相似,却是只得其形。不得其神,逊色许多。

    众官一见,纷纷向童贯道喜,天子亲赐墨宝为他祝寿,这是何等的尊宠!

    童贯这才放下心来,跪拜于地,口称谢主隆恩,接过墨宝,再三道谢。李吉笑道:“老大人劳苦功高,于国家社稷建树颇多,满朝文武,也只有您才能当得起这四个字啊!”众官闻言,纷纷附和,童贯喜气洋洋,一扫先前的沉闷气氛。

    “公公,这圣上墨宝是小王…”李吉身后一名小太监,见他绝口不提这副天子墨宝是王钰专门向圣上求来给童贯祝寿地,出言提醒道。

    李吉突然扭头,狠狠盯了那小太监一眼,后者一见,低头垂目,再不敢多言。童贯将李吉请入厅中,让他坐了上首,十分客气。他与李吉一样,同是宦官出身,所以惺惺相惜。

    天子赐来墨宝祝寿,给童贯的寿宴增添了几分喜庆,不似先前那般沉闷。众人把酒言欢,一醉方休。宴席之后,众官拜别,童贯也不挽留,遣管家送出门外。

    李吉却不急于回宫复旨,仍旧滞留童府。童贯见他不肯走,想必还有事情,于是请他到书房一叙。

    分宾主坐定,下人奉上茶水,童贯摒退奴仆,端起茶杯笑道:“这茶是金环巷有名的雪罗茶,醒酒最好不过,公公,请。”

    李吉喝得满脸通红,意犹未尽,抿了一口茶,笑道:“枢密相公今年寿诞怎地不如往年热闹?”这倒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过童贯并未生气,淡然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老夫风烛残年,往日奔走我门下地故旧,多投奔他人,这也是人之常情嘛,奈何不得,奈何不得,哈哈。”

    李吉却是笑不出来,侧头瞄了他一眼,话里有话的说道:“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想老大人当年何等威风,总领陕西六路大军,击破横山,造成西夏如今强弩之末的态势。若依着老奴的看法,封个王也不为过,呵呵,却不想,倒是丞相先封了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