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三-四碗幽云动极品御用 (第2/5页)
。批准了他地请求,给了他高度的评价,同时晋升他为楚国公,仍按原职给予俸禄,使其安享晚年。 吴用的辞官,意义非他人可比。他是王钰嫡系中,第一个交出权力。自愿退隐的人。他一带头,京师卫戍区指挥使关胜,也递来了辞呈,理由也是如出一辙。据传言,关胜亲自登门找过吴用,后 他。王上有意将中央决策机构年轻化,这个时候。作该懂得进退。 王钰也批准了关胜地请求,恩宠有加。但奇怪的是,关胜一卸任,他马上安排了徐宁接任京师卫最高军事长官。可兵部尚书这个职务,一直空着,暂由兵部侍郎张浚代行尚书职权。并没有像吴用建议地那样,任命韩毅。 只因这两个人事变动,都是极其重要的职务。一时间大臣们都在私下议论。甚至有人传言,兵部尚书,掌管全**务,王上是绝对不肯把这个位置安排给一个非嫡系的官员。最有可能的,便是从河北召回一位亲信,走马上任。其中,林冲地可能性最大。 “谁在传?”书房中,王钰正在批复奏章,听耶律南仙一提起,一下子就把笔扔在桌上。 “具体是谁还不得而知。不管传出这个谣言的人,用意可不太单纯。”耶律南仙提醒道。 “当然不单纯。他要说出的意思,就是我王钰任人唯亲,只要不是最早跟随我的官员,一律不用。传本王的话给枢密院刘三石,查查,是谁在造谣生事。有些人,就是惟恐天不乱。”王钰说罢,重新拾起笔,继续批复奏章。 一边批复,一边还念念有词:“大理国要内附,这有点难办啊。中原一直和大理保持着友好地关系,如今大理段氏这么来一下子,倒叫本王为难了。高丽国也是,自己的官员自己不知道培养,添什么乱嘛。” 耶律南仙此来,本是询问兵部尚书空缺一事,此时见王钰绝口不提,遂旁敲侧击地问道:“王上,对韩毅的处置,您有方案了么?” “差不多吧,城外军队的指挥权,本王已经下令交到岳飞"qzone"。 听他这个意思,好像不打算砍韩毅的人头,耶律南仙其实早就收到了消息,知道他去城外军营见过韩毅,想必已经把那件事情说出来了。 耶律南仙是力主杀一儆百的,此时见王钰并无此意,又想劝劝他。但没等她开口,王钰已经问道:“怎么?咱们的女诸葛有异议?” “王上,防微杜渐总是没有错地。再加上北伐在即,必须给前线将领们敲响警钟。否则,将来这些将军们立了战功,恐怕就…”耶律南仙素来谨慎,再加上出身行伍,对手握兵权的将领,总是十分小心。 “敲打敲打是没有错,但也得分火候,分人。韩毅是我亲"qzone"放到一边,显得那么的漫不经心。 “那王上真的打算把他任命为兵部尚书?”耶律南仙终于忍不住,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她话音一落,王钰手中的笔也停了下来,抬起头,看着她,似笑非笑的问道:“南仙啊,难不成你想当吕后?”吕后,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刘邦死后,这个女人把持朝政,大杀功臣,历史上恶名远播。 耶律南仙被这句话说得愣住了,随即轻笑一声,哼道:“即便我有这个心思,那也得要王上变成圣上才行啊。夫贵妻荣,王上你要是没那个心思,我也是干着急。” “哈哈!”王钰闻言大笑,放下手中毛笔,走出文案,上前搂住了她。“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韩毅这个问题上,你地判断有误,要敲打前线将领,不一定非要砍人头。兵部尚书本王已经成熟的人选了,至于韩毅嘛,封王不变,我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只是他的职务,很费脑筋,有了王爵。安排什么职务好像都低了。” 耶律南仙明白他的意思了,对韩毅的惩罚,只是解除他地兵权。这根本就不是惩罚,而是在保护韩毅。虽然对王钰的作法仍旧保留意见,但耶律南仙马上开动脑筋,帮忙想着韩毅今后的位置。 “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位置给他,兵部尚书王上已经有人选了。三衙太尉也没有出缺,即使是安排他作金吾卫大将军地闲职,可对于王爵来说,好像也小了。”耶律南仙摇头道。 王钰放开了她,一阵沉思之后,忽然说道:“本王想起一个典故来。前些天看史记。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远征归来,战功赫赫,为了表彰他二人的功绩,重新设立了一个官职,叫作大司马。” “这倒是个办法,设立大司马为最高军职,但没有实际职权,仅作为一种象征。把他高官厚禄养起来,也算是对他格外施恩了。” 王钰点头:“不错。是这个意思。唉,希望韩毅能明白本王地苦心。” “他不明白又怎样?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耶律南仙冷笑道。 “哎,这话不能乱说,低调,低调。”王钰笑容满面。这两口子正说着,书房外响起王府大总管的声音。 “启禀王上,韩世忠到了,兵部送来的人也到了,王上是否赐见?” “原来人选就是他呀。难怪。”耶律南仙一听到来人名字,就明白王钰先前的话了。 王钰一时没有表态。喃喃自语道:“韩世忠倒是要见一见,那个乔锐嘛…”说到这里,他对耶律南仙一招手。后者一见,附耳过去,王钰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几句什么,耶律南仙频频点头,随即步出了书房。 靖王府地花厅中,韩世忠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表面上稳如泰山,心里实则乱如麻。 他的身份很特殊,原来是徽宗旧臣,长期在外带兵。徽宗死,钦宗继位,王钰独掌大权,康王赵构举兵反叛,韩世忠的部队,就在叛军之列。后来王钰亲自率军南征,迫使赵构称臣,但军队仍在。 几年前,赵构与小梁王柴桂同时举兵,反对王钰,王钰一怒之下,派遣大军,誓要踏平江南。韩世忠的部队,主攻江南东大营,打得镇三山黄信,临阵脱逃,攻破东大营。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