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二碗王钰的苦心 (第3/4页)
“写!”韩毅放声大喝。岳飞大哭,他知道,韩毅此 想保住他。如果自己上奏揭发,当初自己持王上手谕韩毅已经出发,未加阻止这一条,也就不成立了。如此一来,就不会受到军法处置。 可自己怎么忍心,让一位对国家忠心不二,浴血奋战归来地大将,独自赴死?如果韩将军一死,那将士们可就寒心了。 “你倒是写啊!等死啊!”韩毅大怒。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声让韩岳二人面如死灰地呼声:“王上驾到!” 韩毅只觉一颗心暗暗的沉了下去,完了。一切都完了… 帐帘掀处,锦衣华服的王钰踏入了营帐,一见帐内的情形,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道:“咦,这是哪一出?韩毅啊,你这个架势,是要抹脖子?” 韩毅慌忙收了宝剑,与岳飞二人同时拜了下去:“臣韩毅,岳飞,叩见王上!” 王钰颇有深意地看了他二人一眼,也未叫免礼平身,径直走到了上首,坐了下去,目视底下跪着的两人,话中有话地问道:“二位将军,这两天等得有些心烦了吧?你们一定在想,朝廷的封赏,怎么还没下来,对么?” 岳飞见王钰驾到,已经打定主意,要当着王上的面,说明这件事情,以求得对韩大人地宽恕。此时,见王上询问,忽然抬头,就要发言。 不料,韩毅抢先一步,大声说道:“王上,臣韩毅,犯了死罪!请王上发落!” “哦?这话从何说起?上将军远征金国,俘虏金国皇帝,从幽云出发,深入敌国千里之遥,歼灭敌军六万余众,正所谓劳苦功高,朝廷正要大加封赏,为何说自己犯了死罪?”王钰明知故问道。 韩毅抱定必死之心,再无忌讳,直言道:“王上容禀,罪臣韩毅,于大宋绥靖四年四月,未经请示,擅自调动四万骑兵,及大批军用物资,出居庸关,北击女真。后来岳飞带王上手谕赶来,极力劝阻,罪臣一意孤行,挟持岳飞于军中。此事是罪臣一人之过,与他人无关,王上按军法处置。” 岳飞在旁边听得心头大急,这事岂是韩毅将军一人所为?他独自揽下责任,自己岂能坐视不管? 一念至此,大声说道:“王上,事实不是这样,请容臣…” “岳飞,这里没你说话的份!给本王住嘴!”王钰突然厉声喝道。岳飞一愣,没想到王上如此严厉。 可韩毅却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王上制止岳飞发言,用意也是要保住他,不让他承担责任。这下,自己死也瞑目了。以自己一人之力,独自承担责任,不连累他人,可以问心无愧。 王上英明,能体会臣下的苦心,也不臣当初临阵倒戈。国家有此明主,可谓万幸。 喝止了岳飞,王钰问道:“韩毅,你在军中数十年,可知擅自调动数万大军,是什么罪过?” “回王上,满门抄斩。”韩毅如实回答道。 “那你要让本王如何处置你?”王钰面无表情的问道。 “请王上按军法处置,但罪臣临死之前有个请求。”韩毅心知必死,也就不用再管什么礼法。 王钰盯着他看了半晌,点头道:“说吧。本王尽量满足你。” “谢王上,罪臣请求,将此次出征归来的一万余军队,独立编制,挑选合适地将领统帅,在将来地北伐,以至日后的战争中,为国家,为民族,为王上。再立战功。” 王钰似乎有些意外,试探着问道:“你就不求求别的?比如,让本王赦免你地父母双亲?或是妻子儿女?” 韩毅面不改色:“臣犯的死罪,不敢为自己求情,连累父母,是罪臣的不孝。但罪臣不敢因私而废公,坏了王上地军法。” 王钰沉默。大帐里落针可闻,岳飞在旁边急得不行,可王上又不让他说话。看来韩将军这条命是保不住了,可他为什么不替自己的父亲妻儿求求情?留下点血脉也是好地啊! 想到此处,岳飞也豁了出去,冒着触怒王钰地危险恳求道:“王上!韩大人纵然是死罪。但请念在他有大功于社稷的份上,赦免…” “出去!”王钰喝道。 “王上!”岳飞还不肯走。 韩毅生怕牵连到他。厉声喝道:“岳飞!王上命你出去!你想违抗军令么?” 岳飞抬头望了望王钰,又看了看韩毅,瞬间泪流满面,狠狠咬了咬牙,步出了营帐。他怎么也弄不明白,一向宽仁地王上,怎么会变得如此冷酷而严厉。如果他知道,王钰与韩毅都是想保住他,不知会作何感想。 岳飞一走。王钰松了口气,从上首起身,踱步至韩毅身边:“起来说话。” “谢王上。”韩毅起身道。见王钰还望着帐外,大着胆子说道:“王上,岳飞此人,武艺出众,韬略娴熟,如果加以栽培,将来必成大器。只是现在,还嫩了一点。” “自己死在临头。还有闲心替别人说情?”王钰似乎很不满。 “王上,罪臣自知必死。但韩毅死不足惜。岳飞这个人才难得,希望王上能重用于他。”韩毅不愧是个忠义之士。 王钰扭头盯了他一眼,不轻不重的说道:“韩毅,本王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身为宋军高级将领,从军数十年,知法犯法,真地不怕掉脑袋么?” 韩毅闻言苦笑,良久无语,半晌之后,方才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