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碗极品御用闲人杀王钰 (第4/5页)
年,权且记下这一次。”众将见枢密相公领了头,纷纷起身 师道求情。 他们或许都忘了,王钰也是个倔脾气,你越顶他越来气,见这么多将领都替种师道求情,更是下不了台。 “将种师道拉出堂外,重责一百,谁敢替他求情,休怪本王翻脸不认人!” 白虎堂外,种师道被扒去军服,缚于柱上。却是凛然不惧,神态倨傲。众将环立于四周,而王钰则坐于正前方。一名身长八尺,虎背熊腰的士卒,大冷天光着膀子,提着一条皮鞭,等候着王钰军令。 “本王治军,向来严谨,令行禁止,不得有违。众将官,都睁大眼睛看看,这就是榜样!”王钰目露凶光,众将面面相觑。无不胆寒。恩威难测啊。 一声鞭响。那士卒抡开了膀子,一鞭重似一鞭地抽在种师道身上。可怜呐,种师道年事已高,又只着单衣,一鞭下去,那血就浸透出来。不到盏花时间,整个上半身都血水浸透,当真惨不忍睹。 种霸立于王钰身侧。委实看不下去,种师道怎么说也是他地伯父。为国家征战多年,战功赫赫。王爷怎么能就凭那么一点小事,就下此重手?见场中,伯父显然已经快支撑不住。种霸横下一条心,蹬蹬几个大步走上前去,刚要下拜。 “种霸!”王钰声色俱厉。手指种霸。“你敢为种师道求情!” 种霸尚未开口,只见王钰身侧,关胜。董平二将。都朝自己使眼色。示意自己不要在这个时候火上浇油。可伯父正在受苦,自己岂能坐视不管?思之再三,还是硬着头顶说道:“王爷!请念在种老将军并非有意的份上。罢手吧!”说罢,连磕三个响头。直磕得头破血流。 王钰气得脸色煞白,一时说不出话来。种霸见他不表态,于是磕个不停。不一阵。一张国字大脸上,满是鲜血。众将不忍再看,无不掩面嗟叹。 “王爷,手下留情!”关胜站了出来。 “请王爷法开恩!”董平也站了出来。随即,徐宁。宗泽,岳飞等将,纷纷出来求情。有道是众怒难犯,王钰深深呼出一口气。缓缓起身,看了场中地种师道一眼。拂袖而去。 经种师道事件这么一闹,王钰又不见发兵讨夏。军中将领多有怨言,但一想种师道地下场,谁还敢去他面前进言? 就在此时,从西夏传来消息。夏王李乾顺,向金国求援。被完颜晟以刚刚与大宋缔结友好盟约为由加以拒绝。西夏震动,人人自危,朝中大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主战者,慷慨陈词,要与西夏同存亡。誓与宋军决一死战。并建议收缩防御,以集中力量。背靠贺兰山,给来犯地宋军以迎头痛击。同时,向声势日盛地西辽国借兵,共同抗宋。 主和者认为,王钰此次提百万雄师攻打西夏,无非就是为了报去年太原之仇。建议向宋投降,交出去年领军攻打大宋地将军李则,称臣纳贡,以免除西夏兵祸之灾。 李乾顺左右为难,李则听闻消息,入朝面君,痛陈利害关系。言西夏人人可降,惟独夏王不可降宋。若降宋,位不过列侯,车不过一驾,祖宗基业,丧失殆尽。李乾顺从其言,决意拼死抵抗。派出使臣,携巨资入西辽,向耶律大石借兵抗宋,并许以割地,岁币等条件。 “耶律大石?哈哈,我倒真有些想他了。南仙啊,我早说过,你父亲是一代枭雄。看看,短短时间,征服回鹘诸部,建立西辽国,版图比西夏还大。你现在可是货真价实的公主了。”王钰接获军报,对身后地耶律南仙笑道。 耶律南仙正替他捶着背,听他这么说,淡然笑道:“当年上雄城前,一箭射来,便已断绝父女情义,还谈什么公主?” 王钰又把军报看了一遍,连连叹息,早在出使辽国就看出来,耶律大石这个人不简单。没想到,他以能一人之力,独挽狂澜,又把契丹人地旗号竖了起来,居然在中亚成了军事强国,厉害,当真是厉害。 耶律大石,既然继续以“辽”为国号,想必对中土是念念不忘,现在西夏向他求援,他会来发兵么? “哎,南仙,我岳父最近有什么动静没有?”王钰突然问道。 “没有,谨言慎行,深居简出。”耶律南仙回答道。 “他老人家倒是沉得住气啊,哼哼。”王钰冷笑道。网已经铺开了,现在,就等着鱼儿撞进来,但以童贯地精明,他会不会看出破绽? “不过,种师道被王爷鞭笞,卧病在床,军中将领,很多都亲去看望,惟独枢密相公没有去。”耶律南仙说道。 这不是欲盖弥彰么?种师道是童贯地老部下,他去看望,那也是合情合理地,却偏偏搞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看来岳父真地是老了,不复当年威风了。 叫耶律南仙取过地图,王钰仔细在图上看了起来。女真在北,是大宋最大地威胁,党项在西。现在是江河日下。就算李乾顺锐意改革。也不过是回光返照。原先地回鹘诸部,现在都效忠耶律大石,投到了西辽国门下。吐蕃大理臣服于宋,东面高丽已经称臣,日本尚不足惧。 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着,耶律南仙看了看,那是金国境内,呼伦湖。贝尔湖一带。 “南仙,你知道谁是大宋最大地敌人么?”王钰仔细盯着地图。随口问道。 “如今天下态势,应该是女真人吧?西夏已不足惧。惟有女真人兵强马壮,国力雄厚。自灭辽以来,局势渐趋稳定。完颜晟厉兵秣马,其志不小。”耶律南仙回答道。 笑着摇了摇头,王钰指着呼伦贝尔地区说道:“是这里。他们才是中原最大地敌人。”历史上,铁木真在这一地区,统一了蒙古诸部。建立了强大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