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淮河流水 (第2/5页)
么一回事?”II 少年开始快速地说明,声调异常地高昂。他说这些人全都是被称为盐贼的无赖,还说了这些人准备要袭击运官盐的船只,正巧为其听到之事。 话还没说完,男子们的怒声一喊,就抓向少年的肩膀和手腕。令人不可置信地,陈庆之迅捷地行动了!也许是他一开始拔剑时的表情和态度所给的错误印象吧!在一声惊叫之后,陈庆之已经制住g了带头的男子。 “三军要先夺其帅!”’陈庆之以剑尖指着男子的下颚。 “…这是说,无论敌人有多少,只要将指挥者制住,自然就对我方有利了。很好,离开那位少年!” 男子们面面相觑着。 “很不好意思,我的武艺实在是非常差劲。只不过,再怎么说,刀剑可是不长眼睛的!” 颚下拨制的壮汉头领点了点头: “照他说的话做,确实是他胜了!” 男子们再度互看了一眼,然后才-一放手,让少年恢复了自由之身。少年在调整了呼吸之后,向陈庆之行了一礼。 “哎呀!你的礼还是行得太早了一点,事态会变得如何还不知道呢!” “你说得没错!” 突然之间,男子将陈庆之的身子一拐,他只用了左手,可见其臂力不小。陈庆之被丢到草地上,尽了最大的努力才没让剑脱手。 “大家上,把这两个人丢到淮河里去好了!” 正当男子怒号时, “那边在吵什么!” 出现了别人的声音。全员在左右张望了一下后,发现一队约八十骑左右的骑兵团迫近。而在看到了最前头那穿着银色光亮甲胄的年轻武将后,陈庆之高兴地笑了起来: “呀,是元直殿下呀!还麻烦你出来迎接,真是不好意思!” …就这样,事情终于告一段落。陈庆之和少年受到了保护,而那些盐贼则都被抓了起来。 “现在我已经可以好好地向您行一个谢礼了吧广 少年一礼道:“非常感谢您解决了小弟这次的危难!小弟姓祝,字英台。” “不用这么多礼啦!” “非常冒昧地请教,您…?” “你是想问我是否真的是武威将军是吗?” “呃…是!”“啊,不用紧张啦!”陈庆之笑着挥挥手,给人一种开朗的印象。 “其实连我自己到现在也都不太能相信呢!既非门阀,又没什么功绩的一个年轻人居然是个将军,真是成了世人的笑柄了!” “没有这种事!好了,我父亲还在等着呢,子云殿下!”元直笑道。 他虽较陈庆之年长十岁,但却以同辈的友人身份与之交往。元直为字,姓名则是韦放。 “不,一定是的!确实是太过了!就像现在,如果不是元直殿下相救,还不知会出现什么样的丑态呢?” “还好赶上了!子云殿下就是喜欢一个人行动,所以父亲命我一定要前来迎接才行!” “真是太惶恐了!对了…” 陈庆之看向被捕的盐贼们,并问了带头男子的姓名。 似是很不屑似的,男子回答道: “我姓胡,名龙牙!” “哦,胡龙牙?名字不错嘛!”陈庆之有所感似地看着这名男子。 “气势也不错,腕力也不错!只不过,强夺官盐、或是将人丢进淮河都不是什么好事就是了!” “够了!你别再说这些有的没有的了,要就赶快把我杀了!” “要在这儿就斩了他们吗,子云殿下?” 对韦放所说的话,陈庆之摇了摇头: “不!不要!” “不需要你的可怜,快杀了我吧!” “我不是可怜你,而是为大局着想!” 陈庆之站在胡龙牙的面前,提高了声音说道: “司马一族,也就是晋朝失去统一两百二十余年,天下南北分裂。而今北方的魏朝,无论兵力财力均十分隆盛,准备引领大军南下,意图并吞本朝。在危机迫于眼前的此时,梁的同胞之间岂可以流血呢?” 胡龙牙将大开之日闭上了。看到这儿,祝英台开口问道: “所谓的大军,请问大概会是多少人呢?” “百万!” “百万…?”祝英台再也说不出话来;而胡龙牙亦双眼圆睁。陈庆之轻笑道: “不过,魏军所称百万是太夸张了,你们不用担心!照我子云所估计,最多只会有八十万而已。” “八十万也是了不起的数字呀!” “但已经比百万少了二十万了!虽然我方的兵力更少,但只要这边这位元直的父亲,也就是姓韦,名睿,字怀文的这位将军依然健在,那即使魏军百万也没什么好恐怖的!” 陈庆之拍着胸保证,而韦放则只有苦笑着说道: “子云殿下,够了吧!父亲还在等着你呢!” 这是时代为南北朝,梁武帝之治下.天监五年(西元五O六年)的事情。III 平定了三国的动乱之后,晋司马炎统一天下,为西元二八O年的事情。然而,在经过平和的十数年后,发生了“八王之乱”天下再度卷人战火的漩涡之中。由于北方剽悍的骑马民族间人中原,数百万的汉人为了逃避战火而南渡长江,于江南再兴晋朝。而这个晋朝又被刘裕的宋所篡,来则为萧道成的齐所夺。 另一方面,在北方制压了大小无数国家的魏则统一了黄河流域。为了和三国时代的魏有所区别,历史上称这个魏为北魏,或者是后魏。就这样,成了南北对立的形式。 西元四九八年,南朝齐第六代的皇帝即位。这名叫萧宝卷的人物,在历史上称之为“东昏侯”因为他确实是昏庸而无能,即位的时候也只有十六岁。 宝卷受亡帝一身的宠爱而长大,完全不知自制心为何物,即使是在父帝的葬仪之中,当一名廷臣因对灵枢低头拜礼而使得头巾落下、露出其光秃发亮的头颅时,他都能够捧腹狂笑起来,完全不顾葬仪中严肃的气氛。 即位后,宝卷几乎不管国务,只是和侧近一同沈于酒池rou林之中。本来父帝即考虑到宝卷的年幼而指名了六位重臣负责辅助宝卷,这六人被称为“六贵人”然而他们却对宝卷昏庸的行径感到失望,即使是劝谏也无效,因而开始疏远。于是,在宝卷对六贵人进行肃清的同时,六贵人也进行着废立宝卷的行动,陰谋、暗杀和叛乱相继。结果,由于六贵人这方面自己产生了内部斗争,宝卷便逐一将六贵人杀死,确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