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军阵瞬变 (第4/4页)
的战斗近于尾声,随着月夜下敌军的黑色大旗倒折,整个战阵之上无分敌我,全都已知道呼罗珊本部人马此战败亡的结果。我大唐将士固然斗志昂扬,士气更为盛旺,而残余的六千余名呼罗珊本部将士却也心挂主帅安危,虽危不惧,带着不死不休的疯狂势头,向黑色大旗倒折之处拼命冲去! 眼见如此情状,我微微感到自己有点失策,面对狂热的宗教信徒、痴迷的阿布·穆斯林追随者,敌营外的一万左豹骑的埋伏显然已是多余的安排。我双手挥动之下,了结了阿布·穆斯林百名护骑中的最后两人,向一旁掠阵的百骑护从吩咐道:“与朕好生收殓阿布·穆斯林的尸首,不得有误!”便纵马往营外驰去。这百骑的团正为谨慎计,连忙留下两伙兵力(一伙十人,共二十人)cao办我吩咐之事,自己则率着余下八十骑紧紧追随在我的身后。 穿越战阵,满目的断肢残骸,敌营不再如甫入时那么狭小,变得有些空旷起来。我心中忍不住一叹,隐有思绪百端。然而,此时此境不容我驻马感慨,当前最重要的事,是如何减少我大唐将士的伤亡! 心急马疾,纵马之间,我几乎没有作一点停顿,但有阻路的大食将士,我帘遥遥弹指取命,所以我很快便出了营门。 一出营门,我便朝着左豹骑所埋伏的方位凝声传命:“豹骑左郎将刘弘听令,速速提军助战,务必尽扫冥顽之敌!”刘弘可是贴身追随我多日的军中将领之一,此时虽没有见到我身影,却依然可以做到闻声知人,因此,一声之下,只听得轰轰的战马奔驰之声,久已待敌而击的一万左豹骑已经遵令而来。 一万生力军的加入,整整近五万大军对付疲惫的五、六千残兵,真的如同沸水浇雪般地一触即化,这支撑到最后的顽敌的意志再是坚定,纵然再有恨天无柄恨地无环的豪气,在冷冰强大的现实实力面前,也不过似若纸人土偶,显得那么的脆弱。 眼看着一个个呼罗珊本部将士的倒下,我突然感受到了壮士末路的无奈和不甘,心中不觉微微泛起一抹黯然。然而,历来战阵之上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岂能容得一丝心软怜悯?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我此时所做的一切,可都是为了抵御外侮、重振大唐啊!”当东方的天际泛起鱼肚之色的时候,大唐西征将士早已打扫完大战之后的战场,在这原呼罗珊本部人马的大营里休歇多时了。是役,由于我大唐将士步步抢占先机,且首次动用了二千余枚炸弹,进而使得我大唐将士的伤亡甚少,以阵亡二千三百余人、重伤近三千人的代价,全歼近四万大食精兵!而且,大食东侵军马的统帅…阿布·穆斯林也战死于此役,堪称是全胜之战!通过这一战,大唐军队再一次向天下国族证实了自己的实力! 而就在这寂静的黎明,我这个西征主帅的大帐里,却将佐齐聚,正在敲定下一步具体的作战步骤。此前虽已有了整套的作战计划,但随着战事的进行,按照所面临的现实状况,校正已有的作战计划也是非常必要的。 此时,担任车驾检点官的李思成出列而言:“如今,犄角而立的三支大食人马已灭其二,这支叙利亚骑兵的大体方位我军也已知道。以微臣之见,莫若略微改动前计,干脆效仿郊猎之法:五千重骑联合二万右路大军从西北部慢慢逼近叙利亚骑兵;天山、横野、定远各军近三万则同时由东南缓缓进逼叙利亚骑军;陛下,亲统豹骑与八百亲卫居后而行。在叙利亚骑军一有所动时候,陛下立即令二万豹骑快速出击,金军随之发动雷霆攻势,以七万左右的大唐精兵围战六万左右的新降之兵,一定可以尽歼这东侵的最后一支叙利亚骑兵! 而陛下再授予统领六万左右兵马的高大夫可以自由发挥、自主作战的权力,令其趁大食东部空虚之际,对大食发动威慑敌胆的一系列行动,使得整个大食,上至哈里发下到普通的臣民,百年之内,再也不敢有一丝窥觎我大唐山河之心!”我思索了一下,李思成的这番计较完全体现了以众灭寡、以强击弱的作战原则,而且也完全把守在呼罗珊边境的高仙芝独立在外,另作运用,嗯,着实是个好的提议! 当下,我点了点头,说道:“李卿所言极有道理,朕以为基本可行!不过,葛逻禄与拔那汗早有隔阂,此番这两支骑军联合突战大食的吐火罗属国联军,朕心实有些放心不下!虽一时凛于大唐之威,不会有多大的不妥,但时间一长,终会了发一些事端。因此,朕打算由定远军与朕的亲卫营接替划葛逻禄骑军的位置,联合拔那汗骑军扫平整个吐火罗地区所有归附大食的城国,在吐火罗地区的军队和事务就由员司马统带、处理。所以,由东南方向推进的军队,只是横野军、天山军与葛逻禄部的近三万人马!” 梆逻禄很可,能怀有的狼子野心,我不能坐视而不加以理会,所以我不能任由它拥有影响或者把握吐火逻地区一众城国的机会。如今的这一番安排,既使它置在横野军的行列,又位于我挥眈眈的豹骑之前,凭着这些威势来使得它不敢稍有一点异动二心。 况且,吐火罗地区,作为邻近大食的独有地理优势,也正是我大唐由陆地上向西拓展势力和影响的一个战略要地,经营好这个地区绝对是有必要的。而员俶既已熟知整个西域乃至大食的情势,且又才智高深不逊于李泌多少,更是久居边荒之地的人,岂不是正胜任大唐在吐火罗地区的管理协调者的角色? 接着,我目光一扫帐中的诸佐众将,和声说道:“如今战事已定,众聊一夜奔劳征战,也多有乏疲,且退下休歇,明日正午,一俟葛逻禄骑军回返,大军立即按照适才的部署向东北进发!员司马及忠武将军吴瑜楠暂且留下议事!”我虽然放心于员俶的才智,却也想听一听员俶对于主持吐火罗地区的相关想法;而战局瞬间万变,天山军既要与葛逻禄部整军同行,塔室利叶护的心思又令人难以完全把握,为了不致有万一之疏,我也想提示一下天山军的主将吴瑜楠。 众人散去,大帐之中,除了侍立于我身后的玉霜和灵儿之外,只有员俶和吴瑜楠。对于我留下他们的原因,员俶当然最是心知肚明,因此,员俶首先一脸从容地躬身说道:“陛下之意微臣已然清明,总结起来,不过寥寥数字…抚民收心,预为仓营!至于具体所采取的方法,微臣却需因势利导,临机发挥。此际置身其外,微臣一时还未具有借事而为的条件,因此,微臣只能言尽于此!” 好个员俶!他一语之间,不仅道破我日后西拓、将吐火罗做为一大补给站的意图,还更深知其中的应对之道!注目员俶,我嘉许地说道:“有员卿相佐实是朕之幸事!不过吐火罗气候多变,条件艰苦,还望员卿多多为大唐善加珍重!员卿且退下休歇吧!”员俶自是知道我与吴瑜楠尚还有些言语相谈,遂不再多言,唯潇洒地谦礼而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