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4·兵变本能寺_第三章死士赴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死士赴死 (第1/4页)

    第三章 死士赴死

    五月十四日,在鸟居强右卫门潜出长筱城的当晚,德川家康已经进入冈崎城,正在大摆酒宴。他相信织田信长会从岐阜赶来增援,要为信长大军清除路障。但是,直到开宴,他还不知信长是否已从岐阜发兵。家臣们则持不同意见。

    “我想信长肯定会来,他一定会和上次在高天神城时一样,不会让我军受苦。”家康道。

    悲观的人则反驳道:“织田军虽然人数超过了武田军,但是新兵众多,缺乏战斗力。再加上长筱战场是山区,对信长更不利,这点他不会不明白,所以,织田大人恐是不会来了。”

    如此说来,似乎有点道理,坚持认为信长会来援的家臣也低下了头,沉默了。士气就像风气一样可笑。一旦在某处刮起一股强势的风,即使毫无意义,也会有人趋之若鹜,反之,就会悄然消逝。

    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家康还大摆宴席,这非常罕见。看到大家如此落寞,他说:“大家不要争了。信长必定会来。来来来,今晚痛饮三杯。”

    “主公肯定信长公会来?”仅凭酒宴还不能鼓舞起士气,本多平八郎看到这一点,又添了一句。

    家康让人摸不着头脑地笑了笑:“既然到了这样的时候都不来,说明信长公此人不可信。既然不可信,那么何惧之有?”

    “主公明示。”

    “要是我一人去救长筱,那么他凭什么得到尾张、美浓?这个道理信长不会不明白。来来来,什么也不要多想,只管喝酒。”说完,家康命令似乎支持悲观一派的酒井忠次:“跳一个你拿手的捉虾舞,如何?”

    “主公!”

    “怎么了?”

    “万一信长公不来,主公只率三河的人马前去长筱吗?主公已下决心了?”

    “已经决定的事,就不要再问了。在高天神城时,是因为看出小笠原那厮要投降,所以按兵不动。奥平九八郎那样的勇士,你能坐视不管吗?”

    “那么,赶赴长筱,主公可有取胜的把握?”

    “知道了。兵马的强弱取决于带兵之将。不要因为信玄的兵马强悍,就认为胜赖也强大。忠次,赶快跳舞。”家康说完,喝了一口酒。

    忠次站了起来:“那么在下就献丑了。您的意思我已明白,好,现在可以痛快淋漓地跳上一曲了。”

    酒井忠次的狂言捉虾舞早已有口皆碑。只见他一手拿着粽子,一手拿着笊篱,弯下腰,模仿出追逐跳虾并装进虾篓的动作,惟妙惟肖。

    吉田城主的身份和尊贵的容貌,让他的舞蹈带给人们一种奇异之感。今天,这种感觉更加明显,众人不禁捧腹大笑。

    “这个动作挺滑稽的。那个一本正经的表情怎样?”

    “这样就成了。抓那个抓那个。”

    “那种腰肢的扭法怎样?真让人受不了。”

    家康看着大家的笑脸和忠次滑稽的动作,想着心事。他明显从此中感觉到一种和平常迥异的东西。当一个人有心事的时候,无论是笑容还是舞蹈,都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夸张。尽管如此,忠次的捉虾舞还是多少冲淡了一些紧张。

    大家哗地沸腾起来,家康则悄悄站起。他发现月亮把槲树枝的影子清清楚楚地映在窗子上,格外迷人。“多幺迷人的月亮啊!出去看看。”家康没有脱下戎装,仅穿着皮袜子,就趿着木屐走了出去。

    外面蛙声一片,不绝于耳,菅生川的流水声隐隐传来。家康穿过树丛,来到松树底下。为了不妨碍他的思考,井伊万千代远远地跟在后面。家康停下来,仰望着月亮。望着望着,仿佛听见从青白色的月亮表面,隐隐传来长筱城的声音。“九八郎…”家康自言自语“信长马上就来,且等等。且再等一会儿。”

    说着说着,家康不觉心口发热,肩膀也抖动起来。人生可真快啊!打打杀杀的日子还要继续吗?到底何时太平才会到来?想着想着,他突然觉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已经不可能天下太平了。如果这样,下一个时代太平也不会来,再下一个时代也不会。想迎来太平,必须扎扎实实,步步为营。

    家康扪心自问,不经意间地扭头往室内看去。他想到一起进城的信康想去看德姬,不禁笑了。德姬和信康相拥的影子清晰地映到了窗纸上。

    “主公,主公。”这时,身后传来刚刚提升为贴身侍卫的大久保平助忠教的声音。

    “平助,在这里。”只听在稍远的地方,万千代高举着大刀,回答道。

    大久保听出万千代的声音,像兔子一样从松树荫里跳了出来:“主公,小栗大六重常从岐阜回来了!”

    “大六回来了?是吗,我马上就去,你先把他领到我房里去。”

    “遵命。”平助飞跑着离去。家康则急急忙忙往回赶。突然,他又开始自问:如果援军还不来怎么办?

    既来之,则安之!家康早就把自己说服了,又进一步给自己一个承诺。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下急促的脚步,又恢复了以往的闲庭信步,慢慢踱到屋子前面。

    万千代依然不说一句话,默默地跟在后面。家康慢慢地脱下木屐,整齐地摆放好,对早已端坐在那里等候的大六说:“你辛苦了。”

    “主公,明天,信长父子将抵达冈崎。”

    “哦。”家康虽然若无其事地回答着,心里却一下子哽住了“那么,多少人?”

    “两万人。”

    “可真辛苦你了。”

    “哪里哪里,这…这…”大六诚惶诚恐地伏下身来。酒宴似已结束,大殿里又恢复了以前的宁静。

    “大六,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情。可是,这件事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是,是…”

    “现在才开始。信长可还如以前一样康泰?”

    “是。主公,这是临出发前信长公和众人即兴而写的连歌,请您过目。”

    “哦?吟着连歌出发?有雅兴!拿来看看。”家康接过纸来展开,高声朗诵道:

    〖劲松挺且直,世上堪第一,待到明朝时。信长〗

    其中“世上堪第一”一句下面括号内写着:武田脑袋无。家康笑了,接着读道:

    〖水晶花烂漫,四郎看不见。久庵

    月落西山坳,悄悄隐踪影。绍巴

    小田吹秋风,百草皆披靡。信长〗

    『①“劲松”指松平氏,即家康;“西山”指甲州;“小田”指织田。』

    “确实不错。好个劲松挺且直,世上堪第一,待到明朝时。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