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堺港投票 (第2/3页)
茶屋四郎次郎觉得这座城市渐渐可怕起来。到处布满了眼线,自诩为地狱之耳的自己对此还一无所知时,在这座城里,甚至连讲和的细节都已经成了教会议论的话题… “那么,赠送了十担酒菜和三袋茶叶的羽柴守,满足神明的心愿了吗?” “这是一种手段,是手段就不能满足心愿。” “哦,美丽的故事也是手段啊。” 这时蕉庵拿着砚台和卷纸走来,放在茶屋的面前。“打开投票箱,记一下上面写的都是谁的名字。” “是。那么…” 茶屋还在研墨,木实忽闪着大眼睛,注视着茶屋手中的笔。蕉庵已经打开了箱子,揭开了第一张票。“准备好了吧。第一票是…高山右近长房,哈哈,这是信奉天主的吧。” 茶屋四郎次郎记下高山右近的名字,却不住地纳闷。在这座城市里,人们对世事的看法和其他地方相差太大了。清水宗治的切腹先不说,从秀吉赠送酒肴和茶叶的行为之中,应让人由衷地感受到一种战国武将的气节。可是,人们不但不感叹,反而看成阴谋,加以责难。 从给高山右近投票也能感受到此种差别。怎么说也是投票选择天下人啊。而高山右近充其量只是摄州高规的六万石的小大名,无论信仰是否一致,也不能让他得天下、治天下啊。 “下一个…织田中将信雄。”蕉庵大声念道“下一个,岐阜中纳言…哈哈,信长的嫡孙三法师。”蕉庵自言自语道:“下一个是明智日向守光秀。”他和茶屋对视了一下,呵呵笑了。 “果然有人并不把他看成逆贼啊,他也有自己的根基啊。”茶屋叹道。 “这都是对信长侵略堺港的怨恨啊。下一个是…惟任日向守光秀。又是光秀。” “记下了。” “下来是——明智日向守…” “跟我想的怎么差这么多。” “下一个…哈哈,好奇怪的打油诗啊,什么…兵火又烧尽,未结实小田,朔风萧瑟起,哪里无秋寒…最后写的是‘选谁都一样’。” “是未结实织田(小田)吧?” “不,已经结了实,而且收过一次了…下一个,是德川三河守家康。” “好!”“下一个,神户侍从信孝。” “再下一个…” “是羽柴筑前守秀吉…终于出来了。” “可是,没想到居然这么少。” “细川兵部大辅藤孝。” “筒井阳舜坊顺庆。” “又是细川兵部大辅藤孝…这大概是对豪门的憧憬吧。” “他的儿子是明智的女婿。” “对。恐是觉得选明智不妥,选细川则可避嫌,哈哈。下一个,羽柴筑前守秀吉。” “按照实力,后面肯定还会有他。” “羽柴筑前守。” “记下了。” “又是羽柴筑前…再下一个,还是羽柴…织田中将信雄,毛利辉元。” “毛利…此城竟然还有选毛利的?” “有。或许此人想,毛利会趁秀吉撤退的时候,从背后来个偷袭,说不定还会战而胜之。” “有理。” “接下来,织田中将信雄…下一个,千宗易。”读到这里,木实大笑起来。 “怎么了,木实?” “若是宗易伯伯都能取得天下,那么,您看我的好朋友阿吟如何?” “哈哈…”蕉庵也笑了“莫要胡说,阿吟生来就是天主的妃子。” “啊呀…不是‘天主妃子’,是‘天主之子’。” 蕉庵不再看她。“下一个,光秀。下一个,三法师。再往下,哦,高山右近。” “好,添上了。”茶屋四郎次郎悄悄擦了擦汗,自己的主公家康,在视野如此开阔的堺港,只得了一票,实令人意外。武田氏不复存在,北条氏和上杉氏都今不如夕,主公不仅拥有骏、远、三三国的领地,且正在从甲斐向信浓扩张,可以说,如今主公的势力仅次于织田氏而已。到现在,光秀已经得了四票,秀吉五票,而主公竟只有一票。 “接下来,还是明智…下一个,千宗易,再下一个,神户信孝…” 二十九张选票一一读完。“统计一下,茶屋。”蕉庵吩咐的时候,茶屋早就整理好了顺序。 〖明智光秀五票 羽柴秀吉五票 织田信雄三票 织田三法师二票 织田信孝二票 细川藤孝二票 高山右近二票 千宗易二票〗 家康依然只有一票。茶屋按照顺序读下去。 “有趣。”蕉庵似乎能接受这个结果,拍了一下大腿“这决不只是堺港的声音。这里面暗含着天下的民声。这座城市的人们必将依此而行动。” “这么说,争夺天下的,终究还是明智和羽柴了?” “不,不是。”蕉庵摇了摇头“明智和羽柴各五票,而织田一族则是两票者居多。中将信雄三票,再加上三法师和神户各有两票,结果是七票吧。” “哦…这么说,还是希望右府之子或其嫡孙继承江山的人最多了。” “不,也不。”蕉庵又摇摇头“若是光秀和细州父子合为一起,那么,这也是七票了,如果再加上筒井顺庆的一票,这就是八票。这个数字不可思议,它会直接变成兵力,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但是,别忘记,德川还有一票。设若德川的一票和织田一族的七票,加起来同样是八票。” 茶屋四郎次郎吃了一惊。“到底是谁给我们大人投了一票?” “哈哈,”蕉庵笑了“恐是女儿木实吧。” “哦,木实,是你?” “是。木实认为和德川结盟的人,必定是夺取未来天下的人,所以就特意投了他一票。” 茶屋不禁泄气。主公的支持者,竟然只有这么个小女子,太残酷了,太令人失望了,但是,却给人一种圣洁的神明之感。 “木实,我赞赏你的眼力。如果让我也投一票,我也会写德川大人。可是,那个曾吕利却不让我投票。” “曾吕利”是刀剑师新左卫门的绰号(“曾吕利”在日文中与“嗖嗖”谐音)他自诩制造的刀鞘好,刀身出入,无声无息,于是起了这么个绰号,纯属自夸。在今日的投票中,投了那首打油诗的人,恐就是这个曾吕利。 “那么,木实,你根据投票的结果,估计估计今后的形势。定会成为我的参考。” “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