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4·兵变本能寺_第十八章武田败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武田败亡 (第1/4页)

    第十八章 武田败亡

    武田胜赖看见夫人和孩子坐在了一起,不禁愤愤地望着众人。

    此时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最凄惨落魄、狼狈不堪,他甚至想找一个人臭骂一顿,可是又失去了这种自信,此人就是孩子的父亲土屋昌次。恐怕胜赖也一定想大骂夫人和昌次的儿子一顿。可是,大骂之后会发生什么事,他想都不敢想——我怎么成了这样的人…

    虽然知道很难压制,可胜赖还是一个劲地把火气往心底压,他现在觉得妻子、家臣都那么令人厌倦,或许这不是厌倦,而是这个世上的一切都向他伸出了叛逆之爪。

    这样下去就麻烦了…昌次一个箭步走到坐在夫人旁边的儿子面前。“小四郎,你也是武士的儿子,对吧?”五岁的儿子吃了一惊,抬头望着父亲,又看看夫人给的紫罗兰花束。

    “是武士的儿子,对不对?”

    “对。”

    “你这么说,父亲就放心了。你还小,走得慢,恐怕不能和大家一起走到冥间了。你先行一步吧。”

    “…”“明白了吧,向六道轮回的路口走去,在那里等着主公到达。快,对着西边拜佛吧。”说着,他突然从腰里拔出匕首,照着愣在那里、连哭都忘了的儿子的胸膛,扑哧就是一刀。

    “啊…”小田原夫人、孩子的母亲、坐在旁边的女人,还有离得稍远一点、怒气冲冲的胜赖,都惊讶得喘不过气来。

    “甫无阿弥陀佛!”

    昌次像是疯了一样,又把匕首在孩子的胸膛里旋转了一圈。孩子已经没有声音了,只有小手在空中剧烈地痉挛。昌次用力攥住匕首,接着,孩子就不动了。

    “主公!”昌次把孩子的尸体放在胜赖的面前“已经…已经,到时候了。”

    胜赖踉踉跄跄,重重地栽倒在地。孩子的母亲哇的一声哭倒在地,女人们这时才回过神来,纷纷把脸遮了起来。温暖的阳光依然懒洋洋地洒在地上,使人觉得刚才的一幕恍若梦中。

    “父亲大人,到决断之时了。”良久,太郎信胜大声喊着父亲,而胜赖只是茫然地望着天目山的山顶。

    不知什么时候,小田原夫人已经从草地上坐了起来,她从信筒里取出一张纸,擎在手里。谁都没有注意到她竟然把这些东西也带来了,只见她那白皙的额头正对着刺眼的阳光,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手中的笔在龙飞凤舞。写完,夫人把纸放在孩子的尸身上,对着孩子的母亲招了招手。

    〖春意已消逝,繁华皆落去。

    枝梢花先谢,心中悲凄凄。〗

    昌次的妻子念完,又呜咽起来。人群里不禁起了阵阵的sao动。除了一死之外,别无选择。这群落魄之人听了夫人的吟诗,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悲惨命运,纷纷sao动起来。一会儿,人们却又恢复了平静,不,应说是寂静。

    大家看见,仰天痛哭的昌次之妻抬起头来,也从怀里摸出纸来,愤愤地写着什么。她大概没有心情给夫人回一首诗。尽管如此,在这被追赶得四处逃奔的难民群里,居然还有人愿将死亡装点一番。

    昌次的妻子恭恭数敬地把和歌递给夫人。夫人的脸像蜡一样苍白,她接过纸来,缓缓念道:“此生是焉在,待放花先谢,空枝叶犹残…此生是焉在,待放花先…”反复吟诵的声音,已经不再是穷途末路的悲惨之人的声音了,是感天动地的悲痛,沁入人心、大地、长空、草木。

    声音停顿之时,胜赖像是从地上弹起来,猛地站了起来,几步走到夫人的面前。“你是不是不想回去了?”

    “到哪里?”

    “相模,你的娘家。”

    “我是武田胜赖的夫人。”夫人的声音仿佛唱歌一般“我已经得到幸福了。”

    “这…这绝非你的真心话。”胜赖急红了眼“怎么会有如此不恋故乡之人?怎么会有如此不思父母之人?”

    夫人笑了,笑中似乎既带着对故乡的依恋,也带着对父母的思慕,然后,她点点头,道:“但是,依偎在丈夫身边的幸福,超过了一切思念。”

    胜赖不禁背过脸去,黄莺清脆的叫声从山谷里传来,传遍了森林深处。“太郎!”胜赖颤抖着,激动地喊过儿子。

    “武田胜赖,自由自在地活了三十七年。”

    “父亲,您的意思是…”

    “不要问,闭着嘴听就是了…即使在此丧命,我也决不会后悔。只是,你和夫人…”

    “父亲!”

    “可怜…唉!尤其是你,年纪尚幼,尚未如你祖父嘱托的那般继承武田氏的大业,就如此分别…”

    “父亲!”太郎又尖叫起来“太郎的事,父亲就不要挂心了。牵牛花虽然只有一个早上的生命,可是,即使在这样极短的时间内,也可以随心所欲地绽放。”说着,他的表情也突然严肃起来,口中吟诵道:

    〖早花凋零何叹息,

    终究飘落暮春里。〗

    太郎的诗和夫人童女般的字句如出一辙。它是胜赖父子重新回归理性,唤起宽广胸怀的明证,预示了胜赖父子将何去何从。

    听了太郎的诗,胜赖的声音缓了下来:“明白了年少的你和夫人的心意后,我也就没有什么挂念的了…夫人!”他再次回头望着年轻的妻子:“你也把这里选为归去的地方吗?”

    “是,我愿意高兴地陪伴在您的身边。”

    “哦…到了那个世界后,就再也没有你讨厌的战争了,让咱们夫妻和和睦睦,心心相印。”

    “是,大人的决心…我很高兴。”

    “昌次,夫人的介错就托付给你了。夫人早就打开了《法华经》。从新城出来的时候,她就已经心静如水了…早已知道有今天了…”

    果然,只见夫人面前早就放了两张歌纸,她手上挂着念珠,还拿着经卷。两张歌纸上写的分别是:

    〖欲将此心托归雁,随君直至相模南。

    从此抛却凡尘事,难承慈母膝下欢。

    高岭之上花满蹊,纷纷落下不足惜。

    心心相印黄土去,自在娇莺枝上啼。〗

    不用说,夫人的心也时常飞回魂牵梦萦的故乡,可是,她却从未想过要回到家乡去。无论发生什么,她也不想停止今生今世对丈夫的思慕。不,从离开新城之时起,她的全部希望就已变成如何把心爱的丈夫带到那个没有烦扰的世界去了。那个没有战争、没有政略、没有阴谋,也没有义理的世界里,她的心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没有任何约束,也不必向兄长倾述乡愁。她不仅仅是悲伤,还伴随着一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