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回终于走上了一条绝路 (第1/2页)
第三回 终于走上了一条绝路 在手记的“惨红”篇里,摇红姑娘离开了肥城的“安乐堂”回到了雪野庄的“一言堂” 重返“一言堂”的她,初只觉有点陌生,继而觉得有些不习惯,可是,她是越来越不能适应,愈来愈不自然,甚至还觉得愈来愈渐不对劲起来。 最不对路的一个要害是:她的父亲,已不再是记忆里的好爹爹。 在她寄住于外祖父公孙自食度过美好岁月之前,父亲孙疆是个爽朗、慈蔼,令人可依仗的好爸爸。他很少动怒,但不怒而威。他很少大声说话,但轻咳一声也让人有肃然起敬的份量。摇红记得:就算是因为有段时候跟“拿威堂”的那对“挫神枪”孙拔牙、“怒神枪”孙拔河兄弟因为对她起不轨之意,而发生大冲突之际,他一连六天六夜未合过眼。一直未曾歇息过,但他眼神依然清朗、明晰,一点也没有红筋、黑圈。摇红就记得,有一次,父亲跟“拿威堂”的总堂主“青龙偃月枪”孙出烟决战三百回合后,依然谈笑自若,甚至连发丝都不曾乱。 ──爹爹就是有的是这分气定神闲,谁也比不上。 还在童稚中的摇红,深植在她印象之中,是父亲有力而温厚的臂膀,时置于她股腰间,造成“人手摇篮”为她摇摇荡荡。娘亲则在旁微微笑着看。夕阳,红得很洋洋。 那就像坐秋千一样──但荡秋千哪有这分安全、温馨的感觉! 可是,现在回来,一切全变了。 爹爹变得凶暴,烦躁。 他常为小事而大怒,甚至动辄杀人。 他的名头愈来愈响.但也愈来愈忙, 摇红几乎已很少看到他,更遑论乎像当日一样,以手为摇篮、以臂膀为秋千的重温父女之乐了。 摇红很怀念那时的情境。 那气氛。 那感觉。 她更想念的是公孙扬眉。 自从公孙扬眉因为要接近她而加入了“一言堂”之后,他也像孙疆一样,越来越忙了,两人也越来越少见面了。 公孙扬眉在孙疆面前,已变得愈来愈重要;在“一言堂”里,也更加举足轻轻重──可是,他的人也变了。 以前的他,尽管有时太飞扬跨扈、太傲气凌人、出手也太狠辣,但无论怎怎么说,都让他那高洁的气质,以及任侠之心所涵盖了,使人觉得他并不过分,或理应如此。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他变得十分jianian狡。 他的豪侠之志、出尘之气,全让嚣狂、歹恶而掩盖了:变得他不像他,而像另外一个“山君”孙疆。 摇红不喜欢这样子的转变。 她更不喜欢的是:父母常争执。 争吵像春夏间的蚊蝇一般,常挥之不去,且愈来愈密集,营扰愈渐是杀伤力。 ──爹娘之间争执的究竟是什么,摇红本来不甚注意。 她只知娘好像得悉了爹的一些事情,十分反对,而爹又因为娘亲以前的传言,而动辄大兴问罪之意。 两人冲突愈烈。 以前的恩爱已不复再。 娘亲有时还挨了打,她记得有次全身瘀伤、头破血流的娘亲紧紧抓住她的手,说:“不要让扬眉跟你爹学坏了,去,赶快去劝他,悬崖勒马──不然就没救了。” 娘亲并没有说出来那是什么事。摇红有次问了,她也只是喃喃地道:“你还是别知道的好──他毕竟是你爹。给他一个新生的机会吧。” 这段期间,父亲反而跟“拿威堂”的孙出烟、孙拔河、孙拔牙一门三父子:“天地人三枪”言归于好,合作无间,不再冲突。摇红只隐约发现,每次初一、十五,都有个奇怪的人来找父亲,可直入爹爹之书房或密室,交谈、密议良久,那人去后,爹娘多发生争执。 不知那是什么人,来谈什么事?──可是在摇红的心中,当然极不喜欢这个人,但她又从未见过那人的样子。 那人虽然并未蒙面,但好像不想让她或“一言堂”里其他的人留意看他似的(当然,当时身为孙疆左右手的公孙扬眉是例外),他一直很少让人看到他的真面目。 不知怎的,每次这人经过,或者她经过这人的时候,尽管相距甚远,她都必定生起两种感觉: 一是熟悉。 那种熟悉就像是一件多年的衣服,已多天穿在身上,而今就算闭着眼睛穿上,也完全熟悉它的颜色、布料、质感… 二是悚然。 那是午夜梦回乍醒,你发现有一条虫钻进你被窝的感觉。 可是她一直不识这人的庐山真面目,只知道他每次来过之后,爹就变得更暴戾了,几乎每必与娘生冲突,公孙扬眉更会忙得不见瞬影。而且,在地窖“浅水埗”那儿,传来凄厉且令人心悸的哀号狂呼声,不但不绝于耳,犹如人间地狱,有时还“浮游”在九鼎厅、绯红轩一带,如泣如诉,鬼号神泣,不知是人是兽──莫不是那只“怪兽”已逃出了地牢? 摇红心中是既惊疑、也恐惧。 然而,摇红发现公孙扬眉已杀人太多,而且已杀了太多不该杀的人,做了太多不该做的事,尤其她在一个十分偶然的情景下见到那只“怪物”之后:更不能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