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悲情的永别 (第2/3页)
报长汉大学的。 龙镔呵呵的傻笑着看着娇羞不已的雯丽,心里乐了。 雯丽向她父母请了两天假,和龙镔在集市上买了些菜后又回到了山上。 用什么来形容龙镔的悲痛呢? 天崩地裂? 肝肠寸断? 伤心欲绝? 呼天抢地? 撕心裂肺? 一切世间的词语都不能描述这个孤儿对爷爷的依恋,命运的坎坷已经将他们连为生死相伴的一体,灵魂的依靠,精神的共存,生命的呼吸,早已经是血脉相连,不能分割。 世界坍塌了,生命沦陷了,时光停止了,所有生的喜悦死的悲哀,一切爱的欢乐逝的凄伤,全都如山一样的压过来。哽哑的呼吸,绝灭的眼神,痛苦的哭泣,在这破旧的房屋里呈现出全是悲不能禁的灰暗色调,空气中弥漫的尽是死亡的气息。 一动也不动。 爷爷一动也不动。 爷爷再也一动也不动了。 没有爷爷熟悉的声音,没有爷爷关怀的眼神,没有爷爷瘦骨伶仃的招手,没有了爷爷一切活动着的痕迹,这里已经一切都没有了,爷爷走了,爷爷走的时候把他自己的生命也带走了。 生命是什么?活着是什么?死亡又是什么?喜悦是什么?悲伤又是什么? 既然人要死,那活着为了什么?既然生命会终结,那生命的延续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生命总是在带给你喜悦的同时又赋予你无穷的痛苦? 世界到底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人生行走在这样的世界中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的?谁来分别?谁又能分别? 莫非幸福真的只是一个驿站,而痛苦才真的是永恒的历程? 人生真的只是上帝的错误?如果不是,难道人生的一切就是自己的错误? 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回顾生命的印记,原来彻底的写满了迷茫写满了失意写满了遗憾写满了愁怨。 在这最后的时刻,没有了迷茫没有了失意没有什么遗憾更没有什么愁怨,只有生命消失之后留下无穷无尽的悲痛… 十四岁,才十四岁,从此就彻底的在这个世间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孤儿,没有了欢乐,没有了活着的念想。 不可想象的遭遇集结成巨大的悲伤,毫不留情地降临在龙镔心灵的圣土,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来抚平他而今灵魂深处的伤痕。 雯丽呆呆地看着跪在齐爷爷遗体前一语不发的龙镔,脑中一片空白。她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昨夜还开着玩笑逗着自己的齐爷爷就这样冰冷冷的躺在眼前,这是真的吗? 她不停的问着自己:生命难道就这样脆弱?他的人生难道就这样真的写满悲剧?我该怎么办呢? 龙镔那绝望得令人心寒的表情,那呆滞的眼睛,漠然的神态,那颤抖的苍白的嘴唇,那拼命压抑着的身躯悸动,莫名的竟然令她产生一种龙镔已经魂魄离体的忧心与恐惧。 龙镔昏倒了。没有任何征兆的昏倒了。 雯丽唯一还可以做的就把他紧紧抱在怀里。 雯丽隐约地感到爷爷为什么早上反复要求她再来玩,似乎有什么深意。看到龙镔这样子,她好象明白了什么,却又有点不明白。 龙镔已经三天没进饮食了,不管谁要他吃点东西,他都只是不言不语。乡亲们和几个赶来帮着办丧事的老师们对此无计可施。 棺材是临时从村里一个老人那里买的,齐爷爷并没有给自己准备棺木。 在乡村,老人一般都会很早就准备好自己的棺木,这叫做“刮老屋”棺木极少有人愿意被别人占用,有时哪怕就是出比较高的价钱,老人们也轻易不肯,这是老人们死后的家。活的时候有一砖半瓦遮风蔽雨,死的时候有老屋保护骸骨防止蛇虫鼠蚁,这历来就是乡村老人最紧要的要求,对于老人来说,活着要有个屋死后要有副棺,这两个家都绝不能或缺。 谁愿意把自己死后的家卖给别人呢? 天雷乡没有棺材铺,所有的老人们都是自己早早的选好优质木材比如杉木,再备上酒菜请木匠们做,他们自己还会时刻地监视着木匠们的手艺工序,防止木匠们偷懒。对于棺木的选料是很有讲究的,棺盖用几根木料,棺身用几根木料,木料的好坏多寡在老人们的眼里,简直关系着自己死后的身份与他们在大家心目中的威严,那是断然马虎不得的。 老人们对棺木倾出了自己所有将死的情感,棺木是他们死后的安慰,没有棺木伴身,老人们就是活着睡觉也不安稳,谁知道自己一觉睡下之后明天还能不能起来? 龙镔知道整个大风村里最好的棺木就是吴老爷爷的那副,这是这位八十九岁的老人用腰身粗的杉木再加上几根楠木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