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3 (第1/3页)
第二章(3) 3 老莫是电视台的编导,模样倒比佟槿栖正点很多,至少没有那突兀的鼻子跟幼稚的长头发。看得出佟槿栖与他很熟悉,他们并没有握手寒暄,两个人只是笑着拍拍彼此的肩膊。佟槿栖将我介绍给他,依旧是准确明晰的那一句,简,我的学生。老莫掏张名片给我,上面一串头衔,正中两个艺术字,莫离。很浪漫的名字,有点像诗人,又有些像个艺名什么的,反正肯定不是原版。从前的爹妈忙着斗私批修,不会有那么多文艺细胞。 “很荣幸认识您,莫先生。”我客套地说。 “别叫我先生,小姑娘,我会起鸡皮疙瘩。”他哧牙裂嘴地耸耸肩膀,似乎真的已经起了鸡皮疙瘩。我笑了。 “叫我老莫好了,台里的年轻人都这样叫我。”他说。 “好的,老莫。”我说。 约的是一间越南菜馆,店堂里有水,有芭蕉树,有竹片做的栅栏,身着越南服装的侍者青衣婆娑地立在门前。即使是初春,那复古式样的铜吊扇仍然不紧不慢地徐徐转动。 我跟着表姐,略略也见过些世面,葱郁那些色眼男友们,拣的尽是标榜形式主义的西式馆,水晶的旋梯,缤纷的热带鱼,名家的铜版画,以美钞付小费。那样的场面我是见过的,尽管是农民的女儿,但我已经不是那种睁大眼睛东瞧瞧西瞅瞅的傻丫头。谢谢葱郁。 我们拣了一张靠窗的座位,侍者送了菜单上来,照例是请女士点菜。我不大懂得,佟槿栖接了过去,也不看,熟稔地报了几个菜名,侍者依命而去。 “越南菜分为色拉、小吃、热菜、沙律、汤和煲。”佟槿栖对我说。开胃菜送了上来,佟槿栖告诉我那道菜叫做芽车筷,是由洋葱、黄瓜、胡萝卜、鸡rou切成的细丝,侍者将红色的鱼露淋上去,搅拌均匀,分进我们的小碟子里,我尝了尝,稍微有些酸。饮品还不错,是整只的新鲜椰子,切开一面,插进吸管去。 佟槿栖很周到,但不是那种殷勤到谄媚的男人。他只是耐心地将菜名一道一道报给我听。我不太喜欢复杂的菜式,小吃倒不错,有一款叫做虾仁猪rou卷,外面那一层薄饼与常见的春卷皮不同,是新鲜米浆晒干而成的半圆形脆饼,正面是很规则的凹凸花纹,反面则光滑平坦,两张薄饼一正一反地粘合起来,刷上糖水,裹进虾rou、木耳、地瓜、生菜叶,略有透明,滋味很美。我就着椰子汁,接连吃了好些。佟槿栖又教我取整张的薄荷叶夹进去,微淡清爽的植物气息简直有点文人雅士描述过的唇齿留香的韵致了。 老莫没什么胃口,慢慢地喝他那杯桂圆制成的龙眼冰,光是看着我在吃。我被他瞧得不好意思起来,只好停箸扮淑女状。老莫突然笑了,转而对佟槿栖说: “槿栖,你这位高徒的相貌,可真有些酷似凯特?莫斯。”佟槿栖正含着一口菠萝饭,闻言险些喷了出来,他笑得浑身簌簌发抖: “亏你还记得!”他笑着在老莫肩上重重敲了一记。 “简,你不知道,”老莫也笑不可抑“你的佟老师在国外时,打算找外国人演一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舞台剧,你猜猜,他想找谁演杨贵妃?凯特?莫斯!哈哈哈。” 我礼貌地保持微笑,老朋友之间的笑话,其中的幽默旁边的人总是不大明白。还好他们换了话题,老莫说起最近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在云南的永胜县,居住着彝族支系他留人。他留人聚居区保持着一片鲜为人知的古墓,坐落于宗支山上,大约有一万多座。 “我们原本是冲着古墓去的,”老莫弹开烟匣,递了一支给佟槿栖,他自己取出一支,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他“但没想到发现了青春棚。” “青春棚?”我忍不住反问。青春与屋子放在一块,有一种鲜嫩泼辣的暧昧,不由得让我想到一些yin亵的东西。 “他留人把房子叫做棚,他留语表示青春棚的词有三个,一是‘祖码日咯’,意思是姑娘睡觉的地方;二是‘查腊摩何格’,‘查腊摩’是指年轻的姑娘,‘何格’即棚子,组合起来就是年轻姑娘的棚子;三是‘何格夏喀’,‘夏喀’是玩耍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用来玩耍的棚…” “好了好了,别饶弯子了,什么棚子裙子的闹不清楚。”佟槿栖故作一本正经地打断他。我们同时笑起来,老莫笑得嘎嘎嘎的,像只鸭子。但我挺喜欢他,至少他是个真性情的男人,不似葱郁的那些男人,虚伪、衣冠楚楚,讲黄色笑话的时候还要喝有年份的红酒,我呸。 “其实所谓的青春棚就是他留姑娘成年后家里为她安排的一间小屋子,他留姑娘在十三、四岁时举行成年礼,比较隆重。我们正好赶上一位姑娘的成年礼,定在腊月二十四,小姑娘跟年长的姐妹一起到一个年岁较大、有些威望的妇女家,请她为自己梳头,过去是把黑色的麻线夹在头发中,蘸上猪油一起梳理,当然现在已经没那么复杂…”侍者送了几盏汤上来,是虾rou、鲜带子、胡萝卜、土豆泥,与白兰地一起翻炒过的番茄酱,土罐熬制出来,浓醇酸甜,我不大习惯,但老莫很受用,连连喝了好些。 “一旦行过成年礼,就标志着可以结交异性了,”老莫用纸巾擦擦嘴,饶有兴致地继续说下去“这时,姑娘家就要入住青春棚,接待来串棚子的小伙子。父母会在家中院落里为女儿搭建一间房子,房间一般很简单,或搭在正房的对面,或盖在正房的耳房,或位于院落的大门旁。房间通常只有四五米宽,房高不过两米左右,房门又低又窄,房顶架以横梁,上面覆盖了树枝,树枝上是瓦片,室内布置简朴,仅仅放一张小床、一张小桌而已,有的甚至连小桌子都没有…” “我想起来了,”佟槿栖突然打断他“你说那地方,距离丽江没多远。” “那地儿叫六德傈傈族自治乡,怎么,你也去过?” “我那倘走到永胜就没再往前了,有个地方官员,极力劝我瞅瞅去,但时间来不及,倒是那个官儿,真是个宝贝,给我留的印象特别深刻。”佟槿栖笑了起来。 “那家伙一肚子荤段子,”佟槿栖绘声绘色地说“比方他个儿矮吧,他就不许人家说他矮,他说那应当叫射。” “射?”我不解。 “古文里头,寸身为射,委矢为矮。”佟槿栖一板一眼地解释。老莫已经在那边喷饭了。想一想,会过意来,我也笑起来。 “还有更绝的哪,他请咱们去跳舞,”佟槿栖提高嗓门,一边笑一边描述“他自己先搂着一位女士,满场转悠,舞技又差,还没有舞德,不断跟旁边人讲话,结果旋律没结束,他就以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