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雪_章十四棠棣叹虚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十四棠棣叹虚声 (第1/3页)

    章十四 棠棣叹虚声

    一般人对任晴川的评价,会说那个是“可怕的男人。”

    同时,也不吝惜赞美之词,称他为“将才”、“青年英豪”或“百年难得一见的将星”!

    这最后一个称谓是他第一次领兵出征之时,朝堂之上,当今皇帝慕容幽所信重的皇亲国戚,名叫做慕容逊的家伙所说的。

    慕容逊以一双眼睛闻名天下,据说被他品评臧否之人物,从来没有出过错。只是他称赞完任晴川,脸上却一点欢欣之色也没有,一双细长眼睛里流露出的,反倒是略带遗憾的神色。

    ——他当然没有明说,为何会遗憾。

    慕容逊同样也点评过当时四大武门其他几个后起之秀。对统领天曜剑武、同样声名喧耀的澹台世家的澹台名,他却并未称赞对方有统兵之才。

    他只称赞澹台名是用剑的天才。

    这当然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这几年间,任晴川带着任氏铁军南征北战,战功显赫。而澹台名却因剑技而声名鹊起。虽然同样带兵,但在运筹帷幄、行军之中,又的确不如任晴川。

    这两个人同是武门之后,难免常常被人拿到一起来比较。而这两个家族其他的孩子,就有意无意的被世人忽略了。

    比如任桓之。

    任晴川一想到这个弟弟,就觉得很头疼。

    他从小到大所秉持的理念都很简单,接近单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传承铁军的声名。维护任氏作为天下武门的尊荣。

    上无愧于父辈,无愧于朝廷,下无愧于将士,无愧于本心。

    然而任桓之这个弟弟与他完全不同,自小离经叛道,如今竟然组建乱党——好吧,虽然这所谓的叛乱贼党也不过三五人。但行事规模无关紧要,关键的是他这样做了。

    这就像是把一块石头丢进水池里。

    无论石头大小,那一瞬间,水池的平静必将被打破。

    任晴川决心要让一切回到正道上来。

    不惜一切。

    他看着任桓之,忽然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看清楚过这个弟弟。

    一看到他,任桓之就笑了,口齿清楚的喊:“大哥。”

    任晴川忽然有一种愤怒,因为任桓之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态度:“你以为我会不杀你?”

    他猛然从怀中抓出一卷纸卷,展开。

    “今年三月,你假传父亲军令,调动驻守在洛川的三百任氏天卫铁军——”

    “这支天卫铁军本要出兵杀戮义军‘井儿坎’。我把他们调去挖土填沙,填上了洛水的缺口。大哥你知道啦,今年春天洛水好几次决堤,下游冲毁了不少村庄。我们铁军不愧是铁军,三天之内就把缺口填上了,既避免无辜杀戮,又顺便平息洛水决堤的水患。”任桓之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说“当然,事后害大哥你被父亲训斥。”

    任晴川冷哼一声。

    “五月,你调用任氏掌管的十三家钱庄所有账上现银,跑到了中州商会账上!”

    “嗯?我只调出去三天又调回来了啊!”“你以为瞒得过我?!”

    任桓之又摸摸鼻子,露出那种天真无邪的害羞:

    “哦,那是正好中州商会有笔买卖需要大量金钱。我用现银换出期银,用期银差价换得粮食,那些粮食都交给南方水患的灾民了。”

    任桓之不好意思地说:“事后我把期银换回现银填到柜上,本以为手脚够快,还是被大哥发现了。”

    “从去年到今年,我们任氏经手的官银被盗、被劫十三次!”

    “我只做了十二次…”任桓之低声道“还有一次大概是真的乱贼所劫吧。”

    “你要那些钱做什么!”任晴川怒喝。

    “大哥你有所不知——啊,不,你知道但不关心,去年到今年,民间饥馁严重,曲江以南、瀚流以西,大片良田空置,百姓流亡,都是因为皇帝出了一个新的赋税条令《十三户役》。我把那些钱让天道盟的同伴带去,给曲江一带的百姓填赋税了。”

    任桓之笑了:“大哥放心,我绝不是只劫自家的——洛川军的我们劫了二十一趟,只多不少。”

    任晴川听到这话,心内震怒,重重一掌拍在身边的案几上!

    “你和天道盟究竟什么关系!”

    “天道盟是我创立。”任桓之漫不经心地说。

    任桓之说话有这个特点,越是说重要的话,语调越是轻松随意。这只是他不知不觉养成的习惯,但听在一向老成执重的任晴川耳内,却更如火上浇油。

    任晴川怒视着他:“你是我任家骨血,我们任家历代忠勇,你竟去创立叛贼组织!你以为我真不会杀你!父亲也许会不忍心,我为了任家,必须在他之前下这个狠心!”

    “军法如山,我想大哥不会因我而废。”任桓之说的满不在意,仿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