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鹭(鹭啼北回归线)_第三章恶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恶梦 (第4/11页)

   伊能失去了追击的目标。

    从瑞士的苏黎世,一直追踪到法国的巴黎,而涉及到人贩子组织的一切线索就此中断了。

    依据伊能和中乡所提供的情报,当米兰市内警察赶到卡尔罗·坎帕纳的住宅时,得到的只是一具血淋淋的尸体。

    坎帕纳被同伙干掉了。那么,伊能再追回米兰,已毫无价值了。

    人贩子组织哪里去找,茫无头绪。

    伊能渡海来到阿尔及尔,打算租借一辆吉普,驱车到北回归线查一番,没准库莱门斯的隐身处,或者鹫的大本营就在北回归线的某一个地方,从欧洲各地拐骗而来的房事女奴百分之九十九都卖到了中东各国。

    北回归线位于北纬二十三度二十七分,横切地球,从撒哈拉沙漠横穿而过。若要从阿尔及尔出发,到那儿约二千公里,是一条布满艰辛的旅程。沿着地中海北部直至阿持拉斯山脉以北只有一条象样的公路,除此之外,惟有将车开在沙漠地带了。而汽车加油站越走得远,也就越少了,即便在哪个绿洲有汽油可出售,也要限量,一旦赶上缺货,说不定要等上十几天呢。

    所以说,一经踏入撒哈拉沙漠便生死难测。

    他在阿尔及尔住了一夜。那是一家很便宜的旅馆。面对着一条昏暗的街道,狭窄的石板路,弯弯曲曲如迷宫似的向前延伸着。

    附近有一家名叫佩佩·尔·莫拜的剧院,再往前走,建在岩石顶部的白色三角形的城堡,据说是阿尔及尔总督住过的宅邸。可眼下伊能不论是对电影还是对古建筑都不感兴趣,所以也就一无所知了。

    伊能在驻当地的日本大使馆里向使馆官员介绍了有关寻找首相女儿的一些情况,并请求借予一辆吉普车。

    黄昏时分,一筹莫展的伊能漫步踱到了港湾。

    他坐在浅桥上,眺望着昏暗而平息了的大海。

    深绿色的海水,浑浊不清,上面漂浮着一层油,伊能心不在焉地望着。

    一个高大的男人走近了他。

    他长着一脸络腮胡子,凑过身去问伊能:“喂;伙计,你是中国人吗?”

    伊能摇了摇头。

    那人又自我介缌说,他生在英国,叫斯泰布·卡。伊能仍没有任何反应。

    “去哪儿呀?”

    “哪儿也不去。”

    “你对阿尔及尔熟悉吗?”

    “第一次来。”

    “说实在的,我没有钱了,我本是个海员,可那混蛋船主把我给扔了,要是你肯付导游费的话,我可以效劳尽力。”

    “我不是说了,我哪里也不去吗!”

    “不,我不信,您肯定要去什么地方,如果需要的话,我还能帮您介绍位女人,手续费就收二十美元怎么样?您一定是个日本人,也肯定很有钱!”

    被缠磨到这个地步,伊能都忘了生气。

    斯泰布可真能磨人。看上去岁他倒真象个穷困潦倒的样子,拮据得连吃饭、住宿的钱都没有了。

    “了解撒哈拉沙漠吗?”

    伊能递给他一支烟询问着。

    “去是没去过,不过我知道,真的要去那儿吗?我也很喜欢沙漠,只是在那空旷而荒漠的地方,让人觉得有点无聊、可话又说回来,我是个只有在无聊的地方才能活下去的人。”

    斯泰布喋喋不休地阐述着自己喜好。伊能打断了他说:“达正合我的意,不过我说斯泰布,有言在先,我可付不起太多的工钱。”

    “能让我吃饱就行呵。”

    斯泰布的愿望满足了,显得挺高兴。

    第三天早上,伊能和斯泰布从阿尔及尔出发了。乘坐的是一辆英国造的分顶式吉普车,后边还牵引着一辆载满食品、汽油和水的小型拖车。

    斯泰布驾驶着汽车向着北回线挺进。

    行驶了一段,才看见尾随在后面的有一辆日本产的巡逻车。上面坐着两个阿拉伯人。究竟是有意识地盯梢,还是碰巧同路,一时还很难猜测。

    伊能想起来了,昨晚在餐厅里,他和斯泰布商议若行动计划时,好象也看到过这两个人。

    果不出所料。伊能在来阿尔及利亚之前就预想过,库莱门斯如果逃往北回归线一带,那么在阿尔及尔附近,势必要设立一定的办事机构。马赛是装运白奴出境的港口,而横跨地中海,彼岸便是北非最大的港口——阿尔及尔。

    该组织不可能不对伊能和中乡加以防范。

    只要他们一抵达阿尔及尔,就一定会有人通风报信。

    斯泰布手中握着方向盘,嘴里还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口香糖。

    对斯泰布也得捉防着点儿,不能完全相信。他或许就是人贩子组织派出来的。

    汽车一直向南开,脚下的这条公路,经由君士坦丁、巴特纳,到图古尔特为止。从那里面再往前走,只能依循着那些商业运输队所走过的路线前进,图古尔特距离北回归线大约还有一千五百公里的路程,穿越东部大沙漠和塔代迈乐高原,才可进入撒哈拉。

    以普通速度行驶,这一段路需要十天时间。

    假定迷失了方向,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转上几个月也未必能够到达目的地。

    出发后的第一个夜晚是在君士坦丁度过的,第二天拂晓便又起程了。

    阿尔及利亚是个沙漠之国。全国总面积为二百四十万平方公里,而撒哈拉沙漠就占去二百零二万平方公里。白天与黑夜的温差极大,起风时,卷起的沙石抽打在皮肤上,象针扎的一样疼痛,虽说临行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可旅途的艰辛仍使伊能吃够了苦头,气温通常高达四十度,不把人烤焦了才怪呢。连斯泰布也不太开玩笑了,机械地把着方向盘。

    那辆尾随车过了君士坦丁之后,便自动消失了。

    正午,到达巴特纳,伊能决定在此休息。他准备以后白天睡觉,晚上赶路,这似乎正是斯泰布所期待的。

    两人精疲力尽地找到一家旅店,二话没说,一头栽到了床上。

    太阳落山后,才由巴特纳出发。

    路过比斯克拉时已是午夜了。

    这座城市位于阿特拉斯山脉的东部。

    汽车顶着星月,又跑了许久,伊能觉得肚子有些饿,便停住了车。

    斯泰布捡来些干树枝,点燃了一堆篝火。主食面包、罐头,外加每人一杯白兰地,伊能举着杯子,小口小口地呷着。

    他透过晶莹的酒杯,悠然想起中乡广秋。若是把眼前的这个斯泰布换成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