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一龙三凤逍遥游 (第1/3页)
第二十章 一龙三凤逍遥游 赵天赐果真火力猛旺,他白天陪三妻游山玩水,入夜则随兴攀峰涉溪,三女如今皆已经腹挺冬瓜矣! 虽然如此,他们仍然畅游名胜。 他们先后巡视各衙及赐赏着。 他们更参观过少林之两广及福州分寺,他们在各分寺住三天,他们发现众弟子皆已文武双全及持戒甚严。 此外,众弟子之亲人已回报各分寺。 他们因为经商改善生活,已经婉拒各分寺每月所送之一两白银,他们更不定期的捐赠日用品。 各分寺之田租及利钱收入已累积不少的财富。 虽然如此,赵天赐仍赠各分寺三十万两白银。 他勉励各分寺弟子勤练持戒,日后行侠天下。 此外,他只要由群豪或百姓口中获悉官吏之污迹,他皆私下告诫对方,并公开赐赏,以激励士气此举使不少污吏悔改。 这天下午,他们率杭州知府来到神仙楼前,公主正在睹景回忆时,赵天赐已指示拆楼掘骨另建学垫。 他更交给知府一百万两银票以长期维持学垫。 当天晚上,他们住入西湖行馆。 此行馆专供皇族及高吏公出或出游歇宿,他们一住入行馆,便受到严密的保护以及完善的服务。 他们便畅游西湖七天。 然后,他们折入安徽凤阳城。 他们便受到数十万人之恭迎,因为,这些人昔年到开封安居、酿酒及打工,他们已赚钱返乡安居乐业啦! 他们便抽样的参观民宅。 他们餐餐接受百姓招待。 半个月之后,他们才巡视县衙及赐赏而去。 他们便畅游江苏及金陵脂粉胜景。 赵天赐更在秦淮河畔回忆二度在舫中快活及获奖之情景,他不由更加的敬佩青衫客之智慧及安排。 他们畅游半个多月,便直接进入河南地面。 当他们返堡时,七子一女已互牵跟着赵德夫妇出厅,他们瞧得大喜,便上前向双亲行礼及抱子。 颜春却频频提醒三媳小心。 因为,她们已各顶着一个大冬瓜呀! 入厅之后,立见青衫客含笑在座。 赵天赐便率三妻上前行礼。 青衫客含笑道:“吾在昆明瞧过汝等。” “真的呀?爷爷为何不招呼呢?我们一直期待能遇上爷爷哩!” “汝等当时陷入人潮,吾无意凑热闹。” “各地百姓的确太热诚啦!” “此乃吾人积善助之功也!” 赵天赐点头道:“的确!我们若要出游一圈,不但不必携银,反而可以发财返堡,因为,不少人皆欲还钱呀!” “汝收回多少啦?” “分文未收,我请他们先改善生活,因为,我看见不少人的气色仍然不佳,我劝他们多补身!” “对!此乃长久之计!” “是呀!我经常看见百姓工作过午或入夜,顶辛苦的!” “的确!他们急于多赚些钱。” “他们以为良机难得吧?” “正是!所以,汝终其一生,皆须继续助人!” “好!”“汝会入宫启奏心得吧?” “会!” “奏请朝廷广设学垫吧!” “好主意!我发现不少百姓吃不识字之亏哩!” 青衫客点头道:“不错!立垫有启蒙及端正风气之效。” “有理!” “另有一事,为维护三女之体,此胎分挽之后,宜行功绝育,吾会授汝秘诀,汝四人愿意否?” 赵天赐四人立即点头。 不过,赵天赐立即望向双亲。 赵德含笑道:“赵颜祝三氏皆有后代,足矣!” “是!借钱之人已逝啦!” “是的!各地贫民纷纷还钱,加上售酒及利钱收入,地室已经又有大批存银,吾计画再开始治河矣!” “有理!各地道路挺平坦,尚不需整修。” 青衫客含笑道:“云贵人随时修路,以自利利人!” “太好啦!此景若再继续,天下必会更繁荣。” “没问题,至少还有五十年荣景。” “当真?” “不错!除非遇上天灾,外患以及人祸。” 赵天赐问道:“人祸包括什么呢?” “昔日之景皆是人祸。” “有理!如何根绝呢?” “无法根绝,否则,天下不会分分合合!” “有理!不过,该有减轻之法吧!” 青衫客点头道:“有!朝政清明,赌色不旺,奢侈不再!” “有理!有理!朝政清明最要紧吧!” “不错!皇上登基以来之一连串德政所造成之荣景,已可证明朝政对天下安危影响之钜及深远。” “有理!” “汝任吏之时机已成熟矣!” 赵天赐怔了一下,便望向双亲。 赵德夫妇便含笑点头同意。 青衫客道:“汝已先熟悉吏部等四部业,这次出巡天下,汝若入仕,可发挥辅佐明君之效。” “可是,恐会照顾不了此地哩!” “放心!三年内必停止售酒,银庄也会逐步缩小,吾预计可在二年内结束,此地已无须担心矣!” “好!我会和父皇详谈!” “很好!吾建议汝先在吏部发展。” “好!”他们又叙良久,方始歇息。 翌日上午,赵天赐便陪公主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