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回染沉疴同治帝崩驾毁遗诏西太 (第7/8页)
“洋人固然可恶,该杀!但事件发生,为了不引起争端,消除洋人再以此为借口兴兵问罪,最好将大事化小,小事息了。捕提凶手也可给洋人一个交待。想不到丁宝桢一时大意竟让凶犯得脱,万一传出去,洋人岂肯罢休。最好现在给他信函一封,责令他火速追捕逃犯,早日辑拿归案,能够重新提获凶犯更好,万一凶犯逃远,再另作处理。” “太后,这事可给西太后一个把柄,你知道为安德海之事,西太后一直心有介蒂,早有惩办丁宝桢之意。不过没借口罢了,这事岂不是最好的借口?” 慈安思索片刻,说道:“过去的事早就过去了,她不会小题大作吧?” 奕欣摇摇头,”太后你和她共事多年,她的脾气太后难道不知?”” “这——”慈安太后寻思道“当年斩杀安德海之事并不是丁宝桢独自作主,当时丁宝桢也恐事情闹大于己不利,曾上书朝廷定决。那时我与慈禧同时垂帘听政,而斩杀安德海一事却不曾让慈禧太后知道,是本宫恐阉人权势太大扰乱朝纲才独自批旨处斩。不想为了此事,慈禧太后一直耿耿于怀。对本宫,她倒没有什么,对丁宝桢确实心有怨愤。恭亲王,你认为如何处理?” “就按刚才太后所言,给丁宝桢去一密函,让他火速破案,以防给西太后留下把柄,于他不利。” “暂且就这样吧,以后你留心一下此事就是。” “是!太后。” 恭亲王奕欣这才告别慈安太后回府。 养心殿东暖阁。 同治帝迷迷糊糊睁开双眼,隔着厚厚的窗纸虽然看不清外面的世界,但知道又是一个晴朗的天,尽管是晴天,但在这寒冷的冬日,气温也十分低,他很困难地把手伸出被外,想喝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双唇,但摸到的杯子里的水却是冰冷的。同治帝叹口气想喊人,声音只能在喉咙以下打转,就是发不出声,无奈,只好闭目等待。 不知过了多久,睡梦中,同治帝听到呼唤,这才睁开疲倦的双眼,看到一个小太监正在给他喂水。 “主子,你醒醒。主子,你醒醒。” 同治帝喝了几口参汤,这才感到好受一点用沙哑的声音对小太监说: “你去为朕传军机大臣李鸿藻,不必声张,仅他一人即可。” “是!”小太监叩头退下。 小太监走后,同治皇上一人再无睡意,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病情在一天天恶化,死神正一步步逼近,这死对于他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了。因此,对于这大清朝的续统问题不能不令他忧虑。自己先父皇英年早逝,冲龄即位,两位母后垂帘听政多年,这大婚之后刚刚独立主持朝政,却由于一时放纵而惹得此病,如今行将归天,有何面颜见列祖列宗。 自己今春尚够一十九岁,正值盛年,立嗣一事从来也没有考虑过。自己也仅仅婚后一年有余,妃嫔虽多,仅皇后阿鲁特身怀有孕,但产期尚早,也不知男女,续统之身不得不另作打算。再说,就是皇后生下男儿,如此幼小怎能处理朝政,让皇后阿鲁特氏垂帘听政更是不可,她本不是搞政治权术的那块料,一向心地善良,为人憨直,岂能执政?况且皇额娘与她关系疏淡,更是容不得她。与其处在极尊位置受人挟迫不得自主,哪如做一普通人生活逍遥。无论皇后生下阿哥或格格都不必再当那什么劳什子皇上,做一个平常人,过上平常生活,平平安安也就是了。 只是这大清的天下如何托身呢?溥字辈目前尚无能人。两位母后必定是女流,慈安母心胸大度,但太过善良软弱,皇额娘有女豪杰的政治家风度与心计,却又太过心狠手毒,况且也太会享受和奢侈,正值多事之秋的大清王朝怎经得起她的折腾。 唉!皇叔恭亲王奕欣到是个合适人选,为人厚道,生活勤俭,又懂得治国安邦,虽然年龄稍大,但朕也顾不了许多了,暂且让他执政再慢慢寻求合适的继承人选吧。 同治帝正在思前想后,御前太监来报说军机大臣李鸿藻叩见皇上,同治帝立即命他进来。 李鸿藻进入东暖阁跪下奏道:“臣李鸿藻叩见圣上,祝圣上早日龙体康复!” “免礼,起来吧。”同治帝轻轻说道。 “谢皇上!” 李鸿藻起来坐定,同治帝令退左右的人才缓缓说道: “朕口授遗诏,请你代笔。” “皇上正盛年体健,偶有小疾,刻日即可康复,不必虑及大统之事。” 李鸿藻忽又跪下奏道。同治帝微叹一声,示意他起来找纸笔,李鸿藻不得已,在御案上取过纸笔,静听圣上吩咐,同治帝这才一字一句他说道: 朕六岁即位,一晃十三年矣,然独自为政仅一年有余,欲重振国威,兴我大清,不想患有此不治之症,愧对先圣。今为大清天下有续,朕思虑再三,决定特传位于皇叔恭亲王奕欣,此乃大清朝续统之上上策,他人不可逆此朱谕。 钦此。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己卯 同治帝边说;李鸿藻边书写,书写完毕,李鸿藻又重新一字一句读一遍,让同治帝听听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完毕交给同治帝,他盖上玉玺,这才叠起来放在枕下,说道: “时事艰难,赖国有长君,朕为大清天下所虑才传位于恭亲王,但此朱谕暂不必外出,到时再宣布。” “皇上,你考虑得也是,但圣上龙体定会不久康复,请圣上珍重!”李鸿藻泣诉道。 “作为朕的老师,朕不必欺瞒你,朕之病恐难挨月余。” 李鸿藻泪流满面,已说不出话。恰在此时,外面太监传来话,为了不影响圣上休息,命李鸿藻快快离开。李鸿藻不得已才与同治皇上跪别,不想这竟是他师徒二人的最后一面。 李鸿藻刚刚离开,东暖阁就被慈禧太后派来的大内侍卫戒严了。 同治帝独自一人被监禁在东暖阁内,虽然每天照样有御医诊视,太监宫女喂饮饭食茶水,但没有外臣来此与皇上谈心解忧。同治帝心中说道,唉,真是世态炎凉,朕仅在病中,连一个看探的人也不来了,别人倒罢了,为何皇后也不来陪陪朕,难道她的心也变了,见朕即将死去而怀有二心不成。 同治帝正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