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长城魂魄去矣何堪君道之国殇 (第4/8页)
不敢相信了。阎乐万万没有料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那夜,赵高与胡亥一起召来了阎乐。一入座,赵高沉着脸当头一问:“阎乐,可想建功立业?”阎乐立即拱手高声道:“愿为太子、恩公效犬马之劳!”赵高又是一问:“若有身死之危,子将如何?”阎乐赳赳高声:“虽万死不辞!”赵高点头,遂将以皇帝特使之身出使九原的使命说了一番。阎乐做梦也没想过,自己这般市井之徒竟能做皇帝特使,竟能跻身大臣之列,没有丝毫犹豫便慨然应允了。于是,胡亥立即以监国太子之名,宣示了奉诏擢升阎乐为公车司马令之职,并以皇帝特使之身出使九原宣示皇帝诏书。阎乐始终不知道皇帝死活,却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该问甚不该问甚,涕泪唏嘘地接受了诏书,却始终没问一句皇帝的意思,而只向赵高请教能想到的一切细节。赵高细致耐心地讲述了种种关节,最要紧的一句话牢牢烙在了阎乐心头:“发诏催诏之要,务求扶苏蒙恬必死!”最后,赵高显出了难得的笑意:“子若不负使命,老夫便将胡娃嫁你了。”阎乐一阵狂喜,当即连连叩首拜见岳父,额头渗出了血迹也没有停止。赵高没有制止他,却倏地沉了脸又是一句:“子若不成事,老夫也会叫你九族陪你到地下风光。” 阎乐没有丝毫惊讶,只是连连点头。阎乐对赵高揣摩得极透——阴狠之极却又护持同党,只要不背叛不坏事,赵高都会给追随者意想不到的大利市;假若不是这般阴狠,大约也不是赵高了。那个胡娃,原本是一个匈奴部族头领的小公主,金发碧眼别有情致,可自被以战俘之身送进皇城,一直只是个无所事事的游荡少女。日理万机的皇帝极少进入后宫女子群,这个胡娃也从来没有遇见过皇帝。后来,熟悉胡人也喜欢胡人的赵高,便私下将这个孤魂般游荡的少女认作了义女;一个适当的时机,赵高又请准了皇帝,将这个胡女正式赐给他做了女儿。自从认识了这个胡娃,阎乐大大地动心了,几次欲向赵高请求婚嫁,都没敢开口,以致魂牵梦萦不能安宁。特使事若做成,既成大臣,又得美女,何乐而不为也!若自己不成事而死,活该命当如此;上天如此机遇,你阎乐都不能到手,不该死么?这便是熟悉市井博戏的阎乐——下赌注不惜身家性命,天杀我自认此生也值。 战国疲(痞)民者,大抵如是也。 … 依着对皇子与高位大臣宣诏的礼仪,阎乐捧着铜匣恭敬地迎出了正厅。扶苏与蒙恬一走进庭院,阎乐立即深深一躬:“监军皇长子与大将军劳苦功高,在下阎乐,深为景仰矣!”阎乐牢牢记得赵高的话:依据法度,特使不知诏书内容,宣诏前礼敬宜恭谨。扶苏一拱手淡淡道:“特使宣诏了。”阎乐一拱手,恭敬地诺了一声,便在随从安置好的书案上开启了铜匣,捧出了诏书,高声念诵起来: “朕巡天下,制六国复辟,惩不法兼并,劳国事以安秦政。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朕之所为。扶苏以不能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安知其谋?蒙恬为人臣不忠,其赐死!兵,属裨将王离。始皇帝三十七年秋。” 阎乐虽然始终没有抬眼,声音颤抖如风中落叶,却显然地觉察到了庭院气息的异常。几名随行的司马与护卫都惊愕得无声无息,公子扶苏的脸色急剧地变化着,始而困惑木然,继而惶恐不安,终至悲怆莫名地扑倒在地放声恸哭…白发苍髯的蒙恬则一直惊讶地沉思着,面色铁青双目生光,炯炯直视着阎乐。 “蒙公,此乃陛下亲封诏书…”阎乐一时大见心虚。 “特使大人,老夫耳聋重听,要眼看诏书。”蒙恬冷冰冰一句。 “诺。敢请蒙公过目。”阎乐双手恭敬地递上了诏书。 蒙恬接过诏书,目光一瞄面色骤然苍白了。诏书不会是假的,皇帝陛下的亲笔字迹更不会是假的。毕竟,蒙恬是太熟悉皇帝的写字习惯了。虽然如此,蒙恬还是无论如何不能相信这道诏书是皇帝的本心,除非皇帝疯了,否则决然不会让自己的长子与自己的根基重臣一起去死,不会,决然不会!如此诏书,绝不能轻易受之,一定要南下咸阳面见皇帝… “敢问蒙公,有何见教?”阎乐不卑不亢。 “老夫要与特使一起还国,面见陛下!”“依据法度,蒙公此请,在下不敢从命。”“阎乐,要在九原乱命,汝自觉行么?”蒙恬冷冷一笑。“在下奉诏行事,绝非乱命。” “好个奉诏。”蒙恬面色肃杀“唯其无妄,足下何急耶?” “蒙公业已亲自验诏,此说似有不妥。”阎乐见扶苏仍在哀哀哭泣,实在吃不准这位最是当紧的人物作何应对,一时不敢对蒙恬过分相逼;毕竟这是九原重兵之地,扶苏更是声望卓著的皇长子,若扶苏也强硬如蒙恬,要挟持他南下面见皇帝陈情,阎乐便想脱身都不能了;那时,阎乐是注定地要自认晦气了,一切美梦都注定地要破灭了… “蒙公,不需争了。”此时,扶苏终于站起来说话了。 “长公子…”阎乐捧起诏书,却没有再说下去。 “扶苏奉诏…”扶苏木然地伸过了双手。 “且慢!”蒙恬大喝一声,一步过来挡住了扶苏。 “蒙公…我心死矣!…”扶苏一声哽咽。 “公子万莫悲伤迷乱。”蒙恬扶住了扶苏,肃然正色道“公子且听老臣一言,莫要自乱方寸。公子思忖:皇帝陛下乃超迈古今之雄主,洞察深彻,知人善任,生平未出一则乱国之命。陛下使你我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此乃当今天下第一重任也!陛下若心存疑虑,你我岂能手握重兵十余年耶!诏书说你我无尺寸之功,能是陛下之言么?更有一则,天下一统以来,大秦未曾罢黜一个功臣,陛下又岂能以些须之错,诛杀本当作为储君锤炼的皇长子?岂能诛杀如老臣一般之功勋重臣?今日一道诏书,一个使臣,并未面见陛下,安知其中没有异常之变哉!…公子当清醒振作,你我当面见陛下!若陛下当面明白赐死,老夫何惧哉!公子何惧哉!若陛下万一…你我之死,岂非陷陛下于昏君之境哉!” “父皇罪我,非一日矣…”扶苏哽咽着,犹疑着。 “蒙恬!你敢违抗皇命么!”阎乐眼见转机,当即厉声一喝。 蒙恬一阵大笑,戟指高声道:“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