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借刀杀人 (第3/3页)
同水火的敌人。一时间曹cao感慨良多,甚觉胸口压抑,起身踱到堂口吟诵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妙哉!”繁钦听他吟诗,总算逮着献殷勤的机会了“明公此诗针砭时弊、鸟瞰天下,堪称千古之佳作啊!”“不足道哉。”曹cao心情还很低落“不过一时有感而发,言辞粗陋难登大雅之堂。” “非也非也。”繁钦摇头感叹“拙辞或孕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犹如粗麻,虽云未贵,细加纺织,焕然乃珍!曹公出口成篇,点石成金呐!” “不敢当不敢当。”曹cao觉得他谄媚得有些过了。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俗,并性情所生,亦陶染而凝。”繁钦话锋一转“曹公才俊气刚,学深习雅,才能有此佳作。虽看似流俗无奇,然赤诚报国之心天地可鉴!在下钦佩至极…”说着面带肃穆深深一揖。 曹cao心下暗暗称奇——天底下还真有能把马屁拍得这么雅的人!虽说谄媚了点儿,但解析文辞倒还算鞭辟入里,这个人并非一无是处,倒也可以留着用一用…虽心里这么想,嘴上却道:“三位劳碌奔波,先回馆驿歇息,待我奏明天子再加官职任命。” “诺。”杜袭、赵俨、繁钦一同起身,趋身退了出去。 见他们都走了,荀彧微然一笑:“杜子绪过于刚硬,赵伯然太过琐碎,繁休伯也忒谄媚!这三个人皆非大才。” 曹cao却不这么看:“孔仲尼因材施教,我们也应因材授官,但取其长便可。我已经想好了,命杜袭补南阳郡西鄂县令,西鄂近于刘表、张绣,杜袭性情刚毅可为我坚守重镇。任赵俨为兖州朗陵县令,朗陵多豪强不法,赵俨爱民性宽不惧琐碎,可以用他安抚百姓。繁钦留于府中为书佐,他不是好舞文弄墨嘛,就叫他替我行文修表吧!” 他这般因材施用,荀彧倒觉有趣,却听曹cao又道:“文若,征讨袁术之事,你可有什么想法?” “今大军败归,兵士劳乏,况张绣余贼未除,南阳未能全定,不可以轻易出兵。倘若明公出兵寿春,吕布因其亲而攻王师于后,是两面受敌矣!”荀彧捋髯道“与其兴兵攻战,倒不如…” “倒不如借吕布这把刀去杀袁术!”曹cao接过话茬“不管他两家谁得胜,受益的都是咱,最好是他们斗一个两败俱伤!” “在下也是此意。” “好!吕布现是奋威将军,我给他加官一等,表为东平将军。” 荀彧不无忧虑:“仅仅一个东平将军,就能使其与袁术决裂吗?”将军这种职位其实空乏得很,战乱以来遍地都是,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实权,只是荣誉象征。 “我自有办法。”曹cao说着踱到案前拿起笔来“吕布有勇无谋,我给他写一封亲笔信以示拉拢。” 荀彧觉得好奇,也凑过来看,但见曹cao写道: 〖山阳屯送将军所失大封。国家无好金,孤自取家好金更相为作印。国家无好绶,自取所带紫绶以籍心…〗 曹cao这是睁眼说瞎话。他恨吕布入骨,岂会为其保奏官职?还口口声声说使者在山阳把诏命丢了,谎话编得有鼻子有眼的。朝廷虽然刚刚建立还不富裕,但金印紫绶总还是有的,曹cao却说是拿自己家的金印紫绶送给吕布的。 荀彧看着觉得好笑:“凭这样一封信咱就能与吕布摈弃隔阂吗?” “吕布曾经刺杀董卓,不论为公为私还算是于国有功之人,他本有公侯之位,应该不会跟着袁术这个僭逆越走越远。而且他二人也不是没有芥蒂,昔日吕布逃出长安本就是想投奔袁术的,哪料人家不收还将其逐出,如今占了徐州,袁术又赶着与他结亲家,这样的关系岂能长久?吕布不过是想与袁术联手自保,所抗的敌人就是咱们。”说着这儿曹cao微微冷笑“可咱们若是主动伸手拉拢他,让他觉得安全,他就会放松戒备转而与咱们联手,那袁术就成了共同的敌人。” “吕布好赚,只恐陈宫诡计多端。”荀彧又提醒道。 “不碍的,昔日吴王夫差有伍子胥尽忠辅佐,楚霸王项羽有范增出谋划策。虽有智士而不纳其言,又能如何?”曹cao吹着竹简上的墨迹“这封书信虽小,却胜过万马千军。火速派人携带诏书和我这封信到徐州传诏,加封吕布为东平将军。” “诺。”荀彧建议道“今朝廷奉车都尉王则乃吕布同乡,可遣此人前去传诏。” “很好。还有…”曹cao又想起了刘备“再给沛县刘备送个信,叫他暂且不要再跟吕布闹了,咱们可要借刀杀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