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3页)
第三章 这是一个奇异的月圆之夜。 像所有传奇的开篇,不由自主。 芳菲的香气,催情的春葯似地,伴着紫雾白烟,披着紫锦的人。 真是诱惑。 她望定他一阵。衣角着了火,他马上把那火踩灭了。但,理智烧毁了。 烟迷雾锁,正好看不清对方臊红的脸。太诱惑了,蒙天放不克自持。 冬儿一下拆散她头上的望仙三环髻,一环一环相继抖落,她用力向后一抖,长发在氖氛中陡地飞扬。头仰起,闭上了眼睛,整个人豁出去… 她缓缓躺卧在那张锦被上,蒙天放整个人覆盖上去,像个保护者。 他身下的冬儿,是只惊弓小鸟。 但没时间了。如果不是今天,就没有明天。纵隔三千世界,背负一身罪孽,他们融成一块,如饥如渴,欲仙欲死,都幻化成深沉的叹息。像飞升的丹葯,不安分地颤动。 黑发交缠着。 她臂上的“守宫砂”不知何时,无言冉退… 炉火映照在冬儿雪白肌肤上。她用一个篦,把黑发重新盘好,三环髻。黑白相映,是幽会之后的妩媚。 他从不发觉,她是多么的妖娆,看得有点痴呆。 冬儿羞赧地、把蒙天放的身子扳转,开始也为他梳头。先将头项长发束一单台圆丘双号小会,然后用蓖将额前和两鬓长发梳向脑后,由脑后分做六股,编成板状发辫,中间卡一发结,辫的上端打一“X”形的绳结。 梳好了,把他又扳转过来,二人一直对望了很久,在对方眼睛中看到自己,深不可测。 不相信这是真的。 冬儿把蒙天放一根长发拈起来,与自己的一根长发连在一起,就炉火烧成灰末,放在一勺水中。 她盟誓: “喝,这就可以白头到老,矢志不渝! 蒙天放不假思索,便仰首喝了半勺。 冬儿温柔地笑: “你不是一直认为方士之术都是荒唐么?” 情到浓时,人竟便迷信了。他笑看她喝了那半勺。她在水中见到一个阴影… 冬儿惊呼,推他快走。 他心下依依,还是矫捷地闪身走了。 冬儿慌忙中,把瓶罐都碰撞倒地。身后一声暴喝: “你干什么? 冬儿神色仓皇地道: “…给丹炉鼓风。 一直暗察徐福的反应,心惊胆跳。 徐福来至鼎前,珍重地站起一颗金丹。大功告成了,喜出望外: “唉,竟然炼成了!真是阴差阳错! 他带着秘密的喜悦,把惊魂甫定的冬儿招来。丹葯拢在袖中。 “冬儿你看,迎着炉火,金光闪烁;拢在袖中,自发五彩。这‘九转金丹’,好了、好了! “你把金丹献给陛下,我们便不用走了? “你真傻!此事别让任何人知悉。 冬儿不明所以: “为什么?这可是个大喜讯。” “嘿,丹成了,我们还走得成么?”徐福正色地道:“别误事,从今天起,你不准离开我半步。不得再胡来! 他把宝贝置于小锦盒中,揣在怀里。冬儿若有所思,苦无良计。 诏书已经颁就: “朕,今令齐人方士徐福,率五百童男女,于七月初七日午时,东渡求仙。楼船五十,停于河边。全数须于初六晚齐集上船候命,待得黄道吉田吉时,作法启航入海,不得有误。奉天承运,始皇帝即位第二十八年夏,于咸阳宫。” 整日地奔波,一切才被安顿。 徐福与五百童男女,携备五谷粮种,人车列成一望无际的队伍,如长龙幡缠半山,风吹白衣,飘飘乱举。童女们都戴着一顶细草织成的帽儿,垂下一重轻纱,掩映着音容。每人一个香囊,散着去国的余韵。 楼船五十,由数千民夫拉牵至浅滩,它们高耸着,巨大的身躯,异兽一般吞噬着远渡蓬莱、方丈、流洲三座仙山的懵懂的雏儿。 孩子们都有点好奇,有点兴奋,也有点茫然。但都乖乖地服从皇帝的命令,谁都没想过前景。 镑在自己的方寸之地安寝,一个挨一个,等待次日启航。人人都一样。 但,冬儿已不一样了。 棒了重重险阻,又届生离死别,凭着楼船的雕栏,远望河边。 驻扎在河边的蒙天放,镇夜护船。部属都敬佩他的尽忠职守。 他们怎会想到,始皇帝宠信有加、委以重任的郎中令,是世上最不忠的叛臣?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分内做好。 思潮起伏。 明日一至,二人将是天涯海角,相会无期。还没有走,已经思念。只是一想到自己的身分,又摇摇头,用力把她的影子抖去,摔在水中,任由东流而逝。 仗剑挺坐,脸上不肯再有表情。只余一股忠勇。就让一切过去吧。 冬儿在楼船上,看不见他,但觉每一个影绰的黑点,都是他。 真的要走么? 夜色四合了,河水深不可测。她一步一步地。偷偷走到栏旁,像踩在每一个人的睡梦上,一下不小心,都碎裂了。 她脱了丝履,珍重地系在腰间。夜更浓了,无人发觉,她把心一横,企图跳进水里去。 正准备逃走,慕地有一只手把她抓住。掩着她的嘴,强拖进楼船中。 挣扎间,一只丝履丢了。 它没沉,只随水漂至河边。 蒙天放摹见,四看一片死寂,那丝履,凄婉如一声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